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6 12:2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安徒生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表示,村上春树作品凸显出“古典式故事与大众性文化、日本的传统、梦幻般的处理方式与哲学辩论的大胆融合”。
B.中央要求海绵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蓄水、吸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C.通过对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屠呦呦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若二者有机结合,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D.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是为了替民族留下一部史诗,书中既有对民族伟大传统的肯定与褒奖,也有对民族落后与愚昧毫不留情的针砭。
2.《百年孤独》中刻画了多位形象鲜明的女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尔苏拉:她是布恩迪亚家族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是小说中最理想的女性角色。
B.费尔南达:她曾试图成为布恩迪亚家族的掌管者来统治整个家族,但终究想法破灭。
C.丽贝卡:她有食土癖,可她身上却具备乌尔苏拉希望自己的后代所具备的品质。
D.梅梅:她仿佛永远停留在童年,生活在自己单纯幸福的世界里,最后抓着床单升天了。
3.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一本托尔斯泰的传记中,我看到一张托翁晚年居住在波良纳时的照片。一座俄罗斯木房子, 前面,目光仁慈而忧郁的托尔斯泰,穿一件农民外套,坐在一把宽大的坐椅中。
A.栅栏和窗是白色的,屋顶是斜的,树丛和远山围绕在木房子四周。
B.围绕在木房子四周的树丛和远山,白色的栅栏和窗、斜的屋顶。
C.白色的栅栏和窗、斜的屋顶,围绕在木房子四周的树丛和远山。
D.树丛和远山围绕在木房子四周,栅栏和窗是白色的,屋顶是斜的。
4.下列关于作家马尔克斯及其小说《百年孤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82年,他凭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C.《百年孤独》巧妙地融入神话传说、宗教典故,运用夸张、象征手法,用严肃的态度讲述荒诞的故事,将读者带入魔幻的现实,打破了作品中真实与幻想的界限。
D.奥雷里亚诺上校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现代社会,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不懈探索的开拓精神。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民族区域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②在郁达夫先生笔下,北国的秋显得那样__________、悲凉,秋味十足。
③他细细__________,好不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A.自制 清净 琢磨 B.自治 清静 捉摸
C.自治 清静 琢磨 D.自制 清净 捉摸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时代,网络全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从物质到精神,网络基本上完成了对人的一切延伸,包括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当人们依赖网络而生活时,也几乎不假思索地依赖网络而思考。极度便利的物质世界呈现出令人警觉的批量化、同质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早就蔓延到了精神领域。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网络文化的原创性问题被提了出来:在这个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已居于高水平的网络时代,人们如何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又何以保持其原创性活力?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或许需要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即网络时代的文化原创性可能已经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需要我们在种种芜杂的现象之中进行辨析。其中,与原创性紧密相关,却往往被草率地置于其对立面的“二次创作”问题就具有代表性。
“二次创作”并非网络时代的独特产物,而是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的手段古已有之且广泛存在。如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即是对史书《三国志》的“二次创作”。元杂剧《灰阑记》更是经历了从布莱希特的剧作《高加索灰阑记》到香港作家西西的小说《肥土镇灰阑记》这般跨语言、跨文体的再创作。网络时代“二次创作”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一个虚拟空间里实践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观念。
在后现代语境下,所有的创作者、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素材及创作成果都获得同等的地位。后现代多使用拼贴的手法,视“快感”——而非“崇高”——为艺术的主要追求。后现代艺术得以实现的技术性前提是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艺术品在科技的支持下得到广泛传播,欣赏艺术的门槛全方位降低,创作者们也真正走进了大众世界。由此,技术改造了艺术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的视野有助于人们发掘出网络时代“二次创作”现象内部的原创性活力,将其与抄袭、复制等恶劣的侵权行为区分开来。“二次创作”是网络时代原创性的特殊表现形式,植根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大众表达欲望的空前高涨。网络世界缩短了文艺作品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标准的网络原创性作品,如以连载方式发表的网络文学,其创作过程已无法脱离作者与读者评论之间的互动。而“二次创作”是一种反向的互动,扎根于原作的评论自身获得了独立生长的可能。“二次创作”是一种真正的大众文艺形式,大众不再是默认的受众,而是创作本身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反馈”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完成,而是进一步拆解、打碎成品,并通过自己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加以重新组装。
网络文艺的“二次创作”绝不意味着抄袭或复制,而是以自我表达为前提的创造性重构。这种创作本身的著作权如何得到保障,以及“二次创作”对原作如何使用才不会造成侵权,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引导。“二次创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创作权利与发表途径开放给了所有网络用户,在激活大众文艺活力的同时,也对权利边界和创作导向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享权而不侵权,是“二次创作”真正激活网络文艺原创性力量所面临的挑战。
(摘编自谭雪晴《网络文艺“二次创作”面临挑战》)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人们依赖网络生活、思考,批量化、同质化的现象从物质领域蔓延到精神领域。
B.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是后现代艺术得以实现的技术性前提,这导致了侵权行为的发生。
C.网络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原作的评论可以成为个人表达的“二次创作”。
D.“二次创作”激活了大众文艺,但也面临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享权而不侵权的挑战。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网络全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为背景,引出了网络文化的原创性问题。
B.文章列举《三国演义》《灰阑记》等例子,是为了论述“二次创作”古已有之。
C.文章第四段讨论技术改造了艺术价值观,有助于挖掘“二次创作”内部原创性活力。
D.文章肯定“二次创作”的积极效果,也流露出对网络文艺原创性面临挑战的担忧。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次创作”被置于原创性的对立面,说明当下人们没有辨析芜杂现象的能力。
B.空前高涨的大众表达欲望,是网络时代原创性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最重要的条件。
C.原创网络文学的创作必然会受到读者评论的影响,包括以连载方式发表的作品。
D.网络文艺的“二次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重构,需要法律法规的引导与保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炮先生。蓝炮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炮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B.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C.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D.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10.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1.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谋得斯通先生是否知道我住在什么地方,我说不上来。反正我从来没有对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人说过这些事。
米考伯先生的事,虽然渡过了最危急的关头,但是由于过去有张“契据”什么的,所以依然还有纠葛。有关这种契据的事,我以前听他们谈得很多,现在我想,那一定是他以前立给债权人的某种约定偿还债务的借据,不过当时我弄不清这是怎么一回事,把它跟从前在德国流行一时的魔鬼的文件⑦混为一谈了。最后,这个文件不知怎么的,好像不碍事了,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她娘家的人”认定,米考伯先生可以援用破产债务人法,请求释放。这么一来,她指望,再过六个星期,他就可以获得自由。
我每天都往来于塞德克和黑衣修士区之间,吃饭时间就到偏僻的街上转悠,街上的石头想必都让我那双孩子的脚给踩坏了。我不知道,当年在霍普金斯船长的朗读声中,一个个从我面前走过的人里,有多少人已经不在了!现在,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那一点点挨过来的痛苦岁月,我也不知道,我替这些人编造出来的故事中,有多少是被我想象的迷雾笼罩着的记得十分真切的事实!可是我毫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注】⑦〔从前在德国流行一时的魔鬼的文件〕指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所立的契约。
12.这部分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13.结尾“现在,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那一点点挨过来的痛苦岁月,……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有什么作用?
五、材料作文
14.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为作文写出简要的行文提纲。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热情呼吁:“少年强则国强。”100多年后,教育部提出倡议:要注重对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为此,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宣传、学习,并希望同学们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假如你班上有这样三名同学:
小文,性格文静,喜爱打扮,做事常犹豫不决,被人私下称为“娘炮”;
小刚,擅长体育,体格健壮,常凭借“拳头”打抱不平,学习上爱偷懒;
小莉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学霸”,不关心班级事务。
请你从中选择一名同学给他(她)写一封信,就“阳刚之气”的问题展开交流,并提出合理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C
6.B 7.C 8.D
9.C 10.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
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
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11.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
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12.米考伯先生案件的进展与我的感悟。 13.结尾的抒情和议论,点明这一段经历和感受,成为“我”的写作素材,升华了苦难即财富的主旨。
14.优秀提纲示例:
1.性格文静,喜爱打扮,本身无伤大雅,只是青春期的男孩还是需要有“阳刚之气”。
2. “阳刚之气”体现在学习上,就是不屈不挠。
3. “阳刚之气”体现在锻炼上,就是勇于竞争。
4. “阳刚之气”体现在心理上,就是果敢刚毅。
5. 假如可以,建议你多花心思在课业上,少花心思在打扮上,多参与班级集体运动,并在更多情况下敢于坚持自我。
6.愿你我都成为“阳刚之气”的新时代少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