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顾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之战
2.“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阵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这段文字描写的这场战役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3.魏晋南北时期发生过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按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等成语都与中国古代一次战役有关,这次战役( )
A.前秦胜利,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B.双方在八公山展开激战
C.战役的地点在前秦境内 D.此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5.“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这段文字描写的这场战役( )
A.使北方陷入分裂的状态
B.沉重打击了匈奴,匈奴人开始西迁
C.加快了南北统一的进程
D.各族人民自愿当兵,促进民族交融
6.《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苻坚专注攻取江东,大举入侵。属下进言:“鲜卑等虏臣,常盼风云变化以实现他们的心愿,所献计划,不能听从。富篆子弟不熟军事,只进阿谀奉承之言,怕不能成就战功。”苻坚不听从……晋军从水、陆两路进发应敌。这表明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
A.前秦苻坚骄傲轻敌 B.前秦军队军心不稳
C.东晋将士众志成城 D.东晋将领精妙谋略
7.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8.考古学家在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行制则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民族交融影响社会生活 B.国家统一利于民族交融
C.民族交融改变婚丧传统 D.服饰变迁见证经济发展
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孰(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B.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C.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 D.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
10.从十六国政权的职官设置来看,各政权的中枢一般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军事方面设有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地方承袭郡县制度等;此外另设有专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机构单于台,统治者也往往自称“大单于”。这( )
A.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B.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
C.导致社会的封闭保守 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11.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民族纷纷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如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鲜卑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此举旨在( )
A.开发南方地区 B.发展商品经济
C.佐证政权合法 D.完善礼仪制度
12.据下图可以推知,当时( )
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
A.南北地区交流减少 B.南方秩序相对稳定
C.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D.北方行政区划固定
13.北魏迁都洛阳后规定用汉服代替鲜卑服,孝文帝从前线返回洛阳时,在街头看到有人仍穿着鲜卑服装,就斥责留京贵族和官员没有制止这种现象。这表明孝文帝( )
A.注重经济发展 B.强调保留鲜卑传统
C.改革北魏官制 D.坚决推行汉化措施
14.张乃翥(zhù)先生研究指出,作为鲜卑贵族阶层一种文化生活的遗迹,龙门石窟供养人(此指鲜卑贵族)造像中的人物服饰无疑显示了拓跋王族迁都洛阳之后,其服饰规范业已采用了汉民族传统的式样。以上材料中,服饰式样的变化缘于(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晋武帝统一全国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5.下图是史明明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宋王安石变法
16.《魏书·成淹传》载,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后对成淹说:“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从山东、河北运粮至平城,不能利用水运),故京邑(平城)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由此可推知北魏迁都的原因( )
A.平城远离中原地区 B.平城交通不便
C.洛阳重心四通八达 D.平城粮食困难
17.鲜卑民族在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基础上,营建了北魏洛阳城,完善了都城“中轴线”,使都城的“中”与“中和”理念更为深化。这种现象( )
A.有利于文化认同 B.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隔阂 D.奠定了古代都城建筑形制基础
18.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与此相关的这场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变法
19.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进行改革,采用了汉族统治者的政治制度。这次改革的目的主要是( )
A.加强对长江以南地区的统治 B.使汉族接受鲜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
C.激化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矛盾 D.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以巩固统治
20.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引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且当时出现了“胡人汉服”现象,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B.前秦的统一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21.李凭在《北魏平城时代》中提及,平城地处黄河以北,土地资源有限气候偏于寒冷,更主要的是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众多。面对这一状况,北魏孝文帝( )
A.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B.实行君主专制
C.改穿汉服 D.迁都洛阳
22.下面表格中皇帝名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朝代 皇帝名及尊号 在位期间年号 公元纪年
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 天安 466-467
皇兴 467-471
孝文帝元宏 延兴 471-476
承名 476
A.军事政变,朝代更替 B.改用汉姓,民族交融
C.北方战乱,政权并立 D.江南开发,经济发展
23.《晋书 五行志》记载:“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 B.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
C.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D.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
24.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改革是( )
A.建立郡县制 B.实行“和亲” C.设置都护府 D.推行汉化措施
25.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26.酪类食品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食物。到魏晋时期,出身士族大家以豪奢著称的王济在招待从江南远来洛阳的客人陆机时曾指着羊酪炫耀其生活。据此可知( )
A.魏晋时期北方农业生产有所衰退 B.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C.经济重心已经从中原逐渐南移 D.长期战乱使魏晋士族生活不稳定
27.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他们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汉族中也流行北方民族的短衣打扮。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加强 B.边疆地区文教发达
C.民族政权并立 D.边境贸易活跃繁荣
28.《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29.下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
A.经济的发展 B.艺术的高超 C.民族的交融 D.军力的强盛
30.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穿宽大飘逸的汉族服饰成为一种时尚;蒸馍、烙饼原为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南北朝时汉族已经普遍食用。对上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交融影响生活方式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往 D.社会变革推动文化发展
三、综合题
3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秦与六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 58次 3次 4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商鞅变法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 北方的鲜卑北魏政权为确立其政治上的合法地位,也强调对汉文化的认同,北魏实行汉化改制
时,在都城建制方面除依循古礼外,还参照并仿效了南朝的做法。
——钟晓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城与建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都城建制体现的时代特征,再列举一项符合该时代特征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一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
材料四 迁都建议在北魏朝廷引起巨大震动,遭到许多鲜卑贵族大臣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以“毅力勇气·破旧立新”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孝文帝在位29年,尤其是他亲政的9年,是北魏一代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对他的改革,史学界有不同的评价:
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缺乏民族自豪感,抛弃了本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他的文治路线,对其历史作用应该重新进行评价。但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孝文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坚决推行改革,他的改革措施,客观上加速了拓跋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步伐,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对消除汉族、鲜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民族交融,酝酿、培育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与灿烂文化,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反映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改革产生的影响?
(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二中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的衰亡;第二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的交融,你赞同哪一种观点,或有什么新看法?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你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看法。
33.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
【构建时空观念】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将上处思维导图填写完整。并概括该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研读历史史料】
历史史料包括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如出土文物、历史档案等);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直接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材料二:1965年洛阳博物馆发掘了北魏常山文恭王元邵墓,该墓葬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墓志表明墓主人元邵,字子开,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在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
(2)材料二属于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它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
【养成家国情怀】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时期的民族融合产生的历史影响。
34.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中华的崩溃与扩大,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其独特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政权更迭
材料二: 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内徙各族相互争斗,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各族人民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也打乱了昔日相对稳定的民族居住区,实现了各族人民的交错杂居。
——摘编自赵剑峰《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图二 北民南迁
材料三: 北方少数民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___”。胡化和“____”的交织,就是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①、②填写完整。据图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呈现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两处空格是同一个词,请写出这个名称。以北魏政权为例,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魏晋南北朝蕴涵的历史趋势,并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武初立,卓然罢黜(废弃不用,排除)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材料二:两汉治世
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刘秀勤于政事,在位期间,……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期间国势昌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摘编自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材料四:东晋建立前后,自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农民,为开发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他们的南来使铁制的镭、铲、锄和犁铧等工具及深耕细作、积肥粪田等技术得到推广,因之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摘编自《简明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哪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两个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材料三的表格与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
(4)根据材料四,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阿坚”“谢公”“4世纪”“以少胜多”,结合所学可知,“阿坚”指的是前秦君主苻坚,“谢公”指的是东晋一方的总指挥谢安,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C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郾城之战发生在1139年,均与“4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阵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战役是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士兵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题干材料描述的战役是淝水之战,与A、C、D项时间不符,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官渡之战 发生在20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综上所述,按照先后时间顺序排列是①②③,A项正确;BCD时间顺序排列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4.D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吞并战役,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八万将士击溃八十余万敌军,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苻坚以“投鞭断流”表明其军队强大,苻坚望东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是晋兵,胆战心惊,最后溃败,一路上“风声鹤唳”。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大乱,再次陷入长期分裂的状态,北方诸部无暇南侵,D项正确;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大乱,再次陷入长期分裂的状态,北方诸部无暇南侵。东晋以弱胜强,局势暂时稳定下来,排除A项;双方在淝水展开激战,排除B项;战役的地点在东晋境内,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由题干中的“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秦兵败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役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漠北之战沉重打击了匈奴,匈奴人开始西迁,排除B项;淝水之战延缓了南北统一的进程,排除C项;题干中未体现人民自愿当兵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鲜卑等虏臣,常盼风云变化以实现他们的心愿,所献计划,不能听从。富篆子弟不熟军事,只进阿谀奉承之言,怕不能成就战功’,苻坚不听从……晋军从水、陆两路进发应敌”,可得出前秦军心不稳,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士兵不愿为前秦卖命。因此材料表明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前秦军队军心不稳。B项正确;前秦苻坚骄傲轻敌、东晋将士众志成城、东晋将领精妙谋略,在题干内容中都无法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题干说明南北朝时,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传入南方,民族之间相互交融,D项正确;“北人大量迁往南方”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与“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汉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行制则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可知,在服饰上互相学习,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这说明社会生活发展了,A项正确;北魏没有统一全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服饰,不是体现婚丧,排除C项;有服饰变迁,但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可知,这种现象有利于增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减少民族隔阂,从而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说法绝对,排除B项;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说法错误,排除C项;儒学只是这些北方政权君主具有汉文化造诣的表现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此外另设有专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机构单于台”表明十六国政权对少数民族管理采取因俗而治,这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B项正确;对少数民族单独管理,不一定就是发展畜牧业,排除A项;没有导致社会的封闭保守,排除C项;缓和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进入中原的民族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其主要目的是佐证少数民族,如拓跋鲜卑的政权的合法性,以此巩固统治,C项正确;“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与开发南方地区、发展商品经济、完善礼仪制度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以看出,北方政权更替频繁,国家范围变动较大,南方政权虽然出现变化,但变化程度不如北方频繁,这说明北方战乱多而南方相对安定,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南北地区的交流,排除A项;当时南方经济没有超越北方,排除C项;材料信息可看出北方行政区划不固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北魏迁都洛阳后规定用汉服代替鲜卑服,孝文帝从前线返回洛阳时,在街头看到有人仍穿着鲜卑服装,就斥责留京贵族和官员没有制止这种现象”,表明孝文帝坚决推行汉化措施,D项正确;题干没涉及经济发展,排除A项;题干强调汉服代替鲜卑服,没涉及保留鲜卑传统,排除B项;题干没涉及北魏管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根据题意中的关键词鲜卑、迁都洛阳、穿汉服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早实行这些举措,D项正确;“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时期,是汉人建立的王朝,排除A项;“光武中兴”发生在东汉,也是汉人建立的王朝,排除B项;晋武帝统一全国建立的是汉族王朝,没有进行服饰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根据手抄报内容“鲜卑族;494年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该鲜卑姓为汉姓。”可知,手抄报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C项正确;齐国管仲改革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生育水平,排除A项;秦国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授田于百姓;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排除B项;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从山东、河北运粮至平城,不能利用水运),故京邑(平城)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可知,平城周围没有河运运粮食,所以京城的百姓贫困。现在迁都到洛阳,为的是交通方便,四通八达,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平城河运不便,没有体现出平城远离中原地区,排除A项;题干主要体现出平城河运不便,不能说明平城交通不便,排除B项;题干主要阐述北魏迁都到洛阳的原因,不能说明平城粮食困难,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鲜卑民族在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基础上,营建了北魏洛阳城,完善了都城‘中轴线’,使都城的‘中’与‘中和’理念更为深化”可知,在古人的概念中,既考虑以“中”为核心,又考虑到公平、公允的“和”,形成“中和”理念,“中”与“中和”是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中的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思想。这种现象有利于文化认同,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消除民族隔阂,排除C项;奠定了古代都城建筑形制基础的是西汉长安城,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北魏。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与此相关的这场改革是孝文帝改革,B项正确;商鞅变法发生于秦国,与鲜卑族无关,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北宋,与鲜卑族无关,排除C项;张居正变法发生于明代,与鲜卑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根据“为了巩固政权,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进行改革,采用了汉族统治者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学习汉族的文化以巩固统治,D项正确;北魏没有对长江以南进行统治,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是为了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制度,而不是为了使汉族接受鲜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引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当时出现了“胡人汉服”现象,C项正确;商鞅变法地目的是富国强兵,与“胡人汉服”不符,排除A项;前秦统一北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题意可知,北魏原先的都城平城,自然条件不利,不太适合作为都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D项正确;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穿汉服都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措施,与题意描述的平城不适合当都城无关,排除AC两项;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少数民族纷纷效仿中原制度,实行君主专制,但这一制度的实行与题意描述的内容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22.B
【详解】根据材料“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可知,表格中皇帝的姓由拓跋变为元。孝文帝在位时,进行了改革,规定采用汉姓。拓跋改为元。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军事政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方战乱,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江南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羌煮”就是从羌人那里传来的涮羊肉,“貊炙”就是从东胡人那里传来的烤全羊,魏晋时期出现了“相尚用胡床貊槃……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说明汉族使用少数民族的家具,学习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反映了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原生活方式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没有涉及到南方地区开发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原生活方式的影响,体现不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建立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与题干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不符,排除A项;实行“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与题干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不符,排除B项;唐朝在边疆设置的都护府,负责辖区一切事务,与题干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5.B
【详解】根据材料中“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以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说明民族交融方式多样,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汉族的主导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是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等方式,没有体现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胡汉之别观念淡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6.B
【详解】根据材料“出身士族大家以豪奢著称的王济在招待从江南远来洛阳的客人陆机时曾指着羊酪炫耀其生活”分析可知洛阳地区出现北方游牧民族的食物,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民族交融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反映了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魏晋时期北方农业生产有所衰退,排除A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还未开始从中原逐渐南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长期战乱使魏晋士族生活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27.A
【详解】根据材料“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他们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汉族中也流行北方民族的短衣打扮。”表明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学习,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加强,A项正确;边疆地区文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权的并立和边境贸易,排除CD项。故选A项。
28.C
【详解】根据“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可知,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举行祭典由按照北土旧俗到按照华夏礼制,这一变化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北魏孝文帝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C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排除A项;北魏没有统一南北,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举行祭典的变化,没有反映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排除D项。故选C项。
29.C
【详解】根据材料“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改革中改穿汉族服饰等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C项正确;风格不能佐证经济发展、军力强盛,排除AD项;服饰的风格看不出艺术高超,排除B项。故选C项。
30.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服饰受到汉族的影响。在饮食上,汉族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这体现了当时的民族交融影响了各自的生活方式,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移风易俗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社会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31.(1)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田宅。成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 了基础。
(2)时代特征:民族交融。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
(3)示例:毅力勇气·破旧立新;论述:任何改革都会触动守旧势力的利益,这就需要改革者必须拥有强大的毅力和魄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商鞅变法措施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这肯定侵犯了贵族的固有利益,刺激了他们的逆鳞,这从“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和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破坏新法,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乃至最终商鞅被车裂,都反映出贵族的强势阻碍与抵制。孝文帝改革同样如此,鲜卑贵族反对,甚至他的儿子也极力反对。但是,商鞅和孝文帝力排众议,勇于和反对者作斗争,破旧立新,使改革得以进行,并取得成功。可见,改革者必须勇敢地与顽固派作斗争,才能使社会顺应潮流,发展前行。
【详解】(1)措施:据材料一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田宅,此举大大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
成效:据所学可知,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时代特征:据材料二“北魏实行汉化改制时,在都城建制方面除依循古礼外,还参照并仿效了南朝的做法”可知,北魏都城建制体现了民族交融。
表现:据所学可知,北魏时期体现民族融合的具体史实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主要有迁都洛阳(494年),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但答案必须围绕标题“毅力勇气·破旧立新”,然后去材料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如材料三中中的“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破坏新法,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以及材料四中的“遭到许多鲜卑贵族大臣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力排众议“等信息去论述观点。具体论述:任何改革都会触动守旧势力的利益,这就需要改革者必须拥有强大的毅力和魄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商鞅变法措施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这肯定侵犯了贵族的固有利益,刺激了他们的逆鳞,这从“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和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破坏新法,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乃至最终商鞅被车裂,都反映出贵族的强势阻碍与抵制。孝文帝改革同样如此,鲜卑贵族反对,甚至他的儿子也极力反对。但是,商鞅和孝文帝力排众议,勇于和反对者作斗争,破旧立新,使改革得以进行,并取得成功。可见,改革者必须勇敢地与顽固派作斗争,才能使社会顺应潮流,发展前行。
32.(1)改革:商鞅变法。影响: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增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示例一
观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理由:北魏孝文帝主持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使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族人强行接受汉族文化,严重消蚀了北魏国家和民族的锐气与活力;他的改革使北魏的军事力量被削弱,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北魏孝文帝改革虽然一度使北魏强盛,但是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因此,我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示例二
观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因素远远大于消极因素。
理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化措施的推行,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汉族、鲜卑族之间的隔阂,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上加速了拓跋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步伐,积极因素远远大于消极因素。
(3)看法: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措施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措施等。
【详解】(1)改革:根据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等。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观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赞同第一种观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的衰亡”。北魏孝文帝改革带来消极影响说明理由,北魏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严重消蚀了北魏国家和民族的锐气与活力,军事力量被削弱,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最后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赞同第二种观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带来积极影响说明理由,北魏孝文帝改革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汉族、鲜卑族之间的隔阂,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北方统一奠定基础。
(3)看法: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根据材料一、二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措施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措施等。
33.(1)A:魏;B:陈。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2)直接史料;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学习汉族礼法。
(3)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解】(1)填写:根据材料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分三国,分别是魏蜀吴,因此A:魏;东晋时期南朝四个朝代更替,分别是宋齐梁陈,因此B:陈。阶段特征:结合所学可知,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是西晋,实现北方统一的朝代是前秦和北魏,因此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2)史料类型:根据材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如出土文物、历史档案等);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直接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可知,材料二出土的文物等,属于直接史料;措施:根据材料“该墓葬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得出迁都洛阳;根据材料“墓志表明墓主人元邵,字子开”得出改汉姓;根据材料“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得出穿汉服;结合所学可知,说汉话、学习汉族礼法等信息。
(3)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结合所学,影响可从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等着手,如: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4.(1)①西晋;②十六国;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特点:民族战争频发;民族大杂居。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3)汉化。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汉化,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封建化进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4)趋势:大一统趋势;民族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影响: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详解】(1)填写序号内容:根据材料一图示中的时间信息和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280年灭吴,实现了短暂统一,所以①西晋;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所以②十六国。阶段特征:根据所学可知,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二“内徙各族相互争斗,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可知特征是民族战争频发;根据材料二“各族人民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也打乱了昔日相对稳定的民族居住区,实现了各族人民的交错杂居”可知特征是民族大杂居。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地区,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3)名称:根据材料三“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和所学可知,材料三中的词是汉化。理由:根据所学,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史实,进行说明即可: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汉化,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封建化进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4)历史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蕴涵的历史趋势是大一统趋势,民族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影响:根据所学,大一统趋势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加速,南方经济的得到发展,都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终隋朝建立,于589年完成了统一。
35.(1)思想方面。
(2)轻徭薄赋。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方人的南迁促进了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详解】(1)根据材料一“孝武初立,卓然罢黜(废弃不用,排除)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思想方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可知,文景时期、刘秀统治时期都注意降低赋税,减轻人民的负担,为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根据材料三图片及表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主要有迁都洛阳(494年),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等。
(4)根据材料四“自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农民,为开发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因之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有很大的进步”可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