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课时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4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课时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5 22: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时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能利用这些概念对问题作出判断.
2. 在理解相关定义的基础上,会探求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3. 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和研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在初中命题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 通过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提高逻辑推理素养
掌握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方法 通过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提高逻辑推理素养
情境导学
我国战国时期墨子所著《墨经》有这样一段描述:“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同学们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里的“有”和“无”之间的关系吗?
【活动1】回顾初中学过的判定定理,体会充分条件的概念
【问题1】命题:平面内,两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后,请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初探新知
【问题2】使得结论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成立的条件p唯一吗?你还能举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些其他充分条件吗?
【问题3】上面的发现来源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定理?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4】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什么条件?
【活动2】回顾初中学过的性质定理,体会必要条件的概念
【问题5】你还能举出其他“两直线平行”的必要条件吗?
【问题6】上面的命题来源于两直线平行的什么定理?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7】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中的“充分”和“必要”呢
【活动3】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
【问题8】能不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
典例精析
【例1】 [教材改编题]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 若x,y互为相反数,则x+y=0;
(2) 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 若a+b是偶数,则整数a,b都是偶数;
(4) 若ac=bc,则a=b;
(5) 若x,y为无理数,则x+y为无理数.
思路点拨:根据充分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
(1)若x,y互为相反数,即x=-y,则x+y=0,p 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
(2)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假设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等边三角形,则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p q,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
(3)若a+b是偶数,假设a=1,b=3,a+b=4是偶数,但a,b不是偶数,故p q,p不是q的充分条件.
(4)若c=0,则ac=bc一定成立,此时不一定满足a=b,故p q,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
(5)举反例:  ,-  为无理数,但是  +(-  )=0为有理数,故p q,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
【方法规律】
利用定义判断充分条件的一般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根据“ ”或“ ”符号分清条件和结论,进而判断是否为充分条件.
【变式训练1】
判断下列各题中,p是否为q的充分条件:
(1) p:两圆面积相等,q:两圆半径相等;
(2) p:x>4,q:x>2;
(3) p:a>b,q:ac>bc;
(4) p:x=1,q:x2-4x+3=0.
【解】
(1) 圆的面积为πr2,π为常数,两圆面积相等,则半径r相等,p 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
(2) 如果x>4,那么x一定大于2,p 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
(3) 举反例,当c≤0时不满足ac>bc,故p q,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
(4) 将x=1代入方程,满足条件,p 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
思路点拨:根据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例2】 [教材改编题]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1)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 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 若x>1,则x2≥1;
(4) 若ac2>bc2,则a>b;
(5) 若mn为有理数,则m,n为有理数.
【解】
(1) 这是全等三角形的一条性质定理,p 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2) 举反例: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但它不是正方形,p q,所以q不是p的必要条件.
(3) 显然p 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4) 由ac2>bc2知c≠0,又c2>0,则a>b,p 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5) 举反例: ×2 =4为有理数,但 ,2 均为无理数,p q,所以q不是p的必要条件.
【方法规律】
利用定义判断必要条件的一般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根据“ ”或“ ”符号分清条件和结论,进而判断是否为必要条件.
【变式训练2】
判断下列各题中,q是否为p的必要条件:
(1) p:x>3,q:x>5;
(2) p:|x|=x,q:x2≥0;
(3) p:同位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
(4) p:四边形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
(1)显然,“x>3”不能推出“x>5”,p q,所以q不是p的必要条件.
(2)“|x|=x”等价于“x≥0”,“x2≥0”等价于“x∈R”,p 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显然p 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可能为等腰梯形,p q,所以q不是p的必要条件.
【例3】(1) “a>5”是“a>0”的________;(填“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
(2) “ab=0”的一个充分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 “x<3”的一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 “x>a”是“x>2”的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路点拨:
可以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两者的范围大小进行判断.
充分条件
a=0,b=0
x<5
a≤2
【解】
(1)a>5 a>0,所以“a>5”是“a>0”的充分条件.
(2)要填写一个可以推出“ab=0”的条件,所填条件应比“ab=0”“范围小”,比如:a=0,b=0.
(3)要填写一个由“x<3”推出的结论,所填应比“x<3”“范围大”,比如:x<5.
(4)“x>a”是“x>2”的必要条件理解为“x>2” “x>a”,进而转化为{x|x>2} {x|x>a},所以a≤2.
【方法规律】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可以利用定义判断,也可以通过条件和结论对应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
【变式训练3】
(1)若“x>a”是“x>2”的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x>a”的一个充分条件是“x>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x>a”的一个必要条件是“x>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1)“x>a”是x>2的充分条件可转化为{x|x>a} {x|x>2},所以a≥2.
(2)“x>a”的一个充分条件是“x>2”转化为“x>2”是“x>a”的一个充分条件,即{x|x>2} {x|x>a},所以a≤2.
(3)“x>a”的一个必要条件是“x>2”转化为“x>2”是“x>a”的一个必要条件, 理解为“x>a” “x>2”,转化为{x|x>a} {x|x>2},所以a≥2.
(备选例题)已知集合A={x|-2(1) 当m=6时,求集合A∪B;
(2) 若C={x|5思路点拨 (1) 由m=6解得集合B,然后利用并集运算求解. (2) 根据“x∈(A∩C)”是“x∈B”的充分条件,转化为(A∩C) B求解.
.
【方法规律】
两个数集的运算,通常都是借助数轴,画出图形,数形结合求解;
(2) 从集合角度理解充分条件.
(3) “x∈(A∩C)”是“x∈B”的充分条件,等价于(A∩C) B,根据这一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求出m的范围,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方法在解决集合与充要条件问题中的运用.
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随堂演练
1.[教材改编题]“四边形是正方形”是“四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不是充分条件 D.无法判断
A
2.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  )
A. 若xB. 若x2=1,则x=1
C. 若x=y,则=
D. 若=,则x=y
D
4. p:x=3,q:x2=9,则p是q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或“必要”)
3. (多选)下列条件中可以是x≥3的一个充分条件的是(   )
A.x>5   B.x>3   C.x=4   D.x>1
充分
ABC
5.已知p:x+m>0,q:x>2或x<0.若q是p的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m≤-2
同学们再见!
Goodby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