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共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共5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1 10:5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农学医学建筑造船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纸的发明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西汉早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蔡 伦改进造纸术的造 纸
植物纤维造纸方法的大规模推广,始于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集中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敝布、破鱼网造纸,。后普遍制造,产量增多,人们把这种纸称作“蔡侯纸”。距今一千九百年。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印刷术 1、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刷术 2、五代、两宋时雕版印刷十分发达北宋时雕版印刷的儒家《五经》泥活字的工艺雕版使用木材图雕版制版图印版刷墨图泥活字实物图片
泥活字排版图泥活字仿制品图 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 活字印刷
毕升的创新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3、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及其传播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明晚400年。4、元朝的王祯,发明了木活字转轮排字盘。转轮排字盘使用示意图 5、明清时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6.今天的印刷技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使用和传播火药的应用宋元时的火蒺藜(地雷的较早雏形)火箭模型火 箭发明火药炼丹家的炼丹活动秦汉之际开始用于军事唐末的火箭唐朝末年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用火药武器作战13世纪末南宋突火枪宋元时期元代火炮欧洲人使用火箭传入欧洲广泛用于军事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向仪------“司南”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和传播 2、北宋发明指南针指南针的应用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的四种安装方法相传在4000多年前,中国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指南车。
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这是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后,我国人民首先把它应用在航海事业上。
南宋时,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乘我国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及传播大事记四大发明的影响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一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 培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德国思想家 马克思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除了广为知晓的四大发明外,十进位制、赤道坐标、针灸疗法等人类大多数创造都来源于中国。
现代农业、航运、石油工业、气象预测、现代音乐、微积分、电脑、纸币、多级火箭、水下鱼雷、毒气、枪炮、降落伞、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甚至蒸汽机的核心设计等,都来源于中国。 数 学 成 就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被称为“科学之王”。然而人类最早摘取数学桂冠的就是智慧绝伦的中国人。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
勾股定理比希腊早五百年。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期,分九章,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完整体系的形成
算筹—珠算 美国科学院弗里德曼博士赞叹:“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我们美国人很难想象。拿天文科学来说吧,中国有全世界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日月食、慧星、太阳黑子、新星等详细而精确的记录。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未开化的原始森林,中国大陆上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备的历法------”天文学 原因:生产生活的积累
成就:
(1)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慧星
的记录
(2)世界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
(4)《授时历》

简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由于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不方便。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用,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天空一览无余。因此,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 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这是我国古代最精良的一部历法,所以从元代一直使用到明代,共使用了364年,而且还传到日本、朝鲜,是我国古代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部历法。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朝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注重实践,精心研究前人成果,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丰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其中有许多经验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农书》作者是元朝农学家王祯。该书介绍了我国古代各种农田水利的管理措施、土地利用和农作物栽培的方法。是古代农业科学方面的总结性的重要著作。 沈括及其《梦溪笔谈》一个与科举八股无缘而独有见识的伟大科学家 编撰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中医、中药和针灸今天已经誉满全球,人们对中医的兴趣与日俱增。在《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中已经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体系,如此古老而又特殊的医学体系在现代医学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仍然充满神秘,神奇的疗效和玄妙的理论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释和认知的研究。 医学华佗张仲景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发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理论,五脏学说、经络理论、八纲辩证理论、四气五味学说、五运六气学说以及三部九候、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铜人中间是空的,针灸
穴位是穿透的小孔。考
试时,铜人外面涂腊,
盖住穴位标记,里面注
水。针灸穴位正确,则
腊破水出。否则,针不
能刺入。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1、举出1世纪至13世纪之间中国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的4项内容。并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在早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为何落后于世界,没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3、依据材料三,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为何在中国发挥了与西方不一样的作用?1、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等(其它回答亦可);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领先原因:
1)中国封建经济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
2)古代国家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社会安定,分裂时期局部地区的相对安定,促进了发展。——政治
3)民族融合,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中华科技文化。——民族关系
4)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对外交流
5)统治者重视,也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因,如古代天文历法受到历代统治者重视;唐政府重视医学的发展。
6)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1)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中国自然经济模式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不注重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科技进步缺乏必要的社会需求
2)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教育制度落后;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和夜郎自大的心理,也不利于科学技术进步
3)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等;
长期封建专制制度下,科学技术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落后的重要原因。3、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欧洲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推动整个世界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4、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成份超稳定的强大,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不断得到高度强大,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这样的先进技术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相反,其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四大发明传入到西方不久,正好赶上西方国家开始发生社会转型性的演变,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撕裂原本就不稳定的欧洲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因素正在不断萌生滋长。中国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推动了这一进程的演进,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此,西方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的世界地位则相应地逐渐衰落下去。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缺陷:1、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是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为了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技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法国作家雨果指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这一切,都很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从而扬长避短,追赶世界尖端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