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曹冲称象
大 象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象”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电视中看见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大家还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谜 语
四腿如柱子,身子像墙,
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谁称象
为什么要称象
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
用什么办法称象?
结果怎么样?
称象 柱子 议论 大秤 一艘 官员
下沉 微笑 船舷 果然 重量 力气
读一读
冲
chōng
冲动
冲刺
激烈的比赛 ,选手们正在做最后的 刺。
中
冲
字词积累
议
yì
会议
议论
大家都认为班级会 开得很有意 。
义
议
字词积累
杆
gǎn
枪杆
笔杆
老师为了 着帮我们批改作业,丝毫没有注意到笔 上沾满了墨水。
赶
杆
字词积累
官
guān
官员
官兵
古代皇 里保护皇上的 兵可多了。
宫
官
字词积累
员
yuān
官员
队员
少先队 要努力 了祖国富强的梦。
员
圆
字词积累
这头大象又高又大。
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
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可以看出大象什么特点
“又高又大”说明了象的体型庞大,“……像……”运用比喻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说明大象又高又大,把象描绘得生动形象。
拓展:
用“……像……”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
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方法?
(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一是造一杆大秤来称;
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的用秤称。
一杆秤
gǎn 笔杆 枪杆
gān 旗杆 栏杆
杆
称
称:测定重量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拓展:
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天上的云多姿多彩,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兔子,也有的像花朵, 真可谓千姿百态。
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
直摇头
为什么直摇头?
因为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不满意。
“直摇头”——不停的摇头,说明曹操
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从这里可以看出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众人想出的称象的办法,对曹冲想办法起到了提示、引导的作用。这个方法既不损坏大象又能称出大象有多重,值得赞叹!可见曹冲是个聪明、自信的孩子。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看出了
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非常聪明 善于观察
爱动脑筋 思考问题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的人。
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好品质,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主旨归纳
曹冲称象
造大秤
曹操摇头
赶象上船 ——画线
曹冲
赶象上岸——装石头
曹操微笑
点头
爱动脑
会观察
大臣:
称石头——知象重
板书设计
1.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 zi chuán dǐ chènɡ ɡǎn
rán hòu qī suì zhàn lì
柱 子
船 底
秤 杆
然 后
七 岁
站 立
2.比一比,再组词。
做( ) 底( ) 柱( )
作( ) 低( ) 住 ( )
做人
作文
底下
高低
柱子
住下
3.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又大又圆
又高又壮
又白又胖
又红又甜
4.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像 ②象
(1)大( )的腿( )四根柱子。
(2)王老师很( )我的妈妈。
(3)弯弯的月亮( )一条小船。
②
①
①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