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 )
A.令爱
B.家父
C.舍弟
D.愚兄
2.下面是对文章《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撒(sǎ)盐空中差可拟(nǐ)
B.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 俄(é)而雪骤(zhòu)
C.柳絮(xù) 无奕(yì)女 太丘舍(shě)去
D.尊君在不(bù) 友人惭(cán)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C.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②这些诗文的魅力在于其描绘了一幅幅绝美的图景: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1)A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秀丽西子,也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2)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大漠;有刘禹锡《秋词(其一)》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明艳的景致,也有赵师秀《约客》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夏之交的江南诗画。各番景致,美在其中,令人心驰,令人神往。
③这些诗文的魅力还在于其造就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④潜心读书有多种境界。刘禹锡《陋室铭》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让我们在璀璨的古诗文中度过这“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6.下列摘自第①段的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
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
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
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7.根据提示,默写第②、第④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8.古代诗词歌赋承载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是指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指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B.《大道之行也》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一句,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归,女子回家。
C.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一篇赠序。
D.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是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的日子,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三、对比阅读
9.阅读《世说新语》中关于谢安的三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卖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遏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②,垂覆手③,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④与赌,得即烧之。
【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⑤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⑥。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谢遏:即谢玄,太傅谢安之侄。②紫罗香囊:为魏晋贵族男子喜好,体现阴柔之风。③覆手:手巾之关的物件,④请(jué):欺诈。⑤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⑥向局:面向棋局。
(1)阅读古诗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字典查阅 著:①显露,显著;②写文章,写书;③附着;④穿,戴。 A.好著紫罗香囊: (写序号)
成语推断 患得患失 B.太傅患之:
课内迁移 学而不思则罔 C.而不欲伤其意:
俄而雪骤 D.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
俄 而 谢 玄 淮 上 信 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4)读完这三个语段,小语认为谢安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赞同吗?说明理由。
四、课内阅读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期日中
②则是无信
(2)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再也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再也不顾友人。
(3)选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为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元方的“方正”体现在 。(用自己的话回答)
五、综合性学习
11.育才中学开展“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一句有关交友的名言。
(2)根据活动安排,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本次活动即将结束,请作为主持人的你拟写一段结束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8.《世说新语》二则-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 )
A.令爱
B.家父
C.舍弟
D.愚兄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体常识的了解。A“令爱”的说法在古代是敬称,不是谦称。故答案为A。
2.下面是对文章《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答案】C
【详解】C错,“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感彩的辨析。单独分辨词的褒贬,并不十分困难,难的是在一定语境中有时褒义词贬用,有时贬义词褒用,这时必须依据上下文通盘考虑,才能确定它是褒义还是贬义。D项感彩没有发生变化。A.“狡猾”是贬义褒用,意思是“调皮、机灵”的意思。B.“卖弄”是贬词褒用,从听觉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C.“聪明”是褒义贬用,在文中含有“愚蠢”之意,有深深的自责自嘲之义。D.“荫蔽”在这里词性不变,含义为覆盖;庇护;保护。“荫庇”这里是指大树遮挡住烈日,为树下的动植物遮风挡雨。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撒(sǎ)盐空中差可拟(nǐ)
B.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 俄(é)而雪骤(zhòu)
C.柳絮(xù) 无奕(yì)女 太丘舍(shě)去
D.尊君在不(bù) 友人惭(cán)
【答案】D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D项“尊均在不”中“不”读作“fǒu”。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C.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答案】D
【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义项。D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因:趁、乘。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②这些诗文的魅力在于其描绘了一幅幅绝美的图景: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1)A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秀丽西子,也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2)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大漠;有刘禹锡《秋词(其一)》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明艳的景致,也有赵师秀《约客》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夏之交的江南诗画。各番景致,美在其中,令人心驰,令人神往。
③这些诗文的魅力还在于其造就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④潜心读书有多种境界。刘禹锡《陋室铭》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让我们在璀璨的古诗文中度过这“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6.下列摘自第①段的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
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
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
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7.根据提示,默写第②、第④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8.古代诗词歌赋承载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是指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指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B.《大道之行也》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一句,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归,女子回家。
C.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一篇赠序。
D.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是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的日子,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答案】6.B 7.⑴乱花渐欲迷人眼⑵长河落日圆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⑷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⑸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B
【解析】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箴(zhēn)言;
C.信笺(jiān),品味;
D.沉溺(nì),流连忘返;
故选B。
7.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要求:不能添字,不能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落日圆、碧霄、池塘、蛙、案牍、劳形、见。
8.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归,指女子出嫁。故B错误,选B。
三、对比阅读
9.阅读《世说新语》中关于谢安的三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卖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遏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②,垂覆手③,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④与赌,得即烧之。
【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⑤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⑥。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谢遏:即谢玄,太傅谢安之侄。②紫罗香囊:为魏晋贵族男子喜好,体现阴柔之风。③覆手:手巾之关的物件,④请(jué):欺诈。⑤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⑥向局:面向棋局。
(1)阅读古诗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字典查阅 著:①显露,显著;②写文章,写书;③附着;④穿,戴。 A.好著紫罗香囊: (写序号)
成语推断 患得患失 B.太傅患之:
课内迁移 学而不思则罔 C.而不欲伤其意:
俄而雪骤 D.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
俄 而 谢 玄 淮 上 信 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4)读完这三个语段,小语认为谢安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赞同吗?说明理由。
【答案】(1) A④ B担心 C表转折,但是 D不久
(2)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3)①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②神情举动,与往常并无不同。
(4)赞同。谢安重视晚辈教育,在雪天给子侄辈们讲解诗文、欣赏侄女咏雪之才;香囊一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善于教育;他遇事冷静,收到晚辈的捷报泰然自若。
【详解】(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第一空,A句意:喜欢戴紫罗香囊。著:穿,戴。故选:④;
第二空,“患得患失”指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患:担心。按照成语推断法可知,“太傅患之”中“患”意思是“担心”。
第三空,“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表转折,但是;按照课内迁移法可知,“而不欲伤其意”中“而”意思是“但是”;
第四空,“俄而雪骤”,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按照课内迁移法可知,“俄而谢玄淮上信至”中“俄而”意思是“不久”。
(2)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句意为: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俄而”表示时间过去一会,应断开;“谢玄淮上信”是说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信使,应断开;故断为: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3)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未若,不如;因,乘、趁。
②中重点词语有:色,脸色;异,不同。
(4)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况。先回答自己的观点,即赞同。
根据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可知,谢安重视晚辈教育,在雪天给子侄辈们讲解诗文、欣赏侄女咏雪之才;
根据乙文“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可知,他善于教育;
根据丙文“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可知,他遇事冷静,收到晚辈的捷报泰然自若。
四、课内阅读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期日中
②则是无信
(2)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再也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再也不顾友人。
(3)选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为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元方的“方正”体现在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 约定 信用
(2)B
(3)他懂得“信”的重要性,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用“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分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期:约定。
②句意为:就是没有信用。信:信用。
(2)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划线句中重点词有:惭,感到惭愧;引:牵,拉;顾:回头看。
句意为: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家门。
故选B。
(3)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结合内容,从“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元方知道“诚信”尤为重要,为人行为要言出必行;从“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知道“礼貌”的尤为重要,在与人相处时要讲礼貌,要做到品行正直;并且元方先是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进行反驳,再“入门不顾”,从这儿看出,元方有理有据,做事坦荡大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一言一行合乎道义。据此回答即可。
五、综合性学习
11.育才中学开展“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一句有关交友的名言。
(2)根据活动安排,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本次活动即将结束,请作为主持人的你拟写一段结束语。
【答案】 (1)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活动。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能相聚在一起,就是缘分,就是幸福。希望大家踊跃参与,积极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成长故事和兴趣爱好。 (2) 示例:伴着生活的优美旋律,我们荡起双桨,迎接新的朝阳;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走向明天。我们坚信:友谊永存我心,友谊地久天长!下面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 (3)示例:老师们、同学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本次活动即将结束。大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或唱或跳,或说或演,或弹或奏,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不同的一面。希望我们大家携手并肩,共同建设好我们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详解】(1)开场白要紧扣活动主题,采用“称呼(问候语)+活动主题内容、意义要求+号召鼓动”的形式来拟写。也就是说要紧扣“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这一主题,必须引用一句有关交友的名言。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活动的开场白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所以可适当用一些修辞来烘托气氛。
(2)写串词。以“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这一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串词更多的是只考虑上下节目之间的联系,要涉及《让我们荡起双桨》《友谊地久天长》两个节目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语言要注意叙述抒情并重,要求语言优美,追求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风格。
(3)结束语要紧扣“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这一活动的主题,形式可采用“称呼+对活动的评价、总结+祝愿或建议”的格式进行拟写。结束语要求语言简洁明了,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还要做到准确有趣,结束语很平淡,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