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级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
总分:100 分 时量: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片所示的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有学者认
为,这种“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与先秦文献记载的赢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相吻合。这
可用于说明( )
A. 秦国崛起的精神动力 B.草原丝路的文化影响
C.不同物种的交流融合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下图为中国古代农牧界线变迁图。导致这一变迁的主导因素是( )
A. 政治经济重心转移 B.政府重视经略边疆
C.汉匈经济文化交流 D.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
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
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
A. 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 1页 (共 6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
★4.下图是 17至 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D.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5.下图为近代中国经济区位示意图。这一空间秩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 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D.区域经济分工的发展
6.1939年 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
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
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此规定( )
A. 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贯彻落实了“三三制”原则
C.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建没 D.加强了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7.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独立前具有种族性质的社区组织进行改造和打击,建设新的社区
组织,将多元化的种族平等思想贯彻到民众之中,通过基层组织的改造较好地实现了社
会整合。此后,新加坡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平衡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和谐
的种族关系。这说明新加坡( )
A. 形成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 B.基层治理产生多重功效
C.政治独立保障了经济发展 D.构建了和谐的种族关系
8.2023年 3月 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 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 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是( )
A.“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D.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
★9.有学者说:“罗马法学家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他们有能力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上创建和操纵这些抽象原则,而且在于他们清楚地觉察到社会生活和贸易的需要,注意
到如何采用最简单的立法取得所希冀的实际结果。”该学者意在( )
A. 说明罗马法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B.称颂罗马法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 2页 (共 6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
C.赞扬罗马法学家注重实践的精神 D.强调法学家促进罗马法的发达
★10.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记录中,有部分农奴被控告未完成对庄园主的运草任务,
农奴坚称未违反庄园义务。法庭查阅有关劳役惯例确认:农奴有义务将牧草垛起,但无
义务将草装车。农民和农奴在庄园法庭觉得权利未能维护,可越级向上一级法庭申诉。
英国格兰斯塔福德郡就有三个佃农与其领主进行了长达 35年之久的争论。这些现象
( )
A. 说明封建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反映出西欧庄园经济的日益衰落
C.为西欧近代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D.表明西欧封建庄园内部等级森严
★11.表 1所示是欧洲七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状况。这些公司的兴衰反映出( )
表 1
建立国家 成立与解散时间 存续时长(年)
英国 1600~1874年 274
荷兰 1602~1799年 197
丹麦 1616~1729年 113
葡萄牙 1616~1633年 17
法国 1664~1794年 130
瑞典 1731~1813年 82
奥地利 1775~1785年 10
A. 英国的工业优势 B.股份制的普及化
C.激烈的殖民争夺 D.自由主义的观念
★12.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
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
据此可知,美国( )
A. 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13.1922年 10月 11日,苏俄政府颁布法令,授权国家银行发行切尔文券。切尔文券是
通过对工业和商业的短期贷款(由票据和商品作为担保)方式发行的。1924 年,外国
记者惊讶地发现莫斯科“几乎没有追求美元的现象,美元的供给似乎比需求更大,现在
美元也不得不屈服于本土的切尔文”。据此可知,苏俄政府发行切尔文券( )
A. 体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B.为制定粮食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C.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开始的标志 D.旨在极力消除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
14.自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
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
重。这反映了( )
A. 全球治理方式有待提升 B.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 D.全球经济环境日趋恶化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
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充分说
明中华人民共和国( )
A. 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 B.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 3页 (共 6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
C.外交政策依据国际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16 小题 14 分,17 小题 14 分,18 小题 13 分,19 小题 14
分,共 55 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国家法层面,《宋刑统》之民商事立法,沿袭唐律,但《宋刑统·户婚律》还创设了
“户绝资产”门和“死商钱物”门。“户绝资产”门规定了一般民户的财产继承法,“死商钱
物”门规定了商人和外国商人的财产继承法,二者均明确了财产继承人的范围和遗产的分配、
处理原则。……敕是宋代重要的法律形式,以灵活的形式突破了律典正文的规定,较唐代是
历史的一大进步。
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宋代司法官员形成一套处理民事诉讼的规则和方法。“切惟官司
理断典卖田地之诉,法当以契书为主,而所执契书则又当明辨其真伪,则无遁情”。在审理
婚姻、田宅诉讼时,“若其两辞纷挚,郡呼之使至案前,及复论辨,未尝敢临之鞭朴,亦未
尝取拘之囹圄。因是以理断曲直,庶几可以无失。”
在民间法层面,宋代士大夫努力重建基层社会秩序,真德秀《教子斋规》说:“凡为人
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宋代家训
还多存在禁止性和惩罚性规定,作为日常行为规范,直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士绅通
过修家训、族谱明收祖敬宗之效,以乡约维护乡里秩序。
——陈景良《法律史视野下的唐宋社会变革》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法律发展的特点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
严密,表述成文)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世纪 20年代至 40年代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史撰述高潮,其中王桐龄、吕思勉、林惠
祥各自撰写的《中国民族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这些著作大都以汉族同化、融合其
他民族不断壮大为线索考察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并认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前途为各民族趋于
汉化一途。1939年,顾颉刚有感于帝国主义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阴谋,发表了《中华
民族是一个》一文,提出“五大民族”一词是中国人作茧自缚,授人以分裂的口实,应该正
名,“中华民族是一个”,边疆与内地为一体。
——摘编自赵梅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国民族史撰述》
材料二
费孝通不赞同顾颉刚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华民族既是一体,又是多元,一体与多元原
是辨证统一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施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全国范
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费孝通参与并领导了这一工作,从中他“深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 4页 (共 6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
切体会到民族是一个……具有亲切认同感的群体。”他于 20世纪 80年代末发表《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构建了有关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多元一体”理论。
——摘编自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世纪 20年代至 40年代中国出现民族史撰述高潮
的历史背景,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说明王桐龄、吕思勉等著述观点的局限。(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顾颉刚和费孝通在中国民族研究上观点的异同。(6分)
18.(13分)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折射出一个时期、一个国度的精神
文化厚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博物馆在自身的功用、建筑和设计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8世纪晚期,风起云涌的起义和革命推翻了旧王朝,革命后将专属建筑(宫殿)改造
为人民的场所(公共博物馆)。比如法国的卢浮宫,后来的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巴的革
命博物馆等。
流行于 19世纪至 20世纪初的博物馆建筑,多为仿宫殿或仿圣殿建筑。这种基于帝国主
义或民族主义的表达,使博物馆展现出对某些文化传播的优先级姿态。这类建筑通常有着宏
大的古典建筑般的外观,以此作为国家实力的有效体现。比如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
物馆、德国柏林旧博物馆等。
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流的博物馆建筑,流行于上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这类建筑设计
的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以形式反映建筑的实用要求,反对矫揉的装饰风格和繁琐的细
部样式。此类建筑设计内核就是精英主义,从外部就营造出一道“誓与庸俗之人割裂”的鸿
沟。比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
到了 21世纪,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兴起,数字时代的建筑已然是高等数
学影响的产物。数学比例中的美学、经典的“黄金分割”、微积分的复杂几何形状……这些
都称为参数式建筑的启蒙。比如,在 2008年设计的香奈儿移动艺术馆,就是通过扭曲起伏
的外形,表达着造型线条与形式逻辑的集合。同属此类的建筑还有莫比乌斯环状的中国国家
体育场“鸟巢”、阿联酋迪拜的法拉利主题公园等。
——摘编自李浩然《从旧宫殿利用到参数式营造——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的六次变革》
(1)从探究一每组词组中至少各选 2项,说明从词组一阶段到词组二阶段博物馆发生的重
大转变。(6分)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 5页 (共 6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
(2)根据探究二,以“建筑与时代”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求:250字左
右,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7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上,经过艰难谈判,中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及列强间矛盾,在中国人民的
坚决斗争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1922年 2月 4 日,中日双方正
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主要内容有:胶州德国旧租借界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
山东;中国赎回胶济铁路等。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材料二
1943年 11月 23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团举行首次会议,起草《开罗宣言》。供罗斯福审
阅的宣言草案初稿提到:“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
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26日在三方官员对宣言草案的讨论中,中方代表据理力争,要求更
明确地规定日本归还其所窃取的所有中国领土。经过修改,宣言改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
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
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
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3年 12月 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
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这一影响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就此诞
生。
——摘编自田晓航、王蕾《<开罗宣言>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开罗宣言》能够签
署的相似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开罗宣言》。(6分)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 6页 (共 6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2021 级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D C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A B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4分)
宋朝建立后,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同时,理学逐渐兴起,儒家
伦理得到加强。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重新规范统治秩序,对法律建设较为重视。(4
分)在此背景下,宋朝的法律内容、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司法倾向于理性化,同
时用儒家文化,规范日常行为,礼法结合。(6分)
宋代法律的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同
时也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宣传,利于改良社会风气(4分)
17.【答案】(14分)
(1)背景:五四以来,民族意识全面觉醒;列强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答日本侵
华民族矛盾上升亦可给分);民族革命斗争不断高涨(答抗日战争不断发展
亦可给分)。(任答两点得4分)
局限:只强调民族融合中汉化的一面。中国古代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相互
影响,汉族也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新鲜血液,各民族共同推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分)
(2)同:都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2分)
异:顾颉刚忽视了民族差异性和多元性,费孝通明确指出了民族一体内的多元特
征。(4分)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共 2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
18.【答案】(13分)
答案示例:
(1)示例:亚历山大 教会 贵族 不公开;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 工业革命 公共
博物馆。(关键词1分)
17、18世纪,博物馆逐渐对外开放、面向大众,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产生。(主题1
分)
公元前290年左右,托勒密·索托创建亚历山大博学园,收藏有丰富的文化珍品,
一般被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垄断了文化和教育,而
教会和修道院则以教化为目的,收藏了大量的基督教文物。宫廷和贵族庄园成为世俗文
物珍品的主要收藏地。中世纪的收藏,无论是宗教文物或贵族收藏,都是不对公众开放
的。
文艺复兴提倡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
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条件。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
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标本的收藏热潮。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化大生产引发了生
产关系的变革,使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藏品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产品的质量和种类也由此
不断提升。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建立并开放,这是西方近
代史上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也是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这
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共博物馆,为普通人进入博物馆打开了大门。(所选关键词对应
的影响,共4分)
(2)示例:建筑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的文明成
果。(2分)
近代以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受到社会发展更替的影响。18世纪的博物馆风格直接
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胜利成果。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博物馆建筑则明显
体现了欧美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加强,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建立的时代特征。50年代至70年代的博物馆建筑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大众审
美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时代特征。21世纪的博物馆设计理念则是新时代人类科技进步发展
的展现。(论述博物馆风格与时代的关系,共4分)
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建筑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
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学术、科研和人文价值,要加强对重要建筑物的保护、利用
和研究,将人类文明保存和传承下去。(1分)
19.【答案】(14分)
(1)原因: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中国人民长期反帝斗争的推动;中国利用列强之间
的矛盾;有利的国际环境。(8分,言之成理即可)
(2)简评:加强反法西斯国家间合作;推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加速中国抗战胜
利;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从法律上确认台湾等地属于中国;确认了
近代日本侵略、掠夺中国领土的法律事实;影响二战后国际秩序。(6分,
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021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第 2页(共 2页)
{#{QQABLQCQogAAAgAAARgCEQFiCACQkBGCCCgOAAAMoAAAS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