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1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珍稀植物—鹅掌楸,其花与郁金香相似,其叶像我国旧时代男性所穿的马褂,又名“马褂木”,如图为鹅掌楸的叶子,测量它的周长用到最适合的工具是( )
A.细线 B.刻度尺 C.量筒 D.细线和刻度尺
2.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课堂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为了让视野更明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C.观察时,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D.实验结束后,整理显微镜需用纱布擦拭镜头
3.在生物实验室内测量下列物体的体积,适宜用100ml量筒来测量体积的是( )
A.一块冰糖 B.一个草莓 C.一个西瓜 D.一只公鸡
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光线适宜条件下为了让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 )
A.遮光器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同学欲利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污点出现的地方,下列哪种方法达不到目的( )
A.移动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目镜 D.更换物镜
6.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⑦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
B.要想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结构⑤
C.换用高倍镜后,物像会变大,细胞数目会变多
D.若将位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7.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视野较暗—改用平面镜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8.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9.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 B.物像偏视野左上方,应向右下移动玻片
C.物镜和目镜起放大作用 D.镜筒大幅度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10.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视野亮度时,应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
B.对光完成后,通过目镜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的目的是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D.目镜5×和物镜40×的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11.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下图所示。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切换目镜和物镜后污点都没有移动,则污点最可能在(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镜筒
12.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材料时,要求材料薄而透明,原因是( )
A.能让光线透过 B.不易污染显微镜
C.易于被染色 D.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13.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和镜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②和③
B.外界光线较暗时,选小光圈并用平面镜对光
C.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玻片发现污点不动,则污点一定在a上
D.对光时,应转动d使物镜④对准通光孔
14.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小明用10倍目镜和5倍物镜找到了细胞,此时他看到的细胞放大了 ;兴奋的他忍不住换用更高倍的40倍物镜看到细胞更大的样子,请问后来他看到的视野变化如何 ( )
A.15倍;变暗 B.40倍;变亮 C.50倍;变暗 D.400倍;变亮
15.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关于显微镜的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
B.物像模糊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C.光线较暗时,应选择大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来对光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6.某同学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20倍 C.100倍 D.1010倍
17.在透明玻片上写有6<9,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
A.6<9 B.6>9 C.9>6 D.9<6
18.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要使观察的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B.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将低倍目镜换成高倍目镜
19.用显微镜观察数字“69”,看到的物像是(  )
A.69 B.96 C. D.
20.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她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二、实验探究题
21.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分别为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对光是使用显微镜的关键步骤之一,对光时要先转动[] ,使 对准通光孔。
(2)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甲图中的[] ;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可以看清物像时,应调节[] 使物像更加清晰。
(3)观察装片时,从图像乙变成图像丙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③向左移动了玻片
④向右移动了玻片⑤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⑥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⑥
(4)当发现显微镜镜头不干净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
A.用手擦 B.用纱布擦 C.用擦镜纸擦 D.以上三项都对
22.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结合图中的镜头,补充完整相关的操作过程。
(1)1-2的对光过程中,选择的是低倍物镜和遮光器上较大的 与通光孔正对,左眼注视目镜,转动[A]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2)将玻片标本放置于载物台并用压片夹压住,观察中由视野3到视野4,需要转动的结构是[C] 由视野4到视野5,应向 移动玻片标本。
(3)观察视野6时,选用的物镜是 (E/F),该物像放大倍数为 。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为避免产生气泡,应把 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后缓缓放平。染色时用到的试剂是 。
23.实验探究题:用下面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1 5× 40×
2 10× 40×
3 10× 4×
4 12.5× 10×
(1)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显微镜目镜的长度呈 关系。
(2)在这四台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号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号显 微镜?为什么? 。
(3)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你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目镜上还是在玻片上?
(4)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此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朝 方移动标本。
三、资料分析题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他们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1年,卢斯卡和诺尔根据磁场可以会聚电子束这一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1958年,我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1982年,宾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1988年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和姚俊恩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开动大脑思考:
(1)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2)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吗?
25.据图阅读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植物,细草巨木,绿叶红花,它们的形态结构相差很远。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甲组中的图 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动力车间”是[] 。
(2)一般的植物细胞都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60倍以上,才能看见大体摸样,要看到最清晰的细胞影像,我们应该选择乙组中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 。
(3)当我们切开成熟的“沙瓤”西瓜后,肉眼看到的一个红色“沙粒”,就是西瓜的一个果肉细胞。细胞呈现红色,主要是[] 中储存有天然色素的原因。
(4)更有甚者,苎麻茎的韧皮纤维细胞,最长能超过半米,它是最大的植物细胞。细胞呈狭长状且含纤维素,并且[] 特别厚,故坚韧而有弹性,不容易折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分析】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天平、量筒、温度计等。
【详解】在生物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不规则物体,要想了解它各方面的特征指数,我们需要借助工具、仪器,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要测量叶片的周长,我们需利用细线和刻度尺进行测量,先用细线围绕叶片一圈,再用刻度尺量出细线的长度,即为该叶片的周长,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分析】1.对光步骤: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2.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3.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
【详解】A.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正确。
B.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B正确。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正确。
D.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D错误。
故选D。
3.B
【分析】量筒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量器,主要用玻璃,少数(特别是大型的)用透明塑料制造。用途是按体积定量量取液体。量度一定体积液体的量器之一。量筒一般准确度较低。不能用作反应器,绝对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或溶液的稀释。
【详解】A.冰糖能溶于水,因此不能用量筒来测量其体积,A错误。
B.草莓不能溶于水,故可以用量筒来测量其体积,B正确。
CD.西瓜、公鸡的体积都大于100ml,故不适宜用100ml量筒来测量体积,C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
【详解】A.遮光器上有不同大小的光圈,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故A不符合题意。
B.调节显微镜的精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反光镜是将外界的光线反射进入镜筒内,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故C不符合题意。
D.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能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在光线适宜条件下为了让物像更清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难度适中。
【详解】A.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污点,可通过移动装片的方法来判断污点的存在,当移动装片时,若污点移动证明污点在装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升降镜筒,使物象更为清晰,B错误。
C.当转动目镜时,若污点移动则证明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物镜或装片上,C正确。
D.当更换物镜时,若污点消失,则证明污点在物镜上,反之在目镜或装片上,D正确。
故选B。
6.A
【分析】题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载物台、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详解】A.⑦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光线亮时,使用平面镜;光线暗时,使用凹面镜,A正确。
B.要想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结构⑥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B错误。
C.换用高倍镜后,物像会变大,细胞数目会变少,视野会变暗,C错误。
D.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要把视野中偏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只要把载玻片往物像偏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了,若将位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
故选A。
7.D
【分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能够使所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详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A错误。
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B错误。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因此,若物像太小,更换高倍物镜或高倍目镜,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自然变大,D正确。
故选D。
8.C
【分析】图一中各结构为:①转换器,②载物台,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详解】A.③反光镜能反射光线,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之分,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A正确。
B.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撞上玻片,B正确。
C.图二中物像偏在视野左侧,应该向左侧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不正确。
D.从图三到图四,换了高倍物镜,细胞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高倍镜镜头直径变小,通过的光线更少,视野变暗,D正确。
故选C。
9.B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象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象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变得越亮。所以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
B.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右下方移动而到达视野的中央,B错误。
C.光线通过载玻片后,由物镜进入镜筒,再通过目镜进入人的眼睛,其中物镜和目镜中含有凸透镜,具有折光作用,使物像放大,所以在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C正确。
D.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当镜筒大幅度下降的时候,为避免物镜压碎标本或损坏镜头,眼睛要看物镜,D正确。
故选B。
10.C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详解】A.视野较暗,选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使视野变亮,A正确。
B.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正确。
C.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的目的是以免物镜压坏玻片,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0倍,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切换目镜和物镜后污点都没有移动,污点不在目镜和物镜上,则污点最可能在玻片标本上。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分析】观察生物材料时常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如下图:

【详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分析】图中: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转换器,e物镜,f载物台,g反光镜。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所以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①(低倍目镜5×)和④(低倍物镜15×),A错误。
B.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B错误。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移动玻片发现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上,则污点可能在[a]目镜上,也可能在[e]物镜上,C错误。
D.显微镜的对光步骤是:转动d转换器,使④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正确。
故选D。
14.C
【分析】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详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变亮,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
【详解】A.显微镜在视野内成的是倒立的像,就是将原来的物体旋转180度后所成的像,左右上下均颠倒,字母“b”,旋转180度后是“q”,因此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q”,故A错误。
B.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故B正确。
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故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故D正确。
故选A。
16.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目镜和物镜)和反光镜组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题中显微镜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可见,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B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小明在透明玻片上写“6﹤9”字,旋转180度后得到的“6﹥9”字,因此结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实际是6﹥9,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B
【分析】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
【详解】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①物像在左下方,②物像在视野中央,故要使观察的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时,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①②中的物像大小不变,故放大倍数没有变化,没有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或者将低倍目镜换成高倍目镜,B符合题意。
故选B。
19.A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详解】显微镜成的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用显微镜观察数字“69”,看到的物像是“69”。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D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一个放大的倒像,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详解】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气泡在视野的右上方,则物体在左下方,则往左下方移动,气泡就能从视野移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1.(1) b转换器 低倍物镜
(2) c物镜 f细准焦螺旋
(3)B
(4)C
【分析】图甲中:a是目镜、b是转换器、c是物镜、d是反光镜、e是粗准焦螺旋、f是细准焦螺旋;图乙的低倍镜视野,图丙是高倍镜视野。
【详解】(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转动b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注视甲图中的c物镜,以免c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f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观察乙和丙图可知:乙图的图像小而且位于视野的偏左方,丙图是视野正中央而且是放大的图像。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视野转变成高倍视野的步骤是:先移动标本,使被观察的物像处于视野中央,然后转换高倍物镜,调节光线,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因此从图像乙变成图像丙的操作过程的顺序是:③向左移动了玻片(因为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乙图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方,所以向左移动了玻片,物像才能移动到视野中央);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⑥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因为显微镜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A、C、D都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显微镜是精密仪器,镜头需要用专业的擦镜纸擦拭以免损伤镜头,不能用手和纱布擦,A、B、D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1)光圈
(2) 细准焦螺旋 右方
(3) E 400
(4) 盖玻片 碘液/稀碘液
【分析】图表示的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图中A是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B是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的范围大;C是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的范围小;D是目镜,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EF都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
【详解】(1)显微镜对光的正确方法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A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观察中由视野3(模糊)到视野4(清晰),需要转动的结构是C细准焦螺旋。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4中的物像在右方,视野5中的物像在视野的中央,所以视野4到视野5,应向右方移动玻片标本,直到视野中央。
(3)6的物像比5要大,所以观察视野6时,用的是40×的物镜E,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该物像放大倍数为40X×10X=400倍。
(4)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为了便于观察,用碘液染色。
23.(1)反比
(2) 2号 2号 放大倍数最高,所见视野中物像的实际范围最小,故细胞数目最少
(3)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目镜
(4)右下方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②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③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④对光: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详解】(1)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放大倍数低的长,放大倍数高的短。则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显微镜目镜的长度呈反比。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则1号显微镜放大的倍数=5×40=200,则,2号显微镜放大的倍数=10×40=400,则,3号显微镜放大的倍数=10×4=40,则4号显微镜放大的倍数=12.5×10=125,故在这四台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2号。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则2号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物镜,污点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换用目镜,污点移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
(4)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则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此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朝右下方。
24.(1)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不同,光学显微镜通常是利用光源被聚光器汇聚到透明物体上,然后经过物镜等一系列透镜形成放大的图像,而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而非可见光来成像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大高于光学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不需要薄而透明的。
【分析】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①部件不同。电子显微镜有三部分,分别是镜筒、真空装置和电源柜。而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四个部件组成,分别是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
②成像原理不同。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来穿透样本,然后再由透镜放大成像。而光学显微镜主要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来放大样本成像的。
③照明源不同。电子显微镜所用的照明源是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流;而光学显微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日光或灯光),由于电子流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故电镜的放大及分辨率显著地高于光镜。
④透镜不同。电子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物镜是电磁透镜(能在中央部位产生磁场的环形电磁线圈);而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则是玻璃磨制而成的光学透镜。电子显微镜中的电磁透镜共有三组,分别与光镜中聚光镜、物镜和目镜的功能相当。
⑤用途不同。电子显微镜由于分辨率高,因此可以用来观察普通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物质结构,还能用来帮助做物质成分的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生物、医药方面对微观物质的观察,以及作为教学当中学生的实验用具。
【详解】(1)①原理不同: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不同,光学显微镜通常是利用光源被聚光器汇聚到透明物体上,然后经过物镜等一系列透镜形成放大的图像,而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而非可见光来成像的。
②分辨率不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大高于光学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不需要薄而透明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5. A ⑦线粒体 2号和3号 ⑤液泡 ①细胞壁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目镜放大的倍数,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
【详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A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动力车间”是⑦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2)3号和4号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1号和2号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所以要看到最清晰的细胞影像,我们应该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2。
(3)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色素、糖分等多种物质;所以当我们切开成熟的“沙瓤”西瓜后,肉眼看到的一个红色“沙粒”,就是西瓜的一个果肉细胞。细胞呈现红色,主要是⑤液泡中储存有天然色素的原因。
(4)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呈狭长状且含纤维素,并且①细胞壁特别厚,坚韧而有弹性,不容易折断。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步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