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21:0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读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题
( ) 2.下列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
A.“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词题。
B.熟悉的月、蝉、蛙、星、雨、桥等景物巧妙地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C.词的下阕由静而动,由景到事,突然的雨,扰乱了作者夜行乡间的乐趣。
D.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 3.下列朗读结构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每句诗都是一幅画,“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的图画是_____
A.大雨倾盆图 B.乌云密布图 C.水天一色图 D.风来云散图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作者是元代词人辛弃疾。
B.《宿建德江》写了江边夜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题目中“黄沙”指的是黄沙铺成的路。
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乱入船”一词写出了当时的雨急、雨大。
( ) 6.明月别枝惊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_____
A.另外的树枝。 B.离开树枝上的巢穴。 C.横斜突兀的树枝。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 √”,错的画“ ”。
( )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 ) 8.《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 ) 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黄沙道”指的是用黄沙铺成的道路。
( ) 1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夏夜特有的景象。
( ) 11.“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是出现的意思。
四、连线题
12.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每句都看成一幅画,并各拟写一个标题,请连线。
黑云翻墨未遮山 大雨倾盆图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密布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 水天一色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 风起云涌图
五、填空题
13.课文直通车。
(1)《宿建德江》这首诗是 朝诗人 写的。他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他所乘坐的船停泊的时间是 ,地点是 。诗中表达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所写,他笔下的云、雨、风各具特点。诗人把乌云比作 ,把大雨比作 ,写出了风的大,显得形象生动,极富立体感,诗中的望湖楼在今天的 (地名)。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 ,作者是 (朝代)词人 ,它与北宋词人 并称“苏辛”。“西江月”是 ,“夜行黄沙道中”是 。
六、语言表达
1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这是辛弃疾在被贬官之后写下的。虽然正在经受坎坷,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体现出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你见过美丽的乡村景色吗,在那样的景色里,你会想些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雨之歌》,完成练习。
雨之歌(有删改)
纪伯伦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笑: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15.短文中作者把雨比作 、 、 。
16.为什么“我”哭了,山河却在欢笑?请根据第③自然段进行回答。
17.下面对第⑥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吻、拥抱”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雨滋润植物的情怀。
B.作者赞美花儿和树木,所以才用“吻”和“拥抱”。
C.这两个词是说作者徜徉在湖边,亲吻了花儿和树木。
D.“吻、拥抱”采用比喻的手法,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18.根据文段①②内容,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仿写。
我是 , ,于是 。
八、书面表达
19.小练笔。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前两句以动衬静,把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请你选一处景物,也用以动衬静的方式写出它的特点。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暮、喜、蝉、稻、德”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阅读诗歌可知,“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这首词描写了人们熟悉的月、鹊、蝉、蛙、星、雨、店、桥等景物。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故ABD正确。
D.有误,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B
【详解】此题考查诗句的节奏划分。
A.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思乡的新愁又涌上了心头。故朗读划分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故朗读划分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故朗读划分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好似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与人相亲。故朗读划分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画面联想。
“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因此是“大雨倾盆图”。
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A.有误,“辛弃疾”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
B.有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错,是表达作者羁旅之思。《宿建德江》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C.有误,“黄沙”指的是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D.正确。“乱入船”一词写出了当时的雨急、雨大。
6.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明月别枝惊鹊: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7.√ 8.× 9.× 10.√ 11.√
【解析】7.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及思想感情的体会,需要认真的品读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本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正确。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抒发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之情。
错误
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黄沙是指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
错误
10.本题考查的是岁诗句修辞手法的理解。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选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中“七八”对 “两三”;“星天外”对“雨山前”。所以是用了对偶的手法。
正确
11.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中字词的理解。
本句诗选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结合译文可知“见”通“现”是出现的意思。
正确
12.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默写及其体会,需要认真的体会其中的含义。
根据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意思是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描绘了一幅乌云密布图。
“白雨跳珠乱入”意思是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描绘了一幅大雨倾盆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意思是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描绘了一幅风起云涌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图。
13. 唐 孟浩然 日暮 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苏轼 翻墨 跳珠 杭州 词 南宋 辛弃疾 苏轼 词牌名 词题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及文学常识的积累。
(1)《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绝句。结合诗句“日暮客愁新”可知,他停泊的时间是:日暮,结合诗题“宿建德江”可知,地点是: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意思: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思乡的新愁又涌上了心头。诗人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抒发了难以排遣的羁旅之愁。
(2)《望湖楼六月二十七日醉书》是宋代苏轼的一首诗,描绘了杭州的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结合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可知,诗人把乌云比作:翻墨;把大雨比作了:跳珠。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4.看到了美丽的繁星点点坠在无边的夜幕上,煞是好看。我想到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地球多么小,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详解】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看到了美丽的繁星点点坠在无边的夜幕上,煞是好看。我想到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地球多么小,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15. 银线 珍珠 信使 16.因为雨滴落在山河中,滋润了花草,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17.A 18. 缕缕薄如蝉翼的轻纱 神把我铺向人间 大地拿我去做四季的衣裳。
【解析】15.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可知,短文中作者把雨比作银线、珍珠、信使。
16.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可知,“我”哭了,山河在欢笑是因为雨滴落在山河中,滋润了花草,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1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吻、拥抱”是人的行为,用来形容“雨”,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雨滋润植物的情怀,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故选A。
1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句子句式是“我是……,……,于是……”,结合平时的积累,仿写句子即可。如:我是片片飞落的锦缎,织女不小心将我丢入凡间,于是山野平原把我当作新衣的花边。
19.例文:隔壁隐隐传来小提琴的声音,仔细一听,竟是爱尔兰名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琴声悠扬细腻,如丝如缕,如梦如幻。在这迷人的夏夜里,和着淅沥的雨声,袅袅地飘荡,轻轻地诉说,更像在嘤嘤地哭泣,哭诉两百年来的忧伤。琴声、雨声混合在一起,却奇妙得丝毫不令人感到喧闹,反而将夜晚衬得更加静谧……夏夜,似乎就这么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旁,也轻轻地流淌在我的心底——这番静美已是无可言说的了。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方法,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题干中要求用以动衬静的方式写出它的特点。首先明确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是一种衬托的方式,即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从而烘托出一种更静谧的氛围的一种表现手法。描写的时候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