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一、课堂导练
1、 单位换算:1km= m 1m= dm 1m= cm
1m= m m 1m= μm 1m= nm
1h= min 1h= s
2、刻度尺读数:(答案写在每个图的右上角)
3、秒表读数:(答案写在每个图的右上角)
4、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 误差,不能 误差。多次测量意义:①求平均值可减小 ;②保证 的准确性。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某次实验,测出3.81cm、3.83cm、3.81cm、3.82cm、3.81cm,那么这次测量的平均值是 cm。另一次测量得到2.54cm、2.53cm、2.55cm、2.82cm、2.52cm,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是 cm,而这次测量的平均值是 cm。
二、课堂检测
1、下面各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请在正确的图中打“√”。
2、小明同学测量某一物体长度,记录了四次数据,分别是13.25cm、13.52cm、13.23cm、13.24cm。小明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其中记录数据________cm是错误的;最后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该记录为________cm。
3、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值
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4、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C. D.
5、下列秒表读数:(答案写在每个图的右上角)
三、课后巩固:读数(答案写在每个图的右上角)
四、预习:《2.1 我们怎么听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