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21 21: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1.举例说出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哪些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
对照实验。
4.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
因素。 环境影响生物探究主题 一想一想:
1.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
2.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小麦田示意图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阔叶林针叶林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表达与交流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以鼠妇为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3.实验时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
4.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一样?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0只鼠妇、纸盒、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明亮和阴暗
应该保持一样【思考与讨论】5.往纸盒放置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
6.最后明确实验应如何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7.总结:什么是对照实验? 纸盒的正中央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
(4)观察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捕食关系老虎与兔子是捕食关系蛇与青蛙是捕食关系熊与鱼是捕食关系猎豹与羚羊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树与树之间竞争水分鹰与鹰之间竞争食物野牛之间竞争配偶水稻与杂草之间竞争养料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探究主题 二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以吸收深入地下的水分来适应荒漠环境。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大树底下好乘凉”夏日炎炎,大树周围的空气却格外的湿润凉爽。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延伸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环境适应寄生关系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
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2.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北
的荒漠地区就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
A.土壤 B.光照
C.水分 D.温度C C3.下列事例中,属于生物适应温度因素变化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蛾类的昼伏夜出
C.候鸟的迁徙 D.公鸡报晓
4.“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CC6.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
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关系,其他窝的蚂蚁
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
______关系;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因素。生物合作生物竞争非生物5.蛔虫生活在人的消化道里,但并没有被消化掉。因
为蛔虫的身体表面有防止被消化的角质层,这是蛔虫
对寄生生活的一种( )
A.自我保护 B.适应 C.抵御 D.逃避方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