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16:36:21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 1-7 题,共 26 分)
1.(2 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àn) 挑拔.离间(bó)
B.翘.首(qiáo) 泄.气(xiè) 抑扬顿挫.(cuò) 正.襟危坐(zhènɡ)
C.踌.躇(chóu) 两栖.(xī) 络绎.不绝(yì) 沿溯.阻绝(sù)
D.迁徙.(xí) 仿.徨(pánɡ) 素湍.绿潭(tuān) 眼花缭.乱(liáo)
2.(2 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B.有个气血方刚的“大丈夫”听说妻子生的是女孩,竟冲进产房,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3.(2 分)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
B.“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的生活。
C.“烽烟”指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小说代表作有《林家铺子》《子夜》。
4.(2 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增长了约 30%左右。
B.为了树立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我国将重阳节设立为“老人节”。
C.在成都,银杏从汉代开始被广为栽植,繁盛至今,见证了这座城市。
D.不仅提纲要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也要有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详略安排。
5.(6 分)学校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同学进行下列活动并完成相应任务。
(1)(2 分)【活动一:溯源“和”文化】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故宫的
三大殿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
谐”。
(2)(2 分)【活动二:探讨“和”内涵】同学们根据之前搜集的有关“和”的词语,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
的内涵,请你在横线上补充 C 同学的解读内容。
A同学说:“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明媚。
B同学说:“和”是“和平”,是百姓安居,世界太平。
C同学说:“和”是“_________”,是__________。
(3)(2 分)【活动三:运用“和”知识】小维同学要参加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为了印证“和而
不同”,他在演讲词中列出了下列语句,请你帮他找出其中不适合的一句( )
A.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6.(4 分)小枫同学运用“名著导读”中给出的读书方法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2分)【做笔记·写提要】下面是小枫同学在阅读过程中给文中的四个情节写的提要,她准备将其放在
“保尔的成长史”这个标题下,请帮她理清先后顺序:(把序号按时间顺序填在横线上)_______
A.保尔参加筑路工作时患上伤寒 B.保尔与白军战斗时腿部负伤
C.保尔历尽限辛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 D.保尔接受朱赫来传播的革命道理
(2)(2分)【做笔记·写心得】请针对下面选段中体现出的保尔的精神品质(结合选文内容)写下自己的心
得:
【A】有一天,保尔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从发烧到现在已经好几天了,
但是今天他觉得热度要比往常高得多。
那吮吸着筑路队的血液的伤寒病,现在又向保尔本人进攻了。但是他的健壮的身体仍在抵抗它,一连五
天他都挣扎着从那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了起来,跟别人一道去出工。但是不管是那件暖和的皮短大衣也好,
或是朱赫来送给他的那双现在已经套在生了冻疮的脚上的毡靴也好,都救不了他了。
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东西猛刺着他的胸口,他的上下牙碰得直响,两眼发黑,他觉得树木就像旋转
着的木马似的。
【B】母亲把那沉重的包裹送到邮局去了。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保尔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急地
等待着来信。他从早班的信等到晚班,可是列宁格勒仍然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兆一天比一天明显了。保尔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的拒绝,
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样他就不能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
“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7.(8 分)小语同学今年暑假走访了浙大的五个校区,并且制作了风景推荐卡,请你将卡中占诗词补充完整。
二、阅读(本题包括 8-18 题,共 3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①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
②,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
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其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③,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
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④胡公按部,令所过勿供张⑤。今其行装
盛,必非胡公子。”发⑥橐⑦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署:代理。②学宫:学舍。③脱粟:吃糙米饭。④曩:从前。⑤供张:意为招待。⑥发:打开。⑦橐:布袋的一种。
8.(3 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御史诣.学宫 (2)属吏咸.伏谒 (3)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9.(2 分)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10.(4分)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孟子》
中关于“大丈夫”的看法与选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二)阅读《犟父良医》,完成 11-14 题。(16 分)
犟父良医 梁振波
⑴不久前,和父亲视频,镜头对着他诊室墙上的一面锦旗,我听得出父亲和几个患者在诊室里来回穿梭。
穿白大褂的父亲在视频里一闪而过,白色顺着衣领也浸.染.了他的鬓角。还没等我开口,就传来一句:“我正忙
着呢,下次再说。”“嘟——”,视频被挂断了。顺着这稍纵即逝的尾音,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忙碌的身影,被岁
月拉得很长。
⑵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我童年的味道里,少不了父亲身上来苏水的味道。记忆的涟漪里,也总有那个
磨损得斑驳的医药箱。
⑶“乡村医生”是现在的称呼,以前叫“赤脚医生”。在青岛老家“赤”和“吃”的方言发音差不多,以
至儿时我一直对把“赤脚”冠在医生前面的称呼不解。后来才知道,在农村缺医少药的年代,无论白天黑夜、
刮风下雨、田间地垄、床前炕头,都有赤脚医生忙碌的足迹和身影。脚是赤的,心是红的。
⑷“犟”是母亲对父亲评价最多的一个字。以至于一听到“犟”字,我都能立刻想到母亲发音时的嘴型
和表情。
⑸有小孩得了腮腺炎,家长急得让父亲赶紧输液消肿镇痛,父亲看后,让人家到村里后山挖马齿苋捣烂
敷上;有人牙痛,上窜下跳要去医院,他细细安抚,轻捻针灸远端取穴;有人嘴唇上火起泡,急得又要开药
又要打针,父亲观察一下后,不紧不慢地摘下自己栽的薄荷递给人家;外地人上门求医问诊,父亲少收钱或
者不收钱,还主动留人家在家吃便饭。
⑹家附近是一个部队的生产连队,当时连队没有医护人员,官兵头疼脑热、磕碰扭伤的都来找父亲诊治。
家里来回出入的解放军叔叔让我倍感亲切。有时候,部队家属来队也会借住在我家。每当春播秋收的农忙时
节,部队缺少的生产工具,都是父亲帮忙张罗着,东家借一件、西家挪一件。工具用完后,父亲再敲敲打打、
叮叮当当地捯饬一番,然后一家家归还回去。母亲劝了多少次,父亲还是一次次默默捯饬着。
⑺父亲身上像这样“犟”的事儿,真还讲不完。可父亲越是这样犟,乡里乡亲爱找父亲看病的人却越来
越多。父亲因犟成名。
⑻父亲犟却不墨守成规。记得有一年夏天,部队任务重,解放军叔叔们整天劳作,有不少人感染了脚气
病,轻的还能走路,重的溃烂得无法动弹。那阵子,父亲跑前忙后累得不轻,治疗的同时还向连队建议:周
末休息时,让大家集体到海边,症状重的战士赤脚在沙滩上休息,轻的就赤脚下海泡海水。几周下来,连队
的脚气病根治了,周末下海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当年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还第一时间把立功合影送给了
父亲一张。
⑼后来,部队要裁编。离开前,大家都围坐在我家炕头,南腔北调诉说着不舍。也许他们早已把父亲当
成他们中的一员——不穿军装的战友。
⑽2001 年,我考上军校。看着穿上军装的我,父亲又念叨起那些解放军叔叔。
⑾有一年放暑假回家,我发现父亲竟然在考驾照,还要买车!快 50 岁的人了,再来把控方向盘、熟背交
通法规、勤练倒车入库,是个不小的挑战。寒假回家,父亲开着皮卡车来接我,我又一阵吃惊。“您辛辛苦苦
学了驾照,怎么就买了个皮卡车啊……”这个“啊”字被我拖了很长。紧握方向盘的父亲用特有的“犟”调,
干脆利落蹦出几个字:“你懂个啥!”
⑿到家听母亲讲才知道,之前村里有人半夜发病,父亲出诊时发现病人病情严重,得马上去县医院。但
在我们那个丘陵横布的偏僻山村,病人只能依靠自身与病魔抢时间,家属呼人寻车分头行动。冬天的柴油三
轮车很难及时启动,等到发动好车,把人抬上车,刚出村口不久,人就没了……回来后,父亲懊悔不已,就
下了学车的决心。说到为何买皮卡车,因为农村人没有那么多讲究,一张病床甚至是一块门板一架,快速上
下车,天冷大不了多裹几床被子,啥都有了。听着母亲的讲述,我哑口无言,细品着父亲的那句“你懂个啥”。
⒀没几年,离家不远的一个隧道通车了,历来要绕道去市区的路程一下子可以穿山而过,大大节省了时
间。那天,恰逢山那边的李村大集。用母亲的话说,嫁过来这么多年,父亲第一次主动带她去赶集。父亲带
着母亲,开着皮卡车穿山越岭来到集市,可还没等母亲逛一会儿试个衣服,父亲就急得要回。没几天,村里
小工厂的一名工人手指轧伤,父亲驾车迅速穿过隧道送到医院,受伤工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母亲这才
知道,父亲掐着时间去李村大集的目的,是想探探在人车最多的时候,路是否会堵。
⒁去年疫情暴发后,父亲把仅存的口罩免费分给急需的村民,和村里的党员打成一片,不分昼夜地登记
返乡人员的检测报表,并将各类防疫物资精准发放。村里有一名从武汉返乡的大学生,父亲一天两登门,测
温问诊,浑然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和体力。
⒂而今,父亲还背着他那斑驳的医药箱走街串巷,药箱上的红十字已经有些模糊了。那个他最钟爱的药
碾还是静静地放在角落,光滑的手柄仿佛在诉说着年月的陪伴。
⒃从上军校、下部队到如今异地转业,20 年来,我天南海北辗转。离家久了,我也越来越读懂了父亲的
“犟”…… (节选自《解放军报》2021 年 5 月 16日,有删改)
11.(4分)结合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犟”体现在哪些事上。
12.(6分)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3 分)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中加点词语。
穿白大褂的父亲在视频里一闪而过,白色顺着衣领也浸.染.了他的鬓角。
(2)(3 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⒂段画线句。
那个他最钟爱的药碾还是静静地放在角落,光滑的手柄仿佛在诉说着年月的陪伴。
13.(3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 段中画线句“离家久了,我也越来越读懂了父亲的‘犟’……”的
理解。
14.(3分)本文题目是“犟父良医”,却多次写到了母亲。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三)阅读《<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完成 15-18 题。(9分)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①看过《清明上河图》的人,对画面正中的这座拱桥都不会陌生。桥上接踵而行的人流,桥下穿梭的船
只,一派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图景扑面而来。
②在古代,大多数拱桥都是石头做的。这个原理不难理解,因为桥面所受的压力会转化分散到桥身两侧,
最后作用到两边的地基上,所以,这.就要求拱桥两边的基础非常扎实,材料的抗压能力强,而石头刚好可以
满足这个条件。
③其实在人类历史上,除了石头之外,木材也是建造桥梁最原始的材料之一。相比于石头,木材拥有重
量轻、抗震性能好、加工方便等优势。最早的木桥是以独木桥的形式出现的,即在水上或峡谷两端搭设一根
简单的木头,如今,在许多小河上我们还能看到这种形式简易的桥梁。
④那么,能不能效仿石拱桥,也用木头造出这种形态美观的木拱桥呢?显然,如果按照前文所述石拱桥
的原理修建木拱桥,那桥估计建好没多久就会塌了。毕竟,要比结实程度和抗压能力,木头实在没什么竞争
优势。可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座拱桥恰恰就是用木头做的。难道这是张择端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吗?
⑤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木拱桥出现在北宋。最早的文献记载如《宋会要》中所说:“北宋天禧
元年(公元 1017 年)正月,罢修汴河无脚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有记载:“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无脚
桥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
⑥而文中所描述的中国第一座“编木为之”的“无脚桥”,也正是《清明上河图》中展示的这座造型独特、
犹如一弯长虹的汴河虹桥!
⑦那么,汴河木拱桥又是如何建造的呢?《渑水燕谈录》中用“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简单描述
了虹桥的桥梁结构。而通过后来建筑学家和桥梁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汴河虹桥的建造技艺非常精湛,其结
构精密而巧妙。从整体上看,虹桥的主拱由两个系统组成,它们通过横梁交叉搭置、相互承载,形成了拱形
的整体结构,并通过拱上建筑的传递,承担桥面传下来的荷载。为了增强桥的整体稳定性,两个系统之间还
设置了 5 处横梁,以此加强其横向连接,形成整体,共同承担桥面的负荷。简单地说,工匠们充分利用了木
材的抗压、抗弯以及抗拉等性能,将木头有组织地编制在一起,形成拱形结构,并实现了在有较大跨度的同
时兼备较强的承重能力。
⑧看来,张择端不仅没有凭空“捏造”,而且在《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的写实描绘几乎将虹桥的结构
完全还原了出来!
15.(2 分)与石拱桥相比,木拱桥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
16.(2 分)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字“这”具体指代什么?
17.(3分)“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木拱桥出现在北宋”中的“据历史资料记载”能否删去?为什么?
18.(2 分)请分析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作用。
三、作文(40 分)
19.(4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流转,我们告别烂漫童年,迎来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青春时代。那么,在青春的这块画布上,你希
望着上什么样的颜色呢?
请以“青春的颜色”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不出现真实个人信息,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可用××代替;③不
抄袭,不套作。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卷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 1-7 题,共 26 分)
1.(2 分)【答案】B
2.(2 分)【答案】C
3.(2 分)【答案】A
4.(2 分)【答案】B
5.(6 分)
(1)(2 分)【答案】中国人崇尚“和”文化。
(2)(2分)【答案】示例:和美 邻里互助,生活甜美
(3)(2分)【答案】C
6.(4 分)
(1)(2 分)【答案】DBAC
(2)(2 分)
【答案】选段【A】中,保尔发着高烧仍坚持上工,可以看出他具有钢铁般的意志;选段【B】中,保尔一次
次地问自己,为了重新归队,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自己是不是尽了一切努力,而他每次都回答“是”,说
明他具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7.(8 分)
【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2)星河欲转千帆舞(3)自将磨洗认前朝(4)结庐在人
境 而无车马喧(5)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二、阅读(本题包括 8-18 题,共 34 分)
(一)(9分)
8.(3 分)【答案】(1)到 (2)全,都 (3)告诉
9.(2 分)【答案】昨天我听说海县令给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
10.(4分)
【答案】示例:“青天”应是像海瑞“独长揖”一样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威武不
能屈”;“青天”应是像海瑞“布袍脱粟”一样清正廉洁的,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
(二)(16 分)
11.(4分)
【答案】(1)村里有人生病,父亲总是执着地用中草药、针灸等自己的方式来给他们医治;(2)坚持帮助部
队张罗农忙时所用的生产工具;(3)年过半百,仍为了病人学习驾照,买皮卡车;(4)为了探探在人车最多
的时候,路是否会堵,主动带母亲赶集;在疫情期间,不分昼夜地坚守岗位。
12.(6分)
(1)(3分)
【答案】浸染的意思是“逐渐沾染”,在这个句子中指父亲鬓角的白发逐渐增多,表现了父亲行医之辛苦,表
达了“我”对父亲的疼惜。
(2)(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药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做乡村医生的时间之久,为乡村建
设、社会和谐所做出的贡献之大,表达对“我”对父亲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3.(3分)
【答案】父亲作为乡村医生,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常能看到他的足迹和身影。他的“犟”是医者仁心
的体现,他的“犟”是责任在肩的担当,表现了父亲作为乡村医生为乡村建设、社会和谐所做出的贡献之大,
表达了“我”对父亲的赞美和敬佩之情。收束全文,结尾点题,发人深思。
14.(3分)
【答案】文章写到母亲对父亲的评价——“犟”,母亲劝阻不了父亲给部队张罗着借农具,母亲讲述父亲学车
及买皮卡车的的原因,父亲第一次主动带母亲去赶集的原因等,侧面烘托了父亲热情友善、作为乡村医生行
医之辛苦,为乡村建设、社会和谐所做出的贡献之大,丰富父亲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三)(9 分)
15.(2 分)
【答案】优势:桥身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加工方便;劣势:基础不够扎实、抗压能力差。
16.(2 分)
【答案】具体指代“桥面所受的压力会转化分散到桥身两侧,最后作用到两边的地基上”。
17.(3分)
【答案】不能删去,“据历史资料记载”说明中国第一座木拱桥或许起源于北宋,但也可能存在更早的木拱桥,
只是无法考证,这样表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2 分)
【答案】引资料,说明《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并非张择端杜撰,古人可以效仿石拱桥,用木头造出木拱
桥。
三、作文(40 分)
19.(40 分)
【例文】
青春的颜色
青春的颜色,那是真情的颜色,风吹雨打依旧灿烂着……——题记
青春是什么?是郭敬明笔下,一道明媚的忧伤;是李奇锐心中,一眼万忘忧的泉;是席慕容手中,一本
太仓促的书……而在我看来,青春则是一只色彩纷呈的调色盘。
火热·红
青春是火热而又热情的红色。
青春的我拥有火热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天还未破晓,闹钟便把我从睡梦中唤起,早早地赶到学校,奔
到操场,迎着寒风奔跑起来。风凛冽地刮着,窗外已没有叽叽喳喳的鸟雀,但老师的粉笔依旧在黑板上编织
理想的金线,播撒知识的种子。我如饥似渴如海绵般吸吮着。
夜已深,在晕黄的灯光温柔地笼罩下,我耕耘着,奋斗着,只为明天问心无愧!
安静·蓝
青春是安静而又带点小忧郁的蓝色。
青春的我心思细腻许多,也添了几分多愁善感。夏日的午后,不再像个假小子一样和伙伴们“风风火火
闯九州”,而是捧一本心爱的书,独自咀嚼。白雪公主也被封存在记忆深处,我开始爱上那些亦真亦幻,朦胧
多情的文字。看着“躲在某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
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丝怅然,一丝伤感。心底的某个角落也塌陷,渐渐柔软开来。
希望·橙
青春是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橙色。
青春的我充满对未来的信心和坚定。班级的心愿墙上贴着一张我的标签:“心若在,梦就在。梦想就在眼
前,放手去追吧!”夜间学习疲倦困乏时,看看墙上的励志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为自己鼓鼓气,加加油,继续奋斗。
为了让生命不错过每一次花期,以心为圃,以血为泉,辛勤灌溉。
……
青春是多彩的,赤橙黄绿蓝靛紫,异彩纷呈。青春的画卷已然展开,提起手中的笔,用纷繁的色彩,浓
妆淡抹,绘出自己多彩的青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