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学习质量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学习质量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0 19:56:12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试题卷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本卷所有答案都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测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不给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歧zhī 瘫痪huàn 脸颊xiá 匿笑nì
B.拆散cāi 憔悴cuì 树杈chà 攲斜qí
C.粼粼líng 覆盖fù 纠纷jiū 怦怦píng
D.霎时shà 荫蔽yīn 褪色tuì 诀别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信服 匿笑 遮敝 絮絮叨叨
B.委屈 滥漫 心绪 不可抗拒
C.淡雅 寒战 祷告 形影不离
D.徘徊 占距 援助 模模糊糊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D.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B.经过老师的教育,我改正了错误。
C.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D.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5、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就像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
②散文虽“散”而不乱。
③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
④这才能成为整齐的珠串。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国籍是印度,代表作有《飞鸟集》。
B.《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节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D.《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他的代表作还有《我与地坛》等。
8、综合性学习。(5分)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①探究发现: (2分)
②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温馨提示: (3分)
9、古诗文名句默写。(4分)(选写4句)
①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②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
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3分)11、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
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4分)
12、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4分)
13、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 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二)紫色葡萄慈父心(16分)
小院的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会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于是,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 !
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而今,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 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14、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15、想一想: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什么?请在第一自然段的破折号后面补出。(不超过15个字)(4分)
16、品读下面一处细节描写,说说其中包含的情感。(4分)
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17、读完文章,你认为父亲许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请说明理由。(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 阅读文段,完成18—20题。
陈太丘与友期(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去后乃至( )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
19、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0、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3分)
(二)翠鸟移巢(7分)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补充注释:①翠鸟:翡翠鸟。 ②及:等到 ③益:更加 ④ 遂:于是,就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 ) ②恐坠( )
22、“翠鸟移巢”的原因是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翠鸟移巢”的结果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三)春兴(3分)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23、诗中___ 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1分)
24、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四、作文(40分)
25.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说:“我们会认为阳光是来自太阳,但是在我们心里幽暗的时候,再多的阳光也不能把我们拉出阴影,所以阳光不只是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心。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会感应到世界的光彩;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能与有缘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即便在最阴影的日子,也会坚持温暖生命力的品质。”
请以“心里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 / 4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七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积累和运用(30分)
1 2 3 4 5 6 7
8.活动一: (2分)
活动二: (3分)
9.①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10.
(3分)
11.
(4分)
12.
(4分)
13.
(3分)
(二)
14.
(4分)
15.
(4分)
16.
(4分)
17.
(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18.(4分)(1)( ) (2)( ) (3)( ) (4)( )
19. (3分)
20.
(3分)
21.(2分)①( ) ②( )
22. (1分) (2分 ) (2分)
23. (1分)
24. (2分)
四、作文(40分)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心里的太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800


学校: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PAGE
1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 2. C 3. A 4. B 5. C 6.A 7.C
8.活动一:一些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交通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中国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2分)活动二:示例:我欣喜地看到,绿灯行,红灯停,有序通行。(3分)
9.①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②绿树村边合 ③山光悦鸟性
④温故而知新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10、(3分)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
11、(4分) 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12、(4分) 花代表美好的事物,母爱像菊花一样圣洁,浓烈,伟大,无私。秋天的怀念并不是说故事发生在秋天,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相通之处,表明我理解了母爱,找到了生活的勇气,树立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念。
13、(3分) 从结尾,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的内容,“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二)(16分)
14、(4分)父亲栽种下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在他的精心伺弄下,葡萄树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8%91%A1%E8%90%84%E6%A0%9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越长越茁壮,女儿也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成就,实现心灵上的站立。
15、(4分)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
16、(4分)因为父女俩曾在葡萄树前许下心愿,葡萄树发芽了,预示着“我”的腿也有了希望,父亲自然很兴奋;同时父亲用兴奋的表情激发“我”对腿好起来要充满信心,表现深深的父爱。
17、(4分)实现了。因为虽然“我”不能走路,但“我”的心灵站立起来了,而这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10分)
18、(4分)① 才 ② 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③ 丢下 舍弃 ④ 拉
19、(3分)您和我父亲约好正午,正午时你还不到,就是不守诚信;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0、(3分)①不失礼。元方作为一个7岁孩童,具有了超人的判断力,而不一定有很好的礼节,况且是客人犯错在先,元方这个自尊极强的孩子肯定维护父亲 ( http: / / www. / s q=%E7%88%B6%E4%BA%B2&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的名誉,这个孩子气的行为是完全符合一个小孩子的行为的,所以元方”入门不顾”不能理解为失礼。(意思对即可)②失礼也可,但最多得2分。
(二)(7分)
21、(2分)① 祸患 灾难 ② 恐怕 担心 害怕
22、爱之,恐坠。(1分) 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所捉住(2分)
道理:不要溺爱孩子(爱子应该有度,否则害己害子)。(2分)
(三)(3分)
23、(1分)阴阴
24、(2分)思乡
四、写作(40分)参考中考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