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基石中学高三入学考试数学答案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利用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化简集合 B ,再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B {x | 3x 7 8 2x} x x 3 , A {x | 2 x 4}
所以 A B {x | 3 x 4} .
故选:C.
2.C
【分析】根据虚部的概念可得结果.
【详解】 z i 2 i 1 2i,
z 的虚部为 2 .
故选:C
3.C
【分析】根据 a b a b ,两边平方后可得a b 0 ,求出m 的值,进而求出 b
2 2
【详解】 a b a b ,两边平方得 a b a b ,
展开整理得 a b 0 .
a b 3 4 4m 0 ,解得m 3 .
b 42 3 2 5
故选:C
4.D
【分析】对四个选项,直接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单调性可得答案.
1
【详解】对于 A, f (x) 在 ( ,0)和 (0, )上为单调递减函数,故 A 不正确;
x
1 x
对于 B, f x 在 ( , )上为减函数,故 B 不正确;
2
对于 C, f x 2x 1在 ( , )上为减函数,故 C 不正确;
对于 D, f x log2 x在 (0,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故 D 正确.
故选:D
5.B
【分析】 x3项由 x 1 4的 x2 项与 x 的积和 x 1 4的 x3项和 2的积组成,再结合二项式定理
答案第 1 页,共 12 页
{#{QQABJI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得出系数.
4
【详解】 x 1 展开式的通项为 1 r Cr 4 r4x ,在 x 1
4 x 2 中, x3项由 x 1 4的 x2 项与
x 4的积和 x 1 的 x3项和 2的积组成,
2 1
故可得 x3的系数为 1 C24 1 1 C14 2 14.
故选:B.
6.B
【分析】先把椭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到 a,b,结合 c a2 b2 得到结果.
2
x2 y 1
【详解】先将椭圆 x2+4y2=1 化为标准方程 1 ,
4
1 3
则 a 1,b , c a22 b
2 .
2
故焦距为 2c= 3.
故选:B.
7.B
【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依次求得 A, 和 的值.
T π π π 2π
【详解】由图可知 A 1, ,T 2π , 1,4 6 3 2
则 y sin x ,
π
x π 则当 时, y sin 1,6 6
π π 2π π π π
由于 ,所以 , .
3 6 3 6 2 3
故选:B
8.A
【分析】转化为 f (x) 0,即 a x2 x 在 (0, )上恒成立可求出结果.
【详解】 f x 1 x2 a ln x x的定义域为 (0, ),
2
f (x) x a 1,
x
因为 f (x) 在 (0, )上单调递增,所以 f (x) 0,即 a x2 x 在 (0, )上恒成立,
2
因为 x x (x
1
)2 1 1 1 ,当且仅当 x 时,等号成立,
2 4 4 2
答案第 2 页,共 12 页
{#{QQABIJ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1
所以 a≤ .
4
故选:A
9.CD
【详解】根据圆柱,圆锥,球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依次判断选项即可.
【点睛】对选项 A,圆柱的侧面积为 2πR 2R 4πR2,故 A 错误;
2
对选项 B,圆锥的母线为 2R R2 5R,
1
圆锥的侧面积为 5R 2πR 5πR2 ,故 B 错误.
2
对选项 C,球的表面积为 4πR2 ,故 C 正确.
2 3
对选项 D,圆柱的体积V1 πR 2R 2πR ,
1 2 2 3 4 3
圆锥的体积V2 πR 2R πR ,球的体积V3 πR ,3 3 3
3 2 3 4 3
所以圆柱 圆锥 球的体积之比为 2πR : πR : πR 3:1: 2,故 D 正确.3 3
故选:CD
10.ABD
【分析】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d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d 的值,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可判断 A 选项;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判断 B 选项;求出 an 的最小值,可判断 C 选
项;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判断 D 选项.
【详解】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d ,则 a5 a1 4d 11 4d 3,解得 d 2 .
S 5a 5 4对于 A 选项, 5 1 d 5 11 10 2 35,A 对;2
对于 B 选项, an a1 n 1 d 11 2 n 1 13 2n ,B 对;
11 2n,n 5
对于 C 选项, an 11 2n ,故当 n 52n 11,n 或
6时, a 取最小值1,C 错;
6
n
n n 1 d
对于 D 选项, Sn na1 11n n n 1 n2 12n n 6
2 36 ,
2
故当 n 6时, Sn 取得最大值36,D 对.
故选:ABD.
11.ACD
【分析】对于 A:先排甲同学,再排剩余的同学,结合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运算求解;对于
答案第 3 页,共 12 页
{#{QQABJI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B:先排甲、丙、丁同学,再排剩余的同学,结合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运算求解;对于 C:利
用插空法运算求解;对于选项 D:利用间接法运算求解.
1
【详解】对于选项 A:因为甲不在正中间,则甲的不同的排列方式有C4 4种,
4
剩余的四人全排列,不同的排列方式有A4 24种,
所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 4 24 96种,故 A 正确;
对于选项 B:若甲、乙、丙三人互不相邻,则甲、乙、丙三人在首位、中间和末位,
3
则不同的排列方式有A3 6种,
2 2剩余的 人全排列,不同的排列方式有A2 2种,
所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6 2 12 种,故 B 错误;
对于选项 C:若甲、丙、丁从左到右的顺序一定,则有四个间隔空位,
若乙、戊不相邻,把乙、戊安排四个间隔空位中,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A24 12种;
2 1
若乙、戊相邻,把两人看成整体安排四个间隔空位中,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A2C4 8种;
所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12 8 20种,故 C 正确;
2 4
对于选项 D:若丙和丁相邻,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A2A4 48种,
1 2 3
若甲在两端、丙和丁相邻,则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C2A2A3 24种,
所以甲不在两端、丙和丁相邻,则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 48 24 24种,故 D 正确;
故选:ACD.
12.ABD
【分析】根据焦点坐标求出准线方程即可判断 B,利用图形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结合三点一线
即可判断 A,设直线 l的方程为 x m( y 2) 2,将其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关于 y 的一元
二次方程,则得到韦达定理式,计算得OA OB 4m2 4 4,则可判断 C,因为可知 P 到
l F l F l d 4 4m 3直线 的距离等于 到直线 的距离,则点 到直线 的距离 ,利用导数即可
m2 1
求出最大值即可判断 D.
【详解】如图:对于 A,B,由抛物线的焦点F 为 (1,0),
则 p 2 ,即 y2 4x,其准线方程为 x= 1,设点 P 到准线的距离为 dP,
则 | PM | | PF | | PM | d p ,设点M (2, 2) 到准线的距离为 dM ,
答案第 4 页,共 12 页
{#{QQABIJ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易知 PM d p dM 3,故选项 A 正确,B 正确;
由题意可知,过点M (2, 2) 的直线 l的方程可设为
x m( y 2) 2,代入抛物线C : y2 4x ,可得 y2 4my 8m 8 0,
16m2 4 8m 8 16 m 1 2 16 0,则直线 l始终与抛物线图象有两个交点,
设 A x1, y1 , B x2 , y2 ,则 y1 y2 4m, y1y2 8m 8,OA OB x1x2 y1y2
y1y2
2
y1y2 4m
2 4 4,当m 0时,取到最小值 4,故选项 C 错误;
16
由 C 可得直线 l的方程为 x my 2m 2 0 ,由PF / /l ,可知 P 到直线 l的距离等于F 到直
线 l的距离,
| 2m 1| 4m2 4m 1 4m 3
点F 到直线 l的距离 d 2 4 ,m2 1 m 1 m2 1
2
4m 3 f (m) 4m 6m 4 2(2m 1)(m 2)令 f (m) 2 ,则 2 2
2 ,
1 m m 1 m2 1
当m ( , 2),
1
,
时, f (m) 0, f (m)单调递减;
2
当m
2,
1
时, f (m) 0, f (m) 1单调递增,由当m 2时, f (m) 0,当m 时,
2 2
f (m) 0,
则当m 2时, f (m)min 1,所以 dmax 5 ,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对于较难的 CD 选项,采用设线法,设直线 l的方程可设为 x m( y 2) 2,将其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则得到韦达定理式,再计算OA OB 4m2 4 4,
答案第 5 页,共 12 页
{#{QQABJI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D F l d 4 4m 3对 ,根据平行,将其转化为点 到直线 的距离
m2
,再利用导数求出其最值
1
即可.
13.5
【分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法则及指数对数恒等式计算可得.
log 3
【详解】 lg 20 lg5 2 2 lg 20 5 3 lg102 3 2 3 5 .
故答案为:5
24 3 314. /
7 7
【分析】先利用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求出 tan ,再根据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即可得解.
sin = 4
π ,π 【详解】因为 ,且
5
,
2
2 3 4
所以 cos 1 sin ,则 tan ,
5 3
8
tan 2 2 tan
3 24
所以 .
1 tan2 1 16 7
9
24
故答案为: .7
15. 2 2
【分析】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利用弦长公式计算即得.
2 2
【详解】因为圆 x2 y2 2x 4y 1 0即: x 1 y 2 4,
1 2 1
则圆心 1, 2 到直线 x y 1 0的距离: d 2 ,1 1
由弦长公式可得弦长为: 2 r 2 d 2 2 4 2 2 2 .
故答案为: 2 2 .
3
16. /0.75
4
【分析】利用对立事件概率求法,和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设事件 A “甲购买到”,事件B “乙购买到”,事件C “丙购买到”,
由于 A、B、C 相互独立,所以 A、B、C 相互独立,
事件D =“甲、乙、丙 3 人中至少有 1 人购买到”,
则D “甲、乙、丙 3 人都没买到”,
答案第 6 页,共 12 页
{#{QQABJI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P(D) 1 P(D) 1 P(ABC) 1 P(A)P(B)P(C)
则
1 (1 1 ) (1 1 ) (1 1 3 ) .
2 3 4 4
3
故答案为:
4
17.(1) A
π
3
(2) 3 21
7
【分析】(1)由正弦定理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得解;
(2)由余弦定理求出 c 3,再由面积等积法求解即可.
a b c
【详解】(1)由正弦定理 sin A sin B sin C
得 (2sin B sin C) cos A sin AcosC ,
2sin B cos A sin C cos A sin AcosC ,
2sin B cos A sin(A C),
A C π B ,
2sin B cos A sin B
因为B 0, π 1,所以 sin B 0 ,所以 cos A ,
2
因为0
π
A π ,所以 A 3 .
(2)在 ABC 中,因为 a2 b2 c2 2bc cos A,
27 22 c2 2 2 c cos π所以 3 ,
所以 c2 2c 3 0 .
解得 c 3,或 c 1(舍),
设BC边上的高为 h ,
1 1
因为 S ABC bc sin A ah,2 2
bc sin A 2 3
3
所以 h 2 3 21 .
a 7 7
18.(1) an 2n 2
答案第 7 页,共 12 页
{#{QQABIJ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n
(2) Sn 2 n 1
【分析】(1)由已知条件列方程组求出数列 an 的首项与公差,可求通项公式;
(2)由数列 bn 的通项,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前n项和 Sn .
a1 5d a1 2d 6
【详解】(1)设等差数列 an 公差为d ,依题意有 2 ,
a1 d a1 1 a1 4d
a1 4
解得 ,所以 an a1 n 1 d 2n 2 .
d 2
b 1 1 1 1 1(2) n
nan 2n n 1 2
,
n n 1
S b b b b 1 1 1 1 1 1 1 1 1 1 1 nn 1 2 3 n
1
2 2 2 3 3 4 n n 1 2 n 1 2 n 1 .
19.(1)能
9
(2)分布列见解析,
5
【分析】(1)先计算K2,再根据独立性检验思想即可判断;
(2)根据超几何分布即可求解分布列,再根据期望公式即可求解期望.
【详解】(1)零假设H0 :产品的质量与设备改造无关,
K 2 400(120 50 150 80)
2
200 200 270 130
400
10.256 6.635
39
根据小概率值 0.01 的独立性检验,推断H0 不成立,即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1 的前
提下,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的质量与设备改造有关.
(2)依题意, X 的可能值为 1,2,3,
1 2 2 1 3 0
P(X C C 3 C C 6 C C 1 1) 3 2 P(X 2) 3 23 , 3 ,P(X 3)
3 2 ,
C5 10 C5 10 C
3
5 10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答案第 8 页,共 12 页
{#{QQABIJ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X 1 2 3
3 6 1
P
10 10 10
数学期望E(X ) 1
3 2 6 1 9 3 .
10 10 10 5
20.(1)证明见解析
(2) 3
6
【分析】(1)由直棱柱的性质可得 AA1 平面 ABC ,则 AC AA1,而 AC AB,则由线面
垂直的判定可得 AC 平面 ABA1,则 A1B AC ,而 A1B AB1,则 A1B 平面 ACB1,再由线
面垂直的性质可得结论;
(2)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
【详解】(1)证明:连接 AB1,
因为三棱柱 ABC A1B1C1 为直三棱柱,所以 AA1 平面 ABC ,
又 AC 平面 ABC ,所以 AC AA1,
又 AC AB, AB AA1 A, AB , AA1 平面 ABA1,所以 AC 平面 ABA1,
又 A1B 平面 ABA1,则 A1B AC ,
因为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B AA1,所以四边形 ABB1A1为正方形,
所以 A1B AB1,
因为 AC AB1 A, AC , AB1 平面 ACB1,所以 A1B 平面 ACB1,
又 B1C 平面 ACB1,则 A1B B1C .
(2)因为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BAC 90 ,
所以 AB, AC, AA1两两垂直,
所以以A 为原点,分别以 AB, AC, AA1所在的直线为 x, y, 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 , A1(0,0, 2),B(2,0,0),E(0,2,1),F (1,1,0) ,
答案第 9 页,共 12 页
{#{QQABJI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所以 A1B (2,0, 2), AE (0, 2,1), AF (1,1,0) .
n AE 2b c 0
设平面 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a,b,c) ,则 ,
n
AF a b 0
令 a 1可得 n (1, 1,2).
设 A1B 与平面 AEF 所成角为 ,
n A1B
所以 sin cos n, A1B
2 3
,
n A1B 4 4 1 1 4 6
A B AEF 3即 1 与平面 成角的正弦值为 .
6
x2 y221.(1) 1
9 6
36
(2)
11
【分析】(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求出 a,b可得椭圆 C 的方程;
(2)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求出 | y 21 | | y2 | | y1 y2 | (y1 y2 ) 4y1 y2 ,再根据
S 1△AOB | OF | | y1 | | y2 | 可求出结果.2
【详解】(1)依题意得 c 3 c 3 , ,所以 a 3,b a2 c2 9 3 6 ,
a 3
x2 y2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1.
9 6
(2)因为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60 ,所以斜率为 3,
又直线 AB 过点F ( 3,0) ,所以直线 AB : y 3(x 3),
答案第 10 页,共 12 页
{#{QQABIJ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y 3(x 3)
联立 2 2 ,消去 x 并整理得11y2x y 12y 36 0,
1
9 6
144 4 11 36 0,
设 A(x1, y1),B(x2 , y2 ) ,
y y 12 y y 36则 1 2 ,11 1 2
,
11
| y | | y | | y y | (y 144 4 36所以 1 2 1 2 1 y
2
2 ) 4y y
24 3
1 2 ,121 11 11
S 1 | OF | | y | | y | 1 24 3
36
所以
△AOB 3 .2 1 2 2 11 11
22.(1) a 4;
(2) 0,1 .
【分析】(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和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
(2)所求转化为直线 y a 与函数 h x x xln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利用导数画出 h x 的草图,
利用图像即可求解.
a 1
【详解】(1) f x 2 , g x x x
依题意得 f 2 g 1 a,即 1,解得 a 4 .
4
故 f x 1 4 , f 2 1,
x
f x 在点 2, f 2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1 x 2 ,即 y x 3;
而 g x 在点 1,0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x 1,这两条切线平行,故 a 4 .
(2)函数 y f x 的图象与 y g x 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
答案第 11 页,共 12 页
{#{QQABIJ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
方程 f x g x 有两个不等实根
a方程1 lnx有两个不等实根
x
方程 a x xlnx有两个不等实根
直线 y a 与函数 h x x xln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h x 1 1 lnx lnx
当 x 0,1 时, h x 0,h x 单调递增;当 x 1, 时, h x 0,h x 单调递减.
h x 有极大值,也是最大值为 h 1 1.
当 x 0 时, h x →0;当 x 时, h x x 1 lnx
可以画出 h x 的草图(如图):
由图可知当 a 0,1 时,直线 y a 与函数 h x x xln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即函数 y f x 的图象与 y g x 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故 a 0,1 .
答案第 12 页,共 12 页
{#{QQABJIQwQSQ41gugAigQAkBAIA6gAiBZ5h6CEA2QMW6wyACmkMwQ8IkWAwCLCoAxAGg1GRwaFAeAAIIUAMAAPCktRIXFIAB=}A#A}=}#}郑州基石中学高三开学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9.·个圆柱·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与·个球的宜径2柑等,则下列结论止疏的是()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己知集合A={x2≤x<4},B={x|3x-7≥8-2x},则A∩B=()
A.{x|2≤x≤3}
B.{x3≤x≤4
A.圆柱的侧面积为2πR
C.{x3≤x<4}
D.{如2≤x<3}
B.圆锥的侧而积为2
2.若复数z=i〔2-)《i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是)
C.圆柱的侧面积与球的表山积相等
A.1
B.2i
C.2
D.i
刀.圆柱、圆锥、球的体积之比为3:1:2
3.已向量a=(3,4),i=(4m),1+=a-,则同=()
10.已知等差数列{8}的前项和为8,a=1l,4=3,则()
A.3
B.4
C.5
D.6
A.S=35
B.3=13-2n
4.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上羊调递增的是()
C.的最小值为0
D.S的最大值为36
A.f划=
n.-)
G.f(x)=-2x+1
D.f(x)=l0g:x
11.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站成一津参加演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x-1)(x-2)的展开式中,x项的系数为()
4.若甲不在正中间,则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96种
B.若甲、乙、丙三人五不相邻,则不同的排方式共有6种
A.2
B.14
C.48
D.-2
C.若甲、丙、丁从左到右的顺序一定,则不司的排歹方式共有20种
6.椭圆x2+42=1的焦距为()
A.V3
D.若甲不在两端、丙和丁相邻,则不同的排列方式共有24种
B.3
C.25
D.2√5
2
12.己知0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y=2(p>0)的焦点F为1,0),过点M(2,2)的直线1交抛物线C于A,
7.函数F=sn(m+4>0>0<到的象如图所示,则()
B两点,点P为批物线C上的动点,则()
A.1PM+PF1的最小值为3
B.C的准线方程为x=-1
C.Q4.08>0
B.p=
C.p=12
D君
D.当PFl时,点P到白线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8,已知通数了)-方-。n-布定义城上竿调避增。则夹数u的取俏范图是()
A.-
B.(-0,-]
三、填空题〔1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3.1g20+1g5+2:5=
D.-1,+0)
14已m“=后业ae(任,州m2必的值是
4
15.直线x+y-1=0与圆x2+y2-2+4y+1=0相交,所得的弦的长为
二、多选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筲1页共4页
篇2页共4页{#{QQABIQQQggigABIAABhCAQWwCkMQkACCAAgGwAAIIAAACRFABAA=}#}
{#{QQABIQQQggigABIAABhCAQWwCkMQkACCAAgGwAAIIAAAC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