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3.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4.理解语言的三个层面:词句层面、理解层面、结构层面——怦然心动,若有 所思,有疑问处。
5.理清作者思路。包括整体思路与局部思路,梳理一些文章思路展开的模式。
【核心素养】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重难点】
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评价任务】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
(1)《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 ,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 ,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日地坚持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勃勃生机。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回忆了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 悟到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不可怕 ,困难可以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战胜困难。
(4)《诚子书》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名篇。我们阅读这篇短文,除了在背诵的基础上梳理它的大意,更主要的是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理解它的教育价值。尤其对其中的名 句的理解,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豆科植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近亲”大豆。大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很高,有“田中之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还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所以,它地位卑微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地位卑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经常喝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贡献之大了。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用淀粉制成的“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绿豆淀粉出奇地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搅拌。这样制作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除绿豆外,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作用,那就是制作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用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棍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棍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豆真能为我们带走酷热、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流失的矿物质,让人感觉身体更舒服。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应该给他们喝纯净水,而应该给他们喝绿豆汤或富含矿物质的饮品。其实,这跟我们在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等),所以我们在饮用它时会心情愉悦。
⑧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煮绿豆汤的水为碱性水,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会加速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氧化,煮出来的汤就会变红,并且,与氧气接触过多也会导致汤变红。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绿豆,就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还是要及时喝掉才行,否则暴露在空气中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⑨绿豆之所以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农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一直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提到,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提到,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有删改)
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种植绿豆的历史悠久。
B.绿豆能解百毒,所以我们应该随身携带绿豆。
C.绿豆的淀粉细腻,制成的绿豆冰棍有疏松感,早年间很受人们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缓解。
2.绿豆为什么地位卑微?
3.小明妈妈给家人煮的绿豆汤总是红色的,不是绿色的,为此她非常烦恼。读完这篇文章,请给她几点建议,帮她解除这一烦恼。
4.用大豆制成的豆类食品,其营养价值都比较高。仿照画线句,运用“且不说……单是”的句式,写一写大豆的贡献。(4分)
(1. B 2. 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其他作物;其产量还敌不过小麦。 3. ①用纯净水煮绿豆;②要用不锈钢高压锅;③不要暴露在空气中太久,要及时喝掉。4. 示例:且不说炒黄豆芽、炒豆腐干、炖老豆腐,单是豆腐脑,就让我们的早餐变得更加营养,可见大豆的贡献之大。)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1.本组课文围绕“人生”这一主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语言的三个层面:词句层面、理解层面、结构层面——怦然心动,若有 所思,有疑问处。
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
五、评价检测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一曰慎独①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②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节选自《曾国藩诫子书》)
【注释】①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②天君: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与时驰 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修之道 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守身之先务也 先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分)
(2)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3分)
3.【甲】【乙】两文都谈论到修身养性的方法,【甲】文认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修身养德的基础,【乙】文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字词填空)(3分)
4.结合【甲】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5分)
(1.(1)疾行,指迅速逝去 (2)增长 (3)方法 (4)基础2.(1)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2)(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件内心有愧的事,那么他的心情也常常会很安定。3.静 俭 慎独 4..示例:没有志向,就会学无目标,必然所学庞杂,不能专一。(意思对即可))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