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小升初分班入学测(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6)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③,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④。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⑤,夏居山之阴⑥,蚁壤一寸而仞⑦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
①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②管仲、隰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霸业。
③孤竹:古国名。
④迷惑失道: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失道,迷失归途。
⑤阳:山之南水之北。
⑥阴:山之北水之南。
⑦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古文今译:
管仲、隰朋跟从齐粗公去讨代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失了归途。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智慧。”于是放开老马前行,队伍跟在老马后面,于是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有一寸高的话,下面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地,果然找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内容主旨:
管仲和隰朋在齐军深陷险境时,巧妙利用动物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最终在老马的带领下,齐军成功地找到了归途,根据蚂蚁的巢穴找到了水喝。告诉我们,对不了解的事,我们应该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不管对方是何身份,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课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伐:____________
(2)春往而冬反 反:____________
(3)迷惑失道 道:____________
(4)遂得水 得: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仲和隰朋的行为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知之明
自知者①不怨人,知命②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③,怨天者无志④。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⑤乎哉 ……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注释]
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
②知命:懂得命运。
③穷:走投无路。
④无志:没有见识。
⑤迂:拘泥守旧。
古文今译: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上天。抱怨别人的人最后总会走投无路,埋怨上天的人没有见识。错误在自己身上,反倒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吗 ……所以君子遵循那正常的途径,而小人遵循那怪僻的途径。
内容主旨:
本文通过自知者与怨人者两种性格的人对比,表明了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这一观点。
知识健接:
本文选自《荀子·荣辱》。《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全书论说方面极广,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大思想宝库。
课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自知者不怨人 知:_________
(2)故君子道其常 故:_________
(3)故君子道其常 道:_________
(4)而小人道其怪 怪: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给我们表现的是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③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④于胸中,执笔热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理⑤。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⑥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⑦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释]
①萌:芽。
②蜩腹蛇蚹:蝉的腹部、蛇的腹下。蜩,蝉。蛇蜡,蛇的腹下。蝉的腹部是分节的,蛇的腹下分节、有鳞片,这些特征都与竹笋有些相像。这里形容竹出生的状态。
③寻:八尺。
④成竹:完整的竹子。
⑤急起从之,振笔直道: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跟随(心中的竹子形象)。遂,同“随”。
⑥见于中:心中有了构思,心里明白。
⑦平居:平常,平时。
古文今译:
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长的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腹下一样,到像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竟然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难道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吗 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来仔细地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心中的竹子形象,一气呵成,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刚开始腾跃,鹘俯冲下搏,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
文与可教我的是这样的。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又不能做到的原因,是因为想法和动作内外不一,心与手不能协调一致,(这是因为)没有学习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明白却操作不熟练的,平常自己以为明白,可事到临头就忽然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是这样吗
内容主旨:
画竹子不能一点一点画上去,要有竹子的整体印象,但这也要求平常就打好画画的功底,关键时刻才能蹴而就。 学习也一样,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关键时刻才会体现出作用。胸有成竹固然是好,但也不要忽视平常的积累,只有积累充足了,关键时刻才能大放光彩。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表弟苏轼敬重。
课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追其所见 以:___________
(2)而不能然者 而:___________
(3)不学之过也 过:___________
(4)而临事忽焉丧之 丧:___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断句。
(1)自 蜩 腹 蛇 鲋 以 至 于 剑 拔 十 寻 者。
(2)故 凡 有 见 于 中 而 操 之 不 熟 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岂复有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这则短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老马识途》
1.(1)讨伐
(2)同“返”,返回
(3)归途
(4)找到
2.(1)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
(2)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3.不了解的事, 就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智慧的重要性。
《自知之明》
1.(1)认识,知道
(2)所以
(3)遵循
(4)奇异的,不常见的
2.(1)抱怨别人的人最后总会走投无路,埋怨上天的人没有见识。
(2)错误在自己身上,反倒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吗
3.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胸有成竹》
1.(1)来
(2)却
(3)过错
(4)忘记
2.(1)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 (1)难道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吗
(2)(这个过程)好像兔子刚开始腾跃、鹘俯冲下搏,稍迟疑,机会就失去了。
(3)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积累。
5.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中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