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活动单
活动一:文学知识积累
1.走进岳阳楼: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的西门之上,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范仲淹为它写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远,堪称绝笔。自此,岳阳楼更是名扬中外。
2.了解江南三大名楼
3.了解作者: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掌握文体:“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它叙事、写景、抒情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分两类:(1)寓情理于事、景、物,(2)由事、景、物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都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就属于后一类。
5.了解写作背景: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进士。庆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被贬谪守岳州。
范仲淹很担心他,想找机会劝他,恰好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活动二:文言积累
1.检查字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2)越明年 越: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 制: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其: 5)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 胜状: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7)迁客骚人 迁客: 骚人: 8)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 去: 9)把酒临风 把: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古仁人: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文。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3.第二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4.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5.阅读第三段思考:
(1).这一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得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6.阅读第四段思考:
(1).这一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7.第五段作者用了哪两个设问?引出怎样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小 结
布置作业
课件20张PPT。 范仲淹单击页面即可演示活动一:文学知识积累走进岳阳楼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简介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它叙事、写景、抒情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分两类:(1)寓情理于事、景、物,(2)由事、景、物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都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就属于后一类。文体介绍写作背景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进士。庆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被贬谪守岳州。
范仲淹很担心他,想找机会劝他,恰好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活动二:文言积累谪( ) 属( ) 霏( ) 樯( )
楫( ) 冥( )
谗( ) 偕( )
1.检查字音zhé同“嘱”zhǔfēiqiánɡjímínɡchánxié2.解释字词翻译句子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2)越明年 越: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 制: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其: 5)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 胜状: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7)迁客骚人 迁客: 骚人: 8)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 去: 9)把酒临风 把: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古仁人: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文。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活动三:朗读欣赏整体感知点击播放课文朗读停止播放课文朗读
1.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哪些句
子写出他的政绩?
整体感知
3.第二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
来写的?整体感知4.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
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引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和感慨。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异。整体感知 5.阅读第三段思考:
(1).这一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得
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整体感知 6.阅读第四段思考:
(1).这一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整体感知 7.第五段作者用了哪两个设问?引出怎样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设问以“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相比较,表明两者迥然不同: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皆因景物的变化和自己的得失;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其民,或忧其君。突出一个“忧”字。第二个设问,推进一层,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整体感知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小 结作文:《范仲淹的人生给我的启示》 布置作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