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温故知新
1.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2.城市自治斗争的常用手段?
大学的兴起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 回顾罗马的发展史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2世纪
公元395年
罗马共和国
称霸地中海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罗马城
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记住单元题和课题之间的关系常考选择题)
查士丁尼一世
(483年-565年)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1.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文件是什么 它是谁命人制订的
2.《查士丁尼法典》颁布的时间、目的。
3.《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影响和地位。
4.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标志。
5.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影响。
自学提纲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思维导图
(1)目的:
(2)内容:
(3)评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1)原因:
(2)灭亡:
3.对拜占庭帝国的评价:
《查》+《法》+《法》+《新》
局限性+积极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外部军事势力进攻+十字军东征+财政枯竭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地跨亚欧非+兼收并蓄,独具特色+保存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1)330年,罗马帝国营建新都 。
(2)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部称 。
又被称为 。
(3)527年, 继任拜占庭帝国皇帝。
(4)1453年, 灭亡。
(5)观察左图可知:东罗马帝国的版图范围:
、 、 ,是一个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
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
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希腊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欧、亚、非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在位近40年,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查士丁尼(Justinian I)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罗马民法大全》的序言
《罗马民法大全》
1.组织编纂者:
2.时间:
3.目的:
4.主要内容:
查士丁尼
529年起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法律和皇帝敕令的汇编,为当时通行的法典。
历代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由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可以强迫主人出卖之。主人无故杀戮奴隶的,应按杀人罪处理……
5.评价
材料二: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私人财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钱财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①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②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十二铜表法》
③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罗马民法大全》
常考
易错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请用史实论证这三次征服。
1.以武力征服世界: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以宗教征服世界: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由于它的残酷压迫,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基督教会依靠罗马统治者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3.以法律征服世界:《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
课后活动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V,错误的画X。
Χ
√
时间 衰亡原因
外部原因 7世纪
9世纪后
11-13世纪
14世纪初
1453年
阿拉伯人不断进攻,占领帝国部分地区
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侵(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体现古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它转变为土耳其清真寺,内部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装饰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有的一个博物馆。
①拜占庭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对拜占庭帝国的评价
在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夜,一些东罗马人趁乱登上拉丁人的战舰,他们携带着古代的珍贵文献流亡到西欧各国,使得生活在天主教神权世界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和恺撒,以及其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光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性战胜了神性,希腊人的理性光明照穿了教皇和封建制度所构成的重重帐幕,给西欧带去了文艺复兴之光。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西欧的新世界。
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对拜占庭帝国的评价
帝国的沉思
曾经何等辉煌的千年帝国,终难逃脱历史命运的碾压。
拜占庭的灭亡不禁让人想到我国南宋时期的繁华与失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不屑吸纳学习其他文明,终将被历史大潮淘汰。
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有哪些思考?
①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②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对拜占庭帝国的评价
1.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古罗马法学家负责整理、编纂的《民法大全》标志
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当时,这一著名法典( )
A.因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而制定 B.最终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
C.实质上始终是古代罗马的基本法 D.首次遏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主张重罪轻罚 B.肯定证据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当堂练习
B
B
3.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