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 一 学期教案
课 题 第 三 单元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 总()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1.地位: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4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大小不一的王国,史称“蛮族王国”。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强大的国家。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查理在位时,法兰克王国国势最盛。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帝国分为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这三个国家是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四部分内容讲述的是基督教的形成、发展,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发展和分裂过程,以及基督教与法兰克王国的关系。在学习基督教的兴起时,要了解基督教于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学习法兰克王国这一部分内容,首先了解欧洲的民族大迁徙和蛮族国家的建立,进而从法兰克王国的演变中理解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4世纪,匈奴人西侵,直接引发了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民族大迁徙历经200多年,十几个日耳曼蛮族部落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国家。这些蛮族国家主要有西哥特王国、勃艮第王国、法兰克王国等。法兰克王国的开创者是克洛维,他皈依基督教,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罗马帝国的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因而获得广泛支持,从而巩固了统治。法兰克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蛮族国家,为其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西欧封建化。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陷于分裂。714年,查理·马特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实行“采邑”分封制,以土地为纽带,建立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771年,查理统治整个法兰克王国,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实力强大,史称“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去世后,帝国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2022年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基督教的兴起,了解基督教的传播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知道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克洛维的统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理解并掌握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形式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历史解释)4.知道法兰克王国的扩张,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及分裂情况。(时空观念)
学习重点 基督教兴起、法兰克王国兴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学案
教学评价 1.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2.“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3.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A.庄园与法庭 B.教会与大学 C.封君与封臣 D.富农与市民4.公元800年前后,该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该国国王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国家是A.法兰克王国 B.西罗马帝国 C.法兰西王国 D.意大利王国5.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A.法兰西英格兰意大利B.德意志法兰西英格兰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D.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个性修改
新课导入新课学习:早期基督教的发展播放视频《基督教的兴起》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简要概况基督教的发展状况。(时间、地点、原因、创始人、教义、经典和发展传播)创立原因: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时间:1世纪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耶稣教义: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经典:《圣经》传播:⑴、基督教早期传播被视为非法,镇压迫害。⑵、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 ⑶、93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帝国的国教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材料展示,思考: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谁?“他们”建立的“小邦小国”被称为什么?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日耳曼语中意思是勇敢的、自由)王国。 学生活动:法兰克作为蛮族王国将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政权稳定?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⑵、土地: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⑶、对外扩张: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教师总结: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这可以算作欧洲形成教俗二元体系的起点,即世俗权威与精神权威之间的合作与斗争的起点。同时,法兰克人新地主和罗马地主共同组成了法兰克王国的封建主阶级,并且在政治上紧密联合,稳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知识扩展: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 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教师过渡:随着法兰克王国的不断扩张,统治者怎么才能保证其政权的稳定?封君与封臣确定制度教师讲述:“查理·马特改革”,又名“采邑改革”,是8世纪上半叶由查理·马特发起的土地分配制度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分封,其特点是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封臣之间形成严格的契约(合同)关系,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中央权力,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课文,说说这种制度给西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合作与探究:比较我国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的分封制有什么区别?查理曼帝国的兴衰教师过渡:伴随着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统治者的一系列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5—37页,归纳查理曼帝国形成的过程?提示(对外:四处征伐、对内:重视文化教育和宗教政策:基督教保护者)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文,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教师讲述: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锥形。知识扩展: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广泛传播,逐渐形成由主教等神职人员支持的教会组织。8世纪中叶,在丕平支持下,罗马主教区发展成拥有自己领土的“教皇国”,具备了独立政治实体的性质.课堂总结:本课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人国家的兴起开始介绍,然后将内容自然引至法兰克王国,以法兰克王国为典型,勾勒出欧洲封建社会的概况,其内容包括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发展和分裂、封建化的过程即农奴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同时,介绍了基督教的发展简史,揭示了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课后反思 正文(宋体小四)行距(16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