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5.2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11: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八单元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学习文章逐条反驳的说理艺术和驳论文写作手法。
3.欣赏其简洁严谨,理足气盛,寓刚于柔的语言风格。
4。感受作者的人格精神。
一、导入:
提到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是一生的政敌和朋友。王安石出生在1021年12月,比司马光小两岁。两人又在1086年5月和10月相继离世。他们先后都担任过宰相。他们都不是“太平阁老”。《邵氏闻见录》里记载“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他们都是刚正不阿、敢作敢为、惊动朝野的“铁腕能臣”。他们也是同气相求、私交甚厚的朋友,他们都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政治抱负;他们又是“所操之术多异”,和而不同的君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顶级文学家王安石和顶级史学家司马光在行政治国方面的一次交锋,进一步领略王安石的论辩风采。
二、文题解说: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司马” 是司马光的复姓。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三、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王安石,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态,开始推行新法。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在第二年(1070年)二月二十七日,推心置腹地给王安石写了长达4046字的信——《与王介甫书》,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两方面指出变法的失误之处。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故略上报”,没有对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的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于三月三日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 共312个字,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于是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写下了这篇仅有428字但却千古流传的驳论名篇《答司马谏议书》。
四、精研文本,展开教学活动
活动一;检查预习导学案(亦可另作一课时)。
作者简介,正音、断句 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重要的实词、虚词的解释和关键句子的翻译、文学常识等。(附每段重点词语解释)
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明确: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每:往往,常常。
操:持。
术:主张,方法,这里指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见:被
上报:回信。
辨:通“辩”,分辩。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反覆:指书信往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具:通“俱”,详细地。
所以:……的原因
见:用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恕:原谅,宽恕。
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名实:名义和实际。
见:用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见教者:指教我的问题。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以致:因而招致。
人主:皇帝。
修:修改。
以:把。
不为:不能算是
举:施行,推行。
辟:驳斥,抨击。
难:责难,排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壬:“佞”的假借字。
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忧虑,顾念。
媚:形容词作动词,献媚。
善:形容词做名词,好事。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度(duó):考虑。
义:适宜。
是:认为正确。
见:动词,看见 可:值得
膏泽:膏泽:名词作动词,施恩泽。
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守:墨守。
知,领教,接受。
敢知:敢于领教。
第四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由:机缘,机会。 无由:没有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活动二 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把握文脉,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指责进行逐条驳斥。
第三部分:分析保守派的思想根源,揭示改革遭抵制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文章的结构已经理清,它符合典型的驳论文的范式,下面我们了解一下
活动三:驳论文的写法。
(一)驳论文的定义: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二)这类文章写作的一般思路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挖根源4.指出路
(三)再读课文,重点锁定二三自然段,理出回信的论证思路:
明确:
首先,合情合理地提出双方认可的道理,寻找到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之后,列出对方的观点,再有理有据地驳斥名不副实的指责;又针对司马光重点渲染的问题“以致天下怨谤也”,解释基于众人和士大夫这些保守派的思想根源,自己助皇上变法的现实,加以盘庚迁都的例证,从现实和历史两方面强调“怨谤”之多是早有预见的,最后以两个假设,进一步表明变法的态度和决心;这是典型的驳论文的写法,读来有一种一气贯通、言短意长之感。
(活动四 ) 探究课文,讨论高屋建瓴的论辩艺术。
(一)第二段中,说说王安石为什么要先提出“名实”的问题?
明确:王安石所提出的“名实”的问题“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为自己的论辩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即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名实相符理论,这个理论的呈现,已经暗示了司马光文中所言名不副实的问题。罪名和事实是否一致就抓住了辩论的本质。为下面的驳论建立了稳固的逻辑支点。“立片言以居要”,起到理论奠基的作用。
(二)请尝试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
1.明确:“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与王介甫书》的原文有1700多字来指责变法的弊端。王安石迅速捕捉到其主要观点,仅用25个字概括出来。从中我们会惊叹王安石高超的概括能力和要言不烦的智慧。)
2.补充相关《与王介甫书》原文的重要语句,看看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谴责有多犀利。
第一是“侵官”。 “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
第二是“生事”。 “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
第三是“征利”。“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第四是“拒谏”。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第五是“致怨”。 “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
(三)面对司马光的如此犀利的指责,说说王安石如何驳斥司马光呢?
1.明确:针对指责,逐条反驳。
驳侵官——“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助人主)
驳生事——“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遵先王)
驳征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谋天下)
驳拒谏——“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自然成立)
驳怨诽——“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不屑反驳)
2.重点精析:
通过司马光的原信,我们能看出王安石的高屋建瓴的才智,没有就事论事地一一辩解,而是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先驳“侵官”。 没有纠结是否侵夺有关机构的权力这些具体现象,而是大处着眼,指出决定变法的是“人主”,是出于皇帝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是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确立;再“授之于有司”,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至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反过来也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
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相反,是不是你违背先王之政。
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理财”,而在于为“谁”征利、理财。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了。
然后驳“拒谏”。我们来明白一下,什么是“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而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了。
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一段重点驳论。
这一段从回答对方的责难这个角度说,是辩解,是守;但由于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从大处着眼,这种辩解就绝非单纯的招架防守,而是守中有攻。所阐释的变法是大势所趋、名正言顺、为国为民的作为。
总结论辩艺术:大处着眼,立足于理,针锋相对,直击要害, 攻守相济,理足气盛。
(四)第三段如何分层论证“怨谤之多”的呢?(重点回敬)
1.明确:
首先承着上一段的“固前知其如此也”,引出对导致“怨诽”根源的剖析。当前士大夫和众人的苟且逢迎的现状,皇帝的心愿和自己的不避艰险“助上抗之”。又用反问句,增加了结论的不容置疑性。
接着,用“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殷的事实,从历史中举例论证“怨诽之多,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另外,也证明了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添了说服力。王安石变法并非一意孤行、肆意妄为,而是度义后动、准备充分的理性作为。
最后,“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明确态度和立场, 同时揭示保守派言行的实质。
2.体现怎样的论辩艺术?
归纳:
挖掘本质,鞭辟入里;引经据典,理盛气足,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活动五:归纳王安石的人格魅力
清人吴汝纶评价本篇:“固由兀傲性成,究亦理足气盛,故劲悍廉厉无枝叶如此。”
明确意思:固执坚决是由倔强不随俗的性格形成的,推究驳斥也理由充足、气势盛大,所以强悍有力端方严峻没有旁逸斜出的言辞。
这种高度自信、深刻的认识、简练的语言等因素就构成的峭刻劲厉的文章风格。这是文风也是刚毅果决,坦荡担当的人品、人格体现。
在文章的开篇,我们能看到王安石接到司马光来信后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与开诚相见。开篇的客套与收篇文字之中蕴含的坚决自信之意,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展示了不以私废公,也不以公废私的政治家的情怀;对事理的分析论辩,要言不烦,一两句直刺问题实质要害,态度坚决,斩钉截铁,不遗余力,流露出光明磊落的精神风貌。第三段中从当时的现实和历史两方面去揭示变法的阻力早有预知,而依然为国为民勇往直前,坚定执着。展示了高屋建瓴、刚毅果决的改革家的气魄和形象。
五、课堂小结。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三不足”主张展现了王安石锐意进取精神,吞吐宇宙的胸襟。
梁启超曾评价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在讨论俄国土地革命时说:他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家。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中国抗日时期来到中国说:王安石对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有很大影响。
我们应该为我国有这样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而骄傲,更要学习王安石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以匡世济民为己任的大丈夫情怀,成为国家未来的脊梁。
六、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言文字词的积累。
2.拓展阅读:司马光读了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司马光会从哪些角度回复。阅读司马光的三封《与王介甫书》,体会文化高官的文采和人格魅力。
3.好书推荐:梁启超《王安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