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绝对值 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绝对值 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6 11: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4 绝对值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
教材
分析
教法
分析
教学流程安排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华师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一、教 材 分 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内容和教材处理
借助数轴引出对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观察、交流、发现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和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任意有理数a的非负性。
我对本节课的处理方式是: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实践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2、充分进行小组间、师生间的合作和交流。
3、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一.教材分析
2、教村内容和教材处理
一、教 材 分 析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理解,感知绝对值的定义,增加学生在思维中发现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教学目目标
一、教 材 分 析
4.教学
本节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确定重、难点为:
(1) :正确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和几何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 :绝对值的意义,当 a 是负数时,︱a︱=-a 。
4、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 法 分 析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人初中,还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遵循这一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不同层次的关注,实现投入一“石”,激起学生学习 “千层浪”的目的。
三、学 法 分 析
活动1 情景导入
四、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2 探索新知
活动3 观察猜想
活动6 牛刀小试
活动5 例题分析 
活动4 观察归纳
活动7 小结与作业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情景导入
1.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
-10
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到达A、B 两处.
2.它们行驶的路程(线段OA、OB的长度)相等吗
O
A
B
·
·
设计意图:有选择地挖掘场景中与数学相关联的问 题,使学生对场景本身有一 种新的认识,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潜能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2 探索新知
例如:在数轴上+5点,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即 +5的绝对值等于5,记作 │+5│=5。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绝对值:
0
1
2
3
4
-1
-2
-3
5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讨,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在思维中发现探索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3 观察猜想
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绝对值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6, -8, -3.9, , 100, 0.
设计意图: 可以请学生起立回答。我就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再次强调绝对值的定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完成上面的练习后,我又提出问题: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可以联系刚才所做的练习,从实际的例子来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这一环节完全是由学生总结并给出文字表述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活动4 观察归纳
结论
设计意图:在已认知的水平基础上,通过学生主动归纳,使他们形成自己新的知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5 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 1.5, 1.5, - 6, +6,- 3,3, 0.
解:| -1.5 | = 1.5; | 1.5 | = 1.5;
| - 6 | = 6 ; | +6 | = 6 ;
| -3 | = 3 ; | 3 | = 3 ;
| 0 | = 0.
设计意图:分别对正数 零和负数求绝对值,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认识与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解法一(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例2. 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 -1和 – 5; (2)- 和- 2.7
解: (1)| -1| = 1,| -5 | = 5 ,1﹤5,
所以 - 1> - 5
(2)因为| - | = ,|- 2.7| =2.7,
﹤2.7,所以 - ﹥-2.7
活动5 例题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解法二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
解:(1)
因为- 2.7在 - 的左边,所以- 2.7﹤-
因为- 5在 –1左边,所以 - 5﹤ - 1
活动5 例题分析
设计意图: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地运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6 牛刀小试
1.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求出它们的绝对值.
- , 6 , - 3 ,
2.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 ,- (2)-0.5,-
(3)0 ,| - | ; (4)| - 7| ,| 7 |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6 牛刀小试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抽查了其中的10个,结果如下(单位:mm)
+0.2, -0.1, -0.5, +0.3, -0.4
+0.4, +0.2, -0.3, -0.4, +0.2
其中那个零件的质量最好? 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绝对值有了一定认识后,我安排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思考。特别注重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6 牛刀小试
拓展训练
1.字母 a 表示一个数,-a 表示什么?-a一定是负数吗?
解:字母 a 表示一个数, -a 表示 a 的相反数,-a不一定是负数
2.如果| a | = 4,那么 a 等于__________.
设计意图:加大思维含量,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探索规律,融会贯通,训练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活动7 课堂小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
让学生参与小结,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小结也强化了本节的重点,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1、绝对值的定义;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关系;
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活动7 作业设计
1、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
2、教材P31习题2-4 ;
必做题:1、2题
选做题:3题 ;思考题:4题;
3、预习2-5 绝对值.
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设计意图: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分层要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绝对值
一、定义
结论1
结论2
例1
例2
课堂练习
投 影 区
总之,本节课体现的是老师与学生交流,
讲练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
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实践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交给学
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素质和学习
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
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