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6张PPT。希腊哲学——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近代科学——11 希腊先哲12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3挑战教皇的权威14理性之光15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人文精神的萌芽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两条线索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演变历程;线索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认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
学法:复习本单元,注意联系必修一、二相关知识,并与中国同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做横向对比。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的核心线索——“人文精神”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核心是:1、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主张立足于尘世生活,反对神学对灵肉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普:“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柏、亚:研究人从研究“神”到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萌发人文思想)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和神学
因信称义;先定论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展了人文思想)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完善了人文思想)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考点
1.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
2.希腊先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一、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前7世纪)
(一)背景:
①人们意识的觉醒,开始对宗教神话产生怀疑,开始探究世
界的本来面目;(惊异)
②古希腊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和殖民扩张为哲学产生提供
了物质基础;(闲暇)
③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希腊哲学产生创
造了前提。(自由)理性: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探究:
结合课本第一子目和第47页的“解析与探究”,思考: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如何具备“惊异”、“闲暇”和“自由”这三个条件?),古希腊哲学的含义和特点?(二)含义:“爱智慧”。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拓展: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是知道客观事件的方法论。(三)特点:
集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成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1、什么叫自然哲学?
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与解释,不探讨人生,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人物: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
主要观点:
万物皆由水而生成。
(用自己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自然现象,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3、意义:
这是古希腊人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二、古希腊的哲学的发展
(一)最早的哲学:自然哲学1、产生背景
(1)经济原因:希腊工商业发展
(2)政治原因: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3)直接原因: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的需要2、研究对象转向认识社会二、古希腊的哲学的发展
(二)智者学派:在思想倾向上有某些共同之处的一批职业教师(“批发或零售灵魂粮食的人”)二、古希腊的哲学的发展
(二)智者学派3、基本观点:
①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适应民主政治的需要,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己任。
③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是由人来制定的,取决于个人 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4、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文精神: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二、古希腊的哲学的发展
(二)智者学派5、评价:
(1)积极: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尺度,否定了神的地位,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2)消极: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
认识的共同性,从而抹杀了是非标准。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中叶)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与智者学派是同时代的人。他反对智者学派,主要研究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尤其注重伦理道德问题。从此,人自身成了哲学研究的中心。 1、主要观点:
(1)“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探讨人本身(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2)知识即美德
①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②知德合一,任何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而存在:最高的知识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二、古希腊的哲学的发展
(三)苏格拉底——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尤其注重伦理道德问题)二、古希腊的哲学的发展
(三)苏格拉底2、评价:
(1)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研究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2)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有“西方孔子”之称。《熊与隐士》 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了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蚊子不停地在隐士头上乱叮,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拣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地惩罚这只蚊子。当这只蚊子再次落到隐士头上时,熊举起石头,狠狠地向蚊子砸了下去……
思考:熊的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熊的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
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处于同一个时代,试比较他
们思想的异同。
不同点:
(1)对待知识上:
智:重视知识的实际功效(民主政治演讲) 。
苏:强调知识和道德的结合,“知识即美德”。
(2)善恶:
智:认为世间是非善恶无标准。
苏:形成了明确的善的概念,他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相同点:
研究重点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都重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精神。探究学习 Plato
(柏拉图)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Aristotole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是《理想国》。
观点:理念论(真实的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式的行为”:追求纯精神的行为。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2.智者学派——研究对象转向认识社会二、古希腊哲学的发展3.苏格拉底——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4.亚里士多德⑴观点:①真理高于一切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②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知⑵贡献:①创立了逻辑学;②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哲学成为独立学科③把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批评唯心主义理念论1.泰勒斯——研究对象:自然界总结归纳朴素唯物
自然哲学
研究自然唯心主义
智者学派
认识社会创立朴素的唯物……
首次用观察得到的… …自主意识,精神觉醒万物皆由水而生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新方向:研究“人”……
崇尚知识与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爱智慧与理性精神……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否定神(人文精神)真理高于一切
唯物主义观点
逻辑学唯心主义
认识人本身唯物主义
思维形式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考点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一、概况 阅读教材P48—P50课本内容,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3)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解放运动14—16世纪(1)时间:1.含义文艺复兴运动是指14到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义,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2.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4—15世纪兴起于意大利(2)第二阶段:16世纪扩展到西欧各国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理性和科学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追求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科学真理,反对蒙昧主义;倡导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2)政治:(1)经济:(3)文化: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二、文艺复兴的背景黑死病的蔓延(4)直接原因: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至是没有资格被表现的。即使在歌颂神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以低贱的形象出现。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1348年,鼠疫登上了英国的土地,病人先是高烧不退,接着在腋窝、颈部、与腹股沟处生出黑色的疖疮。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这次大流行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通过老鼠和跳蚤传播,三到五天内便致命。肺鼠疫是因呼吸感染而致,患病者在大约3天内便会因肿胀甚至咯血而死。有些人前一天晚上上床入睡时还好好的,但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天明时便停止了呼吸。恐怖的黑死病1、早期的文学三杰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三、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早期文艺复兴和薄伽丘: 薄伽丘(1313—1375 )出生于佛罗伦萨富商家庭,其代表作是《十日谈》,小说描写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阅读教材有关《十日谈》的内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①《十日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② 《十日谈》为什么被称之为“人曲”? 黑死病引发人们心理恐慌,促使人们对现实的反省。 《十日谈》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其关注点是人。《神曲》中的插图 ——但丁在地狱中 《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例如,但丁把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安排在九层地狱的第八层,在一个火窟中永远受烈火的煎熬。
但丁对地狱中的另外一个教皇尼古拉三世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看作你们的上帝,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文艺复兴”前三杰:彼特拉克(1304—1374)提出“人学”来对抗“神学”。
地位: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2、全盛时期的艺术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达·芬奇(自画像)(1)达·芬奇(1452—1519)口号:“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绘画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艺术特点:两幅绘画作品的最大不同在什么地方,达芬奇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处理方法,他想表达什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思想感情将焦点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
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美艺术特点: 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米开朗琪罗2、米开朗琪罗(1475—1564)雕刻代表作:
《大卫》、《摩西》等。
艺术特点:
创造专注人体;作品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具有英雄主义气概。
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500年来,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创造的“大卫像”,始终被视为西方美男子强健体魄的代表。“大卫”像身高4.1米,体格健美,神态坚定,肌肉紧张而饱满,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3、拉斐尔(1483—1520)绘画代表作:
《西斯廷圣母》
特点: 绘画优雅、和谐、高度完美,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以擅长画圣母著称。被誉为“画圣”拉斐尔
Raphael中世纪圣母拉斐尔笔下的圣母通过圣母的形象,拉斐尔是如何表达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3、文艺复兴扩展——莎士比亚的戏曲莎士比亚(1564—1616)
代表作:《哈姆雷特》等。
四大悲剧:
特点: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2、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打击了封建统治;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科学事业突飞猛进;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1、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封建反教会,是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四、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小结考点
马丁·路德思想。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概念: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大背景下,16世纪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力响应、个别国家君主支持的对封建天主教会展开猛烈冲击并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出反映资产阶级的基督教新教派的宗教变革运动。
宗教改革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它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一、宗教改革背景 什么叫宗教改革?1、政治上: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奶牛”之称。
2、16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势力很大,招致各阶层的痛恨。(社会基础)
3、经济上: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4、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形成与传播。(思想武器)为什么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发生?一、宗教改革背景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二、宗教改革概况1.开始: 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2.内容: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
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就可得救.
(“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鲜明人文主义色彩!把信仰和善功对立。
(2)君主权力高于教皇教会。(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核心是什么?二、宗教改革概况:1.开始:2.内容: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
①背景②由来 ③涵义 ④评价
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就可得救.
鲜明人文主义色彩!把信仰和善功对立。
(2)进行宗教仪式等方面的具体改革。
(3)每个基督徒有权独立解释阅读《圣经》而不必盲从教皇教会。
(4)君主权力高于教皇教会。(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3.评价:(1)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2)改革后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3)沉重打击天主教会,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4)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推动欧洲向近代迈进。德意志宗教改革有哪些影响?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哪些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提高社会地位、增强自主权、追求平等,加强资本原始积累等要求。 加尔文 (1509-1564),著名改教家和神学家,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地位仅次于德国的马丁路德。他所著的《基督教原理》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
加尔文在青年时代即信仰路德教派,但他比路德激进,他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二)加尔文改革
1、原因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加尔文深受影响。
2、改革内容
(1)出版《基督教原理》
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权力
(2)先定论——宗教观的核心
3、影响
(1)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地区广泛传播
(3)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教材P54《解析与探究》: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么异同?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异 :“因行称义”(教阶、圣礼)本质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绝对权威和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
“因信称义”(信仰)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宗教仪式,给教徒极大的解放。
“信仰得救”(信仰、先定论)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14课 理性之光考点
1、理性主义的含义;
2、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一、启蒙运动的含义及背景:△1、含义:17、18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用 批判 ,追求 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民主、平等、自由 阅读教材导读和第一段,概括启蒙运动具体含义是什么?(2)地点:(3)核心:(1)时间:17-18世纪欧洲(法国)理性主义(4)斗争对象: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5)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2、背景:1、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还严重阻碍着社会进步 ——使启蒙运动的兴起显得十分必要 3、自然科学快速发展——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至高无上的皇权 古希腊神话把英雄或国王看做神的儿子,中国古代亦把皇帝看做上天的儿子,说明古人把英雄或君主看做神或者神之子,乃是普遍的现象。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民相信: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怀疑君主即为怀疑上帝,服从君主即为敬奉上帝。封建专制时代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教士,第二等级为贵族,余下的人为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小生产者、城市平民和农民。第三等级中农民负担最为沉重,他们必须向教会交纳什一税,向贵族交纳封建税,向国家交纳田赋、所得税、人头税及其他各种税。 16、17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有怎样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有什么关系?二、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思想及影响1、孟德斯鸠: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1689—1755),出身于法国波尔多贵族家庭,继承男爵封号,担任波尔多法院院长的长达十年,正是这十年的院长经历,使他深刻地了解了法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思想集中在《论法的精神》。 (1)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2)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解释:
目的:
原则:
意义:
实践:
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行使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制约
与
平衡司法权行政权立法权法庭 君主议会三权分立学说;君主立宪制构想法的精神; 成为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基本原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感受启蒙大师思想—孟德斯鸠 】美国《1787年宪法》
他是谁?“欧洲的良心”
“法兰西思想之王”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由于他写诗讽刺封建贵族和教会,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两次被驱逐出境。他一生著作颇丰,全集有70多卷,共1500万字。主要著作有《哲学通信》。 材料1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
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2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在法律面前
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3 : …教皇是“两足禽兽”, 基督教传教士是“文明的恶
棍”,…现存社会的一 切灾难都来源于无知,而无知是
教会造成的。 ----伏尔泰
请思考:材料1,2,3分别反映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对18C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伏尔泰】反对教会统治反对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君主立宪制构想(二) 伏尔泰——法国
1、代表作:
2、主要观点:
3、影响:①主张自由和平等②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哲学通信》③抨击天主教会三、启蒙思想家及观点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卢梭(1712—1778)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其代表著作《社会契约论》【感受启蒙大师思想—卢梭】“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不平等 “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 ……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民主共和制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卢梭——法国
1、代表作:
2、主要观点:
3、影响:《社会契约论》①天赋人权 ③人民主权②社会契约④主张民主共和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三、启蒙思想家及观点◇原名: 伊曼努尔·康德
◇身高:152.5
◇婚姻状况:未婚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康德(1724—1804) 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短期旅行外,一生未离乡土。从1775年起,他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27年。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又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他的哲学是对启蒙运动的理论总结。康德 :人非工具哥尼斯堡的康德雕像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现属俄罗斯,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康德一生中几乎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他的活动范围最远不超过100公里。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康德在家乡哥尼斯堡去世。 这个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一辈子只崇尚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孤寡老头,这个终生没离开过家乡小镇,却奇迹般地创造出古典哲学大厦的哲学泰斗,同时从不暴露自己科学院院士头衔的高尚的人,其仙逝时,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恸中。人们连续十六天天自发前往瞻仰这位不足一米六的巨人、伟大哲学家的遗容。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康德从没有出过远门
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 康德的一天 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康德主要观点: 人非工具一.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二. 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终确立
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人(四)康德——德国
1、代表作:
2、主要观点:
3、影响:人非工具
尊重他人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纯粹理性批判》三、启蒙思想家及观点四大启蒙思想家观点的异同三权分立学说;法的精神; 君主立宪制构想反专制;法律面前…;反教会统治;君主立宪制构想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民主共和制构想人非工具;尊重他人;(君主立宪制构想)二[反对]:四[追求]:一[指导]:三[消灭]:五[未来设想]:宗教神学体系自由,民主,平等,法制专制王权,天主教教权,贵族特权理性主义,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 相同点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与法制的观点:天赋人权
(否定特权)人民主权
(否定王权)人权
(公民取代臣民)需法律维护 法治
(取代人治)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社会契约
(否定君权神授)政体: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四、启蒙运动的影响1、为法国大革命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对世界各地的民主革命斗争产生了积极影响。
(北美、中国、日本)
3、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分项分析2、全面分析 3、区域范围方法指导: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我们可以? 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外交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或局限性对本地对世界14-16C 资本主义萌芽17-18C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意大利英国、法国封建神学封建专制统治及教权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思考:人主体地位(人文主义)发展的过程?自然哲学:
开始具有自主意识,人的精神觉醒;
智者学派:
转移到社会,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
逻辑学
文艺复兴:
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宗教改革:
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
康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理性之光孟德斯鸠: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伏 尔 泰:否定封建专制、天主教会统治天赋人权、倡导平等、自由卢 梭: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康 德:人非工具、 尊重他人原则启蒙运动 影响? 启蒙运动
思想家及观点君主立宪制构想民主共和制构想君主立宪制构想知识小结启蒙运动(含义? 背景? )-7C-5C神创论自然哲学智者学派第11课1.5C4 C14 C16 C基督教诞生成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 神本主义 文艺复兴 第12课18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3课14课(2)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即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普:“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柏、亚:研究人类社会从研究“神”到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萌发人文思想)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天主教会和神学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展了人文思想)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完善了人文思想)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