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春(第 1 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 .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 .初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学习任务
通过回忆描写春景的诗句,在脑海中形成对“春”的整体感知。
课堂学习任务
一、自主学习
1 .根据之前所学内容和查阅资料,回顾作者及其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朱自清(1898—1948) ,原名__________,号__________,字__________,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朴素缜密, 清隽沉郁, 语言洗 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著有诗文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2 .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朗润 ( ) 钻出( ) 嫩嫩( )
酝酿( ) 窠巢( ) 喉咙( )
宛转( ) 应和 ( ) 嘹亮( )
黄晕 ( ) 烘托( ) 抖擞 ( )
朗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窠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宛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 .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
了解重音、停连的朗读方法, 通过听范读音频、自由朗读等形式, 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 .分析文章架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2)速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春天的哪几幅图景,分别用“×× 图”的形式为它 们命名。(圈点勾画出描写景物的词句, 自主归纳并命名, 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选出最 佳命名。命名时要注意贴切、生动。)
3 .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1)课文第 1 段作者对春天的到来是怎样的情感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阅读课文 第 1 段,圈画出直接表明作者态度的词句,也可以根据某些词句自行概括。)
(2)想一想:此处为什么要连续用两个“盼望着”?删去一个好不好?(先朗读第 1 段 原文,然后删掉一个“盼望着”再读一遍,根据自己的朗读感受进行分析。)
4 .分析景物特征。
朗读课文第 2~7 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对五幅春景图进行具体描绘?分别突出了景 物的什么特征?(小组交流, 分点概括出每幅春景图所描绘的内容, 进而对每幅春景图所描 绘景物的特征进行总结。)
本课小结
课后任务
阅读柯灵的散文《故园春》,感受作者笔下的另一番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