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峰(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峰(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1 11: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专题九
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导 语◆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如近代国际格局主要是以英国为霸主的欧洲中心格局。
◆本专题主要概述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阶段:
①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第一节)
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步出现多极化趋势(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③20世纪80、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三节)

美苏争锋美苏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了 1945年,一位苏联外交官送给美国大使哈里曼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座雕刻得异常精美的美国国徽,也就是一只木雕老鹰。哈里曼珍爱地将它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七年后美国情报人员偶然发现它竟是一只窃听器。恼怒之余,美国人将计就计,利用这只窃听器向苏联输送大量假情报,直到八年后的1962年才公开此事。你偷听我七年,我欺骗你八年,这场长达15年的谍报战反映了二战后美苏关系的什么特点?美苏两强的关系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呢?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自学指导1、冷战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冷战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3、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2、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1、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B B 自学效果检测: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A“冷战”的概念(Cold war)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思考:“冷战”兴起的原因?“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943年德黑兰会议
丘吉尔的话是对二战使大国间力量对比变化的一种感慨,你能具体说说二战后各国力量的变化吗?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西欧辉煌不在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物质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美国:独占鳌头二战结束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经济上,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为:工业生产量:2/3?,外贸出口额:1/3?,黄金储备:3/4。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军事上,1945年,美国拥有武装部队总数达1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苏联:世界一流五大国中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只有苏联。它拥有一只数量最多、战斗力强、装备精良的军队。 1945年苏军总数达1140万,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请思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二战结束后还会不会保持原来的盟友关系?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冷战”兴起的原因(1)雅尔塔体制勾画了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碍(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根本原因)1)序幕:“铁幕演说”2、“冷战”的表现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3)具体表现“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华约”两极全面
“冷战”对峙铁幕
材料一:1946年,英国前
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
在富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
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一般认为丘吉尔的《和平砥柱》演说是“冷战”的第一枪。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区?返回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材料二: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1、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2、“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分别指的是什么?
3、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指共产党武装。
“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来自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公开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在全球扩张。
苏联的对策?返回“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五星上将,美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的合理经济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什么?
2、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比较分析杜鲁门与马歇尔讲话的异同?
思考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目的:是恢复西欧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共同遏
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作用:使西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遏制苏联和共产
主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1)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2)异:杜鲁门的讲话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讲话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苏联的对策?返回1949年,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 集会,签定了《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集团。军事政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 的建立。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小结:都是超级大国称霸的工具。返回1、美国成立“北约”主要是为了 :
A、遏制苏联和东欧,称霸世界
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使命
C、武装“解放”东欧
D、维持在德国占领区的社会治安2、揭开“冷战”序幕的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确立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当堂训练AD1、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的分裂
D、经互会的成立2、“二战”后,出现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的根源是:
A、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AA自我检测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1961—1990年的柏林墙示意图 1949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苏联支持下
也建立了民主德国。图为东西柏林分界线——柏林墙。柏林墙于1961年始建,1964年建成。1975年对柏林墙的最后一次工程竣工。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此外,还有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19.5公里和供边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19.5公里。柏林墙柏林墙被隔开的东西柏林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一堵墙
像一把刀 插在一座城市的中央 硬生生将一颗心脏 分成了阴阳 一滴泪碎成两瓣 一瓣东柏林 一瓣西柏林 另一侧是什么样?眺望亲人这幅照片反映了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开放两德边界和柏林墙之后,一些年轻人在柏林墙头跳舞。拆毁柏林墙1990年两德重新统一 1961年4月17日发生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开始,把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962年10月,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了进攻性的导弹和运载核武器的伊尔-28重型轰炸机基地。肯尼迪政府随即做出强烈反应,40艘美军舰艇和2万名海军战斗人员对古巴实施了封锁,美国全球的军队立即进入紧急状态。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的帷幕拉开了。不久后苏联同意撤走导弹,美国停止海上军事封锁,“导弹危机”宣告结束。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与一场核战争擦肩而过如果古巴导弹危机没有得到化解,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战略优势在美国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半岛的分裂1948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热战一: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战后美国的头次挫败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美国侵略越南南方美军黑镜头发人深省受伤的美军士兵热战二: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战争起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占领了法国殖民地越南。二战后,日本战败,法国重返
越南,占领南部。而北部人民则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殖民者。1954年,法国被迫撤出。美国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越南的陷落会导致一系列国家落入共产党之手,于是乘虚而入,发动了侵越战争。
1954年,越南
北方解放。图为胡
志明(中)到达巴
黎同法国谈判越南
独立问题。 1965年,美国海
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
登陆。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所谓“特种战争”(1961—1964年)就是由
美国提供“军援”,派遣“顾问”,指挥傀儡政
府的军队去镇压革命人民,以达到在越南南
部建立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在越南人民的英
勇抗击下,“特种战争”失败。特种战争 所谓“局部战争”(1965—1969)就是美国
大规模派兵直接作战,并把侵越战火烧到越
南北方,从而使美国对越南南方的“特种战
争”扩大为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但美国
“局部战争”也失败了。局部战争← 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1973年,
美国同越南北
方政府在法国
巴黎签订停战
协定。 ↑越南南方解放军围攻西贡
军队别动营。 越南军民在中国、苏联等国的大力帮助下,坚持抵抗,终于迫使美军于1973年全部
撤出越南。1975年4月,南越政权垮台,越南
实现统一。
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美苏争霸中,由60年代的美国处于优势地位的状况,变成70年代的苏联暂时处于优势地位的状况。
-----总体上: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
军备竞赛使世界局势长期紧张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1)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
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 了世界整体发展. (3)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消极:积极: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干涉别国内政C 当堂训练: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3、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B、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采取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没有列入计划之内D、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