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20:1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如果一个人能坚忍不拔,不遗余力,奋力向前,那么你面前就不会有沙漠。实际上,蔑视面前的困难和不利的环境,_____________。但袁隆平成功了!人们也许看不到他日日夜夜蹲在稻田里的身影,听不到攻击他的闲言碎语。人们见到的,是那沉甸甸的稻穗装饰着他辉煌的人生。
A.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也许是成功,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B.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也许是成功
C.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也许是成功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D.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也许是成功
2.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
①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对诗句中有关意象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借“子规啼”渲染攀爬蜀道时的凄清氛围,抒发似望帝般忧虑朝廷的爱国情怀。
B.晏殊《蝶恋花》“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一句,以成双成对的“燕子”反衬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
C.《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主观地认为南飞的大雁曾传递过她和丈夫的书信,表达对亡夫的思念。
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长亭”是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名真正合格的殂(jū)击手,需要具备沉稳的心态、灵敏的反应和高超的射技,唯有如此,才能在紧急的事态中力挽狂澜(lán),担当起制伏罪犯、解救人质的重大使命。
B.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jiǒng)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映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耽耽。
C.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ǎ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陷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臼(jiù)。
D.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从政,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学识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以文化道德的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zǐ),对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bì)益。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
①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②他对待别人总是虚与委蛇,谦虚谨慎,宽以待人;对待工作则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③过去十年,盘锦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举全市之力,凝万众之心,高瞻远瞩,吐哺握发,主动求变,向海发展,基本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的再生之路。
④安徽省,是一个物产资源丰富、生态钟灵毓秀的中部省份。长江、新安江,清流奔涌;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群峰竞秀。
⑤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优点,还要观过知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⑥秦凯始终恪守勤俭持家、致富有道的信条,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的风潮中,一直坚守在家乡求田问舍,开辟了一条立足家乡的致富之路,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草蛇灰线”是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法术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否定小说技法研究的状况依然存在,但“草蛇灰线”等技法术语进入了真正的研究之中,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在小说评点中这一技法术语的价值。但是已有研究就材料而言,相对单一,谈不上全面深入,鉴此,本文拟作详细分析。
据现有文献,“草蛇灰线”较早出现在唐代,唐人杨筠松撰堪舆书《撼龙经》已有提及。明人所撰《灵城精义》亦有记载:“气脉所以分别?凡脉之行必须敛而有脊,乃见草蛇灰线,形虽不甚露而未尝无形也。”可见,“草蛇灰线”的使用较早出于古代风水典籍,指山势(龙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态势。在诗文等文学领域,“草蛇灰线”较早出现于明末刘宗周《圣学宗要》,用以指“圣学”相传中的时断时续的态势,扩大了这一术语的运用领域。此外,诗论、散文批评、戏剧批评中也借鉴了这一术语。
在小说批评中引入“草蛇灰线”一语可追溯至明代“戏笔主人”所撰的《<忠烈传>序》,他认为:“意则草蛇灰线,文则中矩中规,语则白日青天,声则晨钟暮鼓。”而金圣叹是最先在小说评点中较为广泛使用“草蛇灰线”这一技法术语的,翻检《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草蛇灰线”一词总共出现四次,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内涵。据此,我们从三方面对“草蛇灰线”在小说批评中的使用进行探讨。
首先是作为“结构线索”的“草蛇灰线”。《红楼梦》第八回在写及宝钗与宝玉互赏佩玉之后,脂砚斋的夹批为:“余亦想见其物矣。前回中总用草蛇灰线写法,至此方细细写出,正是大关节处。”以“金玉”作为贯串上下文的线索;又如第二十六回正文叙及“林姑娘生的弱,时常他吃药,你就和他要来吃,也是一样。”其后有评语:“闲言中叙出黛玉之弱。草蛇灰线。”作为“结构线索”之“草蛇灰线”,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前文对同一物象有意无意地反复叙写,至后文关键处加以点破,从而显露出一条非常清晰的贯串线索,给人以出其不意的“蓦然阑珊”之美。
而作为“伏笔”和“照应”的“草蛇灰线”法,在小说评点中更为普遍。毛氏父子在评点《三国志演义》中较早体现了此意蕴。在第二十一回叙及刘备得知公孙赞已死但不知赵子龙下落时,其后夹批写道:“不独玄德欲知其下落,即读者亦急欲知其下落,乃此处偏不叙明,直至后古城聚义时方才出现。叙事真有草蛇灰线之奇。”
隐喻式“草蛇灰线”在批评家笔下并不多见,但它给小说批评带来的影响却是重大的。细究而言,“草蛇灰线”的隐喻象征意蕴实为古代所谓追求“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的演绎形态之一,它延续了在创作和批评中对“尚简用晦”之处加以不断指涉和发挥的传统。
从上述各种用法来看,结构线索以及伏笔照应两种意蕴成为这一术语的主导内涵,隐喻象征仅为“草蛇灰线”意蕴的支流(正因如此,“草蛇灰线”在典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批评中体现更为普遍,而在诸如结构较为松散的《儒林外史》中表现并不是很明显),而且前者着眼于艺术手法的体现,后者偏重于意蕴内涵的解读。此三者共存于“草蛇灰线”这一术语之下,更多的在于外在形态上的共通性(所谓“有意无意”和不露痕迹)而非实质内涵的等同性。
(摘编自杨志平《论“草蛇灰线”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蛇灰线”较早出现在古代风水典籍中,后成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较为常见的技法术语。
B.“草蛇灰线”被引入小说批评中可追溯至明代《〈忠烈传〉序》,书中认为它是指表意深刻、令人警觉。
C.“草蛇灰线”在金圣叹的评点中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内涵,这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
D.隐喻式“草蛇灰线”虽给小说批评带来重大影响,但其实质与“草蛇灰线”的主导内涵不同。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提出问题,其后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分析了“草蛇灰线”在古代小说评点中的使用。
B.文章多次使用类比论证和道理论证分析小说批评中“草蛇灰线”的使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文中第4段引脂砚斋点评《红楼梦》的内容,旨在阐明“草蛇灰线”能引发阅读兴趣的观点。
D.文章第6段认为“草蛇灰线”与“春秋笔法”有关,肯定其具有指涉和发挥“尚简用晦”处的作用。
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评点中不属于“草蛇灰线”在“结构线索”方面的表现的一项是( )
A.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草蛇灰线,拽之通体俱动。
B.起首点明“嗜琴”,后“学琴”,终以“琴声”,通篇以“琴”作草蛇灰线之法。
C.脂砚斋评《红楼梦》中“元迎探惜”四春谐音为“原应叹息”,有草蛇灰线之妙。
D.一僧一道在恰当的时间出现或隐形,宛如关节,草蛇灰线,贯穿全文。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小题 。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有删节)
“敬业度”即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进,影响这种承诺和投进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领导治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某网站近期针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这六个主要因素展开了一次专项在线调查。结果如下:
(1)“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低”是罪魁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成为影响员工敬业程度的关键词,在参加调查投票的1382人中,有半数以上人的选择集中在了这两个因素上。
在调查结果的评论中,网友水莲居的留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职业发展机会应该是最重要的,年轻人究竟都会图个未来!”;网友T-L更夸大了“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性,他以为:“只有具备职业发展机会,个人与企业才会双赢。否则,不是员工主动走,就是员工不得不走。”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直接从事HR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直接领导的胸怀、治理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个人和团队的长大,影响敬业程度。”
专家分析:职业发展机会是员工长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直接上级的治理水平决定着员工工作的人文环境,甚至决定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两个因素是最能概括员工需求的。
(2)“公司的认可度”比“福利待遇”更重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利待遇并非是影响员工敬业度乃至决定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更能激发企业对于员工的向心吸引。18.16%的参与调查者以为假如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能正确评估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则会大大调动起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待遇福利,大多数人以为,这个因素固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员工的敬业程度,但却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位叫“我本善良”的网友留言评论说:“假如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那么他将无法对他的工作再感到爱好了,如此怎么谈得上敬业呢?”
(3)敬业是“个人职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在中人网的调查及评论中,关于“个人的职业化程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六个因素中,其他因素都是从业者对企业客观环境的要求,惟有这个因素是员工对自身主体的要求。
网友hedgehog以为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条件,他说:“敬业的工作态度是个人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条件,是员工以后各种选择(包括职业的选择、对已供职企业的客观认知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根本性因素!”
专家分析,公司的认可程度、公司的待遇福利和工作挑战性都是通过职业发展机会的出现而得到满足,这些题目又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也就是说上级的治理水平又决定着前面这些因素。
员工敬业度(Engagement)是公司治理需要认真考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与公司恪守的价值观也是高度趋同的。基于对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流程、架构和治理的认同,员工必然愿意主动自发地维系这一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因此,制定公道的治理体系,才能引导和诱发员工开释出工作热情。
9.下列表述,最准确、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通过网络完成的调查报告。由于参与调查的都是网友而非实实在在的公司职员,所以他们的评论作为调查数据来源显得可信度不足,也影响了调查目标的明确性。
B.“敬业度”是一个涉及员工情感领域的相对抽象的指数,它的高低体现了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决定了员工在维系实现本公司价值观基础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努力程度。
C.影响“敬业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既有员工对企业的客观要求,也包括其对自身的主观要求。
D.多数人认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低”是扼杀员工敬业度的“罪魁祸首”,还有少数人认为“待遇福利”是保障员工敬业度的决定性因素。
E.职业发展机会的出现可以满足公司认可、待遇福利、工作挑战等方面的要求,而上级治理水平又决定着实现上述满足所需的人文环境,因此,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企业需要制定公道的治理体系。
10.扼要概括此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
11.这篇调查报告每一部分都是先用数据,然后引用个别人的说法,最后再引专家的评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针对这则调查报告提出的题目,你能为企业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敬业度提出哪些建设性意见?请扼要陈述。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地老人
谢友鄞
我浪迹辽西边地,对老人满怀敬畏。一溜儿老头,撒蘑菇似的蹲在墙根下,晚春了,仍穿着青棉袄、抿裆裤,像旧书插图里的庄稼人。在边地,光阴流得很慢,但他们还是会死的。死了个老人,比死了个年轻人更让我难过。一个人活了八十年、九十年,对生活已经烂熟,突然两腿一蹬,走了。这怎么受得住?年轻人对生活还不习惯,死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房东老爷子家,墙上挂排猎枪,棚顶吊盘巨大的蜘蛛网,颤悠悠垂下,又悠悠然缩回去。蜘蛛结网几十年,老人不准任何人碰它。蜘蛛精摆的阴阳八卦,它盘踞在八卦图中,占卜着吉凶祸福,世事沧桑。
老爷子带人伐树,那是棵树王。根部被砍断,还不倒,活成精了。汉子们唬得变色!老人猛然醒悟:它恨,它要报仇!老人脱下布褂,朝山坡下忽悠一甩,树王误以为是人,顺势扑下去,轰隆倒地了。
八位杠夫抬起巨大的原木,往木工作坊送。
打头的吆喝:齐步走啊!
众人和:嘿!
杠夫们奇怪,咋这般死沉,别扭?左边四位用右肩扛,左膀叫大肩;右边四位搁左肩扛,右膀叫小肩。迈左腿都迈左腿,抬右腿都抬右腿。谁迈错一步,被拽得一个趔趄,木头一扑棱,能把对面杠夫的脑袋扑拉成血葫芦。一步不敢差!
眼瞅一个小伙计小肩塌软,小脸蜡黄,气喘吁吁,脚飘得要跟不上了。打头的感觉出来,急出满脸恶汗,牙齿咬得咯嘣嘣响,却不敢嚷叫不敢骂。老爷子犹如下山虎,猛扑上去,托住伙计的杠头,挺起腰杆,瞬时,几十年前的力气重新回到了身体内。老人打胸腔深处吼出一声:
迈左腿呀!嘿!
杠夫们得救似的叫出来!
老爷子背起猎枪,看山护林。一只鹰在天上盘旋,黑压压翅膀遮住阳光,羽肋白骨分外清晰。鹰影落在地上,像一只蝙蝠。老人皮肉皴皱,硬得像穿山甲。他的影子在地上簌簌爬,怎么也撵不上那只“蝙蝠”。老人跟我叨咕:野物不挡道,就甭开枪。我说:咋?老爷子说:你养儿育女,人家也生儿养女,各过各的日子。我说:可不,人和野物,日子和日子,是连在一起的。我学会了拍马屁,拍别人的马屁,拍自己的马屁;装孙子,装重孙子。一个城里人,在乡下便如鱼得水了。
老爷子蹲在岗尖吃晌午饭了。老人头发、眉毛、胡须如雪,敞胸袒乳,露出牛皮鼓似的肚子。牙没了,两手逮住大饼子,像老鼠将食儿拖进黑洞,搁牙帮嗑,眯缝眼睛,腮帮抽搐,满脸皱纹活了。他突然抬起头,盯住我,问:春秋战国时,这里森林密布,百禽嬉戏,百鸟争鸣。曹操东征到辽西,须派工兵伐木开道。森林哪儿去了?
更古远,这儿是海。船中载满逃生的人,船下还有更多的落水者,抓挠船帮,拼命朝上爬。船剧烈摇晃起来,一个人也容不得了。否则,船上船下的人,将同归于尽。一位满头雪白的老兵挺身站立,拔出军刀,在船舷上乱砍。鲜血激溅,数不清的手指噼里啪啦掉落舱内,水里的人张扬着光秃秃的血手,呼儿唤女,哭爹叫娘,下饺子一样沉了下去……老人泪水横流:船载满乡亲们开走了,白雪满头的老兵,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我说不出的震撼!我把常年浪迹的神秘边地,视作第二故乡,老人深沉地一笑:什么叫家乡?
你在这儿生活过,不管你生活多长时间,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出生,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有亲属,不能叫家乡;你有实实在在的亲人埋在这里,这儿才是你的家乡,你才刻骨铭心地永远不会忘记它!
啊,边地老人!
(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1958—2000》,有改动)
13.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东老爷子家中棚顶的蜘蛛网盘踞了几十年,从不准任何人碰,表现了老爷子认为蜘蛛能够占卜吉凶祸福的迷信。
B.小说写老爷子带人砍伐树王,遭遇传说中的树王精报仇,老爷子坦然机智应对,化解了一场人与树的凶险对弈,情节充满了神话色彩。
C.房东老爷子看山护林,对于猎杀动物自有一番理论,乍听简单,细思却不失深奥,透着“人与自然共生”的大智慧。
D.小说写的是辽西故事,写出了边地远古的传说和历史大背景,突出了边地文化以及边地人特有的本性和气质。
1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小说中既是叙述者又是旁观者,在文中起到穿针引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B.“一溜儿老头……的庄稼人”一句中,生动形象的比喻与简洁明了的白描交相辉映,极富表现力,带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
C.小说以塑造人物为突破口,借人物来表现边地文化与风情,紧紧围绕“边地”选材、组材,显示边地特色。
D.小说的行文风格幽默、飘逸,对人物的刻画长于简笔勾勒,突出了边地特有的人物形象特征。
15.小说中的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16.小说以“边地老人”为题,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五、材料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到饭点,城市的大街小巷、商超楼宇就会出现外卖小哥奔忙的身影。配送时间短让用户享受到“美味不用等”便捷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送餐人员超速、逆行、闯红灯、边骑车边打电话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以至于不少人惊呼外卖小哥是在“以命送餐”。
据媒体报道: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25起,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伤,平均每天要发生近2起交通事故。
超速与车祸、算法与异化、资本与人性……围绕外卖骑手的相关争议不断升温。有人认为外卖小哥“勤抢单,多挣钱”但不应该置安全利益和公共利益安全于不顾;有人认为外卖公司脱不了责任,因为时间是外卖公司争夺客户的杀手锏之一,外卖平台的薪酬和用工制度设计在“催促”外卖骑手疯狂抢时间;也有人认为交管部门也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避免更多外卖员和交通参与者为超速外卖买单。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一名当代青年的身份选择外卖小哥、外卖平台或交管部门等相关方中的一方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收信人,并统一以“小华”为写信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6.B 7.D 8.C
9.BE 10.①这项调查由某网站组织,采用网上专项投票的形式,共收到1382人的投票。
②从六个方面设置问卷:工作的挑战性、领导治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各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
③报告结论由专家针对网友的投票数和网友的留言分析得出。 11.①先用数据统计,是列数字,能反映总体情况。
②引用个别人的说法,是举例子和引用,能反映具体的情况,这样点面结合,能客观具体地反映情况,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③引用专家的评论,既能从理论上证实自己的结论,又能指导他人解决问题。 12.(1)了解员工需要得到什么,让员工明确该做什么。
(2)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员工充分的支持。
(3)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4)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长大。
13.A 14.D 15.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淳朴粗犷的边地老人形象,他敬畏自然,自信而有智慧,思想深邃。 16.①环境方面:“边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辽西边陲,“老人”点明人物的年龄特征;奠定了一种沧桑厚重的情感基调。②情节方面:作为文章的线索,“边地老人”贯穿全文,从边地现实生活到久远历史的回顾。③主旨方面:空间边缘和生命终点,双重“尽头”并举,凸显对辽西老人生存状态的关切、敬畏,引起读者思考。
17.例文:
别让外卖小哥“拿生命送餐”
外卖平台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当代青年,最近看到一些新闻评论,围绕外卖骑手和外卖行业的相关争议在不断升温,有些话想和您说,所以写了这封信,希望您能抽空听听我的想法。
如果说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外卖则深刻改变了城市上班族的一日三餐,外卖让就餐更多样化,便捷化,让上班族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凡事都要讲求效率的当下,外卖时限也成了外卖小哥头上的一道“紧箍咒”,时刻提醒着他们在送餐的路上加速再加速,不然就会得到一个差评,差评的后果就是面临公司罚款,这个处罚可能会让自己一天的辛苦就白白付出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点了外卖,除了美食的口味,最在意的可能就是外卖的送到时间了。我们的外卖平台也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打出各种送达时限广告,吸引消费者选择各家的送餐服务,而这种承诺最终是要靠外卖小哥们用“速度和激情”来实现。他们不得不在安全送达和公司利润之间做出第三种选择——牺牲自己的安全保障,以速度来换取公司的利益,但这带来了公共交通安全的巨大风险。
在我看来,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小哥的交通违法行为。“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有时候超时久了配送费一分都拿不到。我们也不想拿自己的安全换钱,实在是没办法啊!”外卖小哥如实说到。作为领导,在考虑平台利益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外卖小哥的个人交通安全问题。
我认为,外卖小哥“拿生命送餐”的快进键必须得慢下来。为外卖小哥降速,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更多措施的发力。从平台的角度来说,外卖平台是否可以设立更为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管理机制,让外卖小哥在送餐路上多一份从容。还可以强化对送餐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送餐人员的法律意识,并且加强对送餐人员的考核。
当前资本市场风起云涌,随着“饿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卖”,有人说,外卖江湖进入了发展下半场。这个下半场,不应仅仅意味着资本巨头开始了新阶段的较量,更应推动整个行业树立起健康有序发展的新追求。别再让外卖骑手“生命送餐”的呼声越来越高,倘若外卖平台能抓住契机,优化升级,这对平台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冒昧地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还望平台领导海涵,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此致
敬礼!
当代青年:小华
2020年11月18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