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材料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材料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1 09: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课前热身(古诗文默写)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
6、《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中考真题链接(2011----------2013中考题)(1)请研读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他们能成为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理由。(3分)
材料一:
刘兴勇,在妻子生下女儿因病撒手人寰后,他就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不仅要
照顾襁褓中的女儿,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伺候智障的妻哥。这样的日子,他已坚
持了二十多年。
材料二:
刘安容,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几十年来,月收入仅30元的他顶风冒雨,巡视在山高 坡陡的林场。每天
10余公里的跋涉,总里程10余万公里的艰辛,使他管护的森林,不曾有一起乱砍滥伐的案件和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材料三:
郑定祥,一位力哥。在与雇主走散后,守着两包价值两万余元的崭新羽绒服,忍着 病痛折磨,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中,寻找雇主十四天。当雇主给他感谢费时,他
婉言拒绝。
答:
2011年重庆中考真题面对责任,为何有人敢于担当,而有人却退缩逃避呢?请你根据下面的三则材料,探究其原因。(4分)
材料一:
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 日,在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挺身而出,奋力拉开两名学生。两名学生救下来了,但她自己却被碾在车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直到5月21日,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张丽莉的壮举感动了全国网友,网友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女教师”。
材料二:
在2012年5月20日欧冠决赛中,坐拥主场优势的拜仁慕尼黑队在最后的 点球大战中输掉1分,败给了切尔西队,遗憾地与冠军失之交臂。德国媒体报道,拜仁多名球员,特别是队长季莫什丘克,在点球大战前就表现出了对失利的极大恐惧,拒绝主发点球。这就像赫内斯赛后所说的那样:“面 对极大的压力,拜仁缺乏一名真正的领袖,缺少一名能在困境中真正站出来的人。”
材料三:
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发射升空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后,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真正的英雄》)
2012年重庆中考真题材料一:
活动周期间,重庆科技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大型科普主题展。主办方在会场设置了H7N9型禽流感专题展板,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被网友称作“史上最舒适蜗居” 的7平米“极限住居”在活动中与市民见了面;食品安全现场检测,如辣椒面、牛奶、粉条、木耳、蜂蜜等的掺伪鉴别;超市智能购物车展示了自主跟随、商品导购、自主结账等功能;裸眼3D系列产品展,让市民体验了裸眼3D视频、电影及游戏等。
材料二:
本次活动周新命名了35家重庆市科普基地,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酉阳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重庆三峡中药科技馆、汽车碰撞安全及人员安全体验中心、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等。至此,全市共有72家市级科技基地。这些市级科普基地有56家都免费开放。
材料三:
重庆市教委近日提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计划”。要求各学校开齐科学课程。除了科学、物理、化学这些我们熟知的学科之外,还要善于从其他与科技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中发现科技因素,比如数学、生物,甚至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开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动,比如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作品竞赛等活动。
(1)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探究科技馆大型科普主题展的特点。(3分)
2013年重庆中考真题中考复习专题—— 材料探究考纲解说:
 我市2014年《中考说明》中也有“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提出和探究问题”的要求。它主要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1、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2、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
3、语言的概括与表述能力。[学习目标]
1、了解材料探究题的常见类型。

2、 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在某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一、自学互帮2、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对“方法”的发现
   某网站上发了个帖子:“假如你有100斤黄豆要卖出去,可现在市场上黄豆滞销,请问你有什么办法把豆子卖出去?”
   跟帖的网友纷纷支招儿,现列举三种如下:
   第一种:把黄豆煮熟。如果卖不出去,就做成豆豉;还是卖不出去,就加水发酵,改卖酱油。
   第二种:做豆腐。如果做硬了,就卖豆腐干;做稀了,就卖豆腐花;实在太稀了,就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出去,就放几天,改卖臭豆腐;还是卖不出去,就让它长毛,改卖腐乳。
   第三种:让豆子发芽。如果豆芽滞销,就让它长大点,改卖豆苗;如果还卖不动,就让它再长大点,卖盆栽,命名为“豆蔻年华”,这次卖的文化而非食品,如果还卖不出去,建议拿到适当的闹市区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创作,主题就是“豆蔻年华的枯萎”,以此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成本回收;如果行为艺术没人看,那就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移栽入土,灌溉施肥,除草培育,几个月后,再去市场卖豆子……3、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③阅读几则材料,结合个人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主要考点:
(一)下面我们结合具体例子来学习。
例1: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方法例说: 首先需要对每则材料进行分析、探究,从材料中提炼出主要的信息要点。材料一:母虎强迫幼虎自己觅食。材料二:大凡成功人士必先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材料三:大学生对父亲为自己背行李熟视无睹。 其次,把上面提炼的要点再加以分析,筛选,寻找几则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在于:环境(关爱)与成才(生存)的关系。
不同点在于材料一、二是正面事例,材料三是反面事例。 最后,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组织语言,表述结论。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就“网吧问题”请你探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至少三点)
材料一: 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24人死亡,多人受伤,大部分是学生。其主要原因是网吧缺乏安全防火措施。
材料二 :03年8月沈阳一13岁学生为了一点点上网费竟杀死另一15岁少年;南京16岁少年由于痴迷上游戏竟偷钱到网吧上网,甚至彻夜不归。
材料三 :04年《人民日报》报道,一12岁小孩因欠上机费20元,被网吧老板扣押自行车不敢回家,最后饥寒交迫,投水而亡。 首先,要注意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这三段文字可以从多个角度命题,这里是要求我们“探究造成的这些现象原因”。然后,我们就要阅读分析材料,提炼要点。先看“这些现象”指的是什么。
再看这些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最后归纳整合,写出答案。方法总结:第一步: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审题意)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炼要点。(炼共性)第三步:整合要点,筛选信息。(找个性)第四步:提炼观点,归纳结果。(写结果) 1.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思考:这几则材料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然后推断:一定是材料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再通过比较、分析,就会有所发现。
2.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主要原因,再写其他原因;材料间是同类事物的,要先写共性(相同点),再写个性(不同点)。
3.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写答案时,最好在前面加上序号,注意语言简洁。因为材料探究题不仅仅是考查考生的分析、探究能力,还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述能力。如果语言不简洁,要点不准确,书写潦草,往往会前功尽弃。注意事项:
1、阅读下列格言,写出你对机遇的理解。
命运之神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人之抛弃机会,绝对多于机会抛弃人。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泰戈尔

课堂实践2、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比尔盖茨19岁时看到了电脑软件行业的巨大商机从哈佛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盖茨成了盖茨,我们依旧“微软”。
材料二: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当时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岛素的研制者应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由于作出此贡献的人多,国内因为报名争议得很厉害,送给评审委员会的名单多达14人,而诺贝尔奖只奖给有突出贡献的一两个人,最多不超过3个,这样他们与此奖擦肩而过。
材料三:秦末,刘邦、项羽先后进入咸阳,当时项羽力量明显强于刘邦,消灭他易如反掌,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谋士范增之言杀掉刘邦,沽名钓誉,听信项伯仁义之说放走刘邦,最后天下被刘邦所夺.
3、请你把以下两个故事联系起来看看你有哪些发现:
故事一: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过来,照常理,他应该毫不犹豫地卧倒。当他发现离他四五米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时,他并没有立刻卧倒,而是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压在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的泥土落在他俩身上。他俩抬头一看,惊呆了,刚才上尉所处的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
故事二: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让兄弟俩不堪重负。他们只好左右手换着拎,忽然,大哥停下,从路边找来一根扁担。将两行李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反倒觉得轻松许多。
4、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长年累月地广泛读书,细水长流地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
材料三: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敞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 我的收获有


我的困惑有 谈谈收获自 主 练 习:1、请你对下面提供的几则材料作一番探究,围绕“宽容”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至少两个)。
( 1 ) 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同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大局出发,决定放弃对日本作为侵华战争战败国的战争索赔。这一举措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 2 )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争罪犯招魂,激起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
( 3 )今年 5 月 17 日,在日本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日本需要正视当年侵略亚洲的血腥历史,对当年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
2、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结合本文,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1)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2)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3)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侵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斯多德。”

3、按要求答题。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初三(1)班晚10∶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另外,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信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