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13: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课前准备:
语文课本第28、29页、铅笔、橡皮。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
猜一猜
大象
④曹冲称象
我 会 认 的字:
曹(曹操)(曹冲) 员(队员)(人员)
根(树根)(根本) 议(议论)(提议)
论(言论)(论文) 重(重量)(重力)
砍(砍伐)(砍树) 线(线条)(直线)
止(停止)(阻止) 量(力量)(数量)
我会写的字:
称(称象)(自称) 柱(柱子)(石柱)
底(到底)(底下) 杆(笔杆)(枪杆)
秤(秤杆)(大秤) 做(做工)(做事)
岁(岁月)(周岁) 站(站立)(站队)
船(轮船)(大船) 然(然后)(忽然)
这庞大的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一般的秤可是称不出来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曹操:魏国的君王,是一个聪明人,他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尊为“武帝”。曹操年少时就机警过人,并通权谋机变,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
资料袋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资料袋
课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
看大象,想知道大象多
重。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官员提出称象方法。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曹冲提出一个巧妙方法,
称出大象重量。
词语:一同、柱子、到底、秤杆、出来、船身、地方
果然、议论
类型词:又高又大(又X又X):又大又甜、又长又细
近义词:一同— 一起 议论—讨论
力气— 力量 下沉—下降
反义词:重—轻 高—矮 下沉—上浮
多音字:
gǎn(一杆秤)
gān(旗杆)


chēng(称呼)
chèn (称心)
①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介绍了故事的开端。
 
②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仿写:
有的……有的……
④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称象的步骤,“才”强调了曹冲年纪小,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出了办法,说明曹冲不仅伶俐,善于思考,善于表达。
⑤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谁能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呢?
第一步:赶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画线是为了记录大象的重量
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一样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 , 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主要内容
爱动脑筋
善于观察
通过称象这件事上,你看出了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 , 的孩子。
爱动脑筋
善于观察
才智过人
小组合作:
为什么说曹冲的办法更好?好在哪里呢?
小组讨论:
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
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称象?
把大象赶到船上在船弦上做上标记,把大象赶回岸上,人上船直到船下沉到画线位置,人们在各自报自己的体重。这样就知道大象的重量,而且不用耗费人来辛苦的搬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