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7 11: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温故知新
1.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
2.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和核心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4.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及其代表作?
5.达 芬奇的绘画作品?
6.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7.“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 人文主义
但丁 《神曲》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促进了……推动了……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古代欧洲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欧洲
(封建时代)
1500年前后(或16世纪)
大航海时代开始
近代欧洲
476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包括:
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发展。
二、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
三、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记住单元题和课题之间的关系常考选择题)
何谓“新航路”?
新航路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这些航路探寻通常被叫做“开辟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自学提纲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3.新航路的开辟者。(谁来开辟新航路?)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航海家+路线+到达)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消极)
5.新航路“新”在哪里?(新航路的特点)
1.原因
2.条件
探寻新航路
思维导图
①(根因)欧洲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发达,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市场。②东方丝绸、瓷器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3.过程
(1)迪亚士:
(2)哥伦布:
(3)达 伽马:
(4)麦哲伦船队:
(1)经济原因:
(2)社会原因:
(3)商路因素:
马可 波罗对东方国家的描绘,及其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经过商人层层转手运到欧洲的亚洲商品价格暴涨;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商道,使商品价格更加昂贵,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地圆学说
(2)航海技术
(3)造船技术
(4)王室资助
西欧—好望角
4.影响
西欧—美洲
西欧—印度
环球航行
积极+消极
知识比较
材料一:15世纪末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寻金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15C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经过商人层层转手运到欧洲的亚洲商品价格暴涨;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商道,使商品价格更加昂贵,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① 经济原因(根因):欧洲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发达,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市场
②社会原因:马可 波罗对东方国家的描绘,及其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影响
1.根据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当时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可以帮助航海家远洋航行?
如果你是航海家,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支持你的远洋?
航海、地理等知识
1.
2.
3.
4.
5.

航海技术
大船
地图
钱、食物等物资
1.
欧洲地理学获得发展(地圆学说)
2.
航海技术的进步
(中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欧洲的罗盘技术)
3.
造船技术的进步(规模大、速度快、操纵灵便)
4.
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
(增加了经纬度做绘图坐标)
谁给我提供物资支持呢
5.
葡萄牙王室和西班牙王室的资助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是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也希望借此获得财富,以提高在欧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条件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1487-1488年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葡萄牙 葡萄牙王室
1497--1498 葡萄牙 葡萄牙王室
1492 意大利 西班牙王室
1519--1522 葡萄牙 西班牙王室
自西向东:西欧—好望角
自东向西:西欧—美洲
自西向东:西欧—好望角-印度
自东向西:环球航行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请你沿着四位航海家的行程,在P73图中重走当年的航海路线。(用笔描一遍。)
谐音记忆(按时间先后排)
弟弟(迪亚士)到非洲;
哥哥(哥伦布)去美洲;
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
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过程
结合教材P73《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回答
最先发现好望角的是 ;最先找到通向东方新航路到达印度的是 ;
最先发现美洲的是 ;最先进行全球航行的是 。
2、横渡大西洋的是 。
3、美洲的原住居民是 。
4、首先完成全球航行的是 。
过程
迪亚士
哥伦布
麦哲伦
达 伽马
首次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
发现美洲
连连看
环球旅行
首次抵达好望角
过程
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日志
我们可以看到欧洲航海家的哪些品质?
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
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
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 —达 伽马航海
勇于探索
坚持不懈
开拓进取
不畏艰险
过程
迪亚士
亚 洲


莫 桑
比 克
好望角
马林迪
卡里库特
达·伽马
1497年
葡萄牙
里斯本
时间
1497—1498年
达·伽马
支持者
葡萄牙王室
航线
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结果/影响
达·伽马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大量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发现古巴和海地。
时间
支持者
航线
1492年
西班牙王室
发现美洲
1451年 --- 1506年
1501-1502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通过探航后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国别
意大利航海家
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伊莎贝拉女王
哥伦布
国籍:
葡萄牙
支持国家:
西班牙
路线:
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
1519
西班牙
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
麦哲伦
第一次横渡太平洋,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之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胡椒猛增至7000吨以上。传统的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区域的海上贸易,此时,转移到了大西洋的欧洲沿岸地区。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葡、英以及尼德兰所代替。
——张延玲,隆仁主编《世界通史》
新航路的探索
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
影响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影响
影响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西洋
1543年意大利制图家巴蒂斯塔·阿格尼斯《航海地图集》中的世界地图
欧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材料二: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及其随之而来的海道大通,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的闭塞性,使多年来分散发展的地区史逐步转变为整体发展的世界史。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影响
“哥伦布日”的思考
美国庆祝哥伦布日
哥伦布头部被抗议者毁坏
材料九:1493年哥伦布二航美洲时便开始了对印第安人的征服、杀戮和奴役。在殖民者屠杀、奴役、造成的饥馑、传入的疾病瘟疫的打击下,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部分地区一段时间内还出现了种族灭绝的惨剧。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原住民抗议
印第安人中流行天花
被贩运的黑人奴隶
影响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影响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对他的评价为何会存在如此截然相反的观念?
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了,欧洲国家走上了一条繁荣昌盛之路,成为未来几个世纪人类文明的领航员,而亚非拉地区却遭遇西方国家的掠夺与殖民,变成他们的原料产地和贸易市场,逐渐落后于西方........
请你为新航路起名,你会设计:这是一条 之路,
简要说明理由。
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影响
探寻之义
探寻之旅
影响
以哥伦布的船“圣玛丽亚号”为例,虽然它的构造图已经失传,但是根据类似船舶的相关记录,学者们对它的样子有所了解。“圣玛丽亚号”长21--24米,宽6--9米,它的动力主要来自主帆和前桅杆,能装载约100吨的货物。它可能是一艘船底圆、船首高的武装商船,上有三根或四根桅杆,还有一根从船首楼或上层建筑物倾斜伸出的船首斜桅。这种船一般有长方形和三角形帆,后桅则有一块大角帆。哥伦布航行时还有两艘船同行,一艘是“尼娜号”,另一艘则是“平塔号”。它们是轻快多桅小帆船,长15--24米,动力是靠风帆。
课后活动
1.查阅资料,思考:15世纪,欧洲能够承载300人左右的船只是什么样子的?动力靠什么?
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应该全盘否定,理由是他把欧洲强盗带来了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该充分肯定,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落后的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这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定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
课后活动
2.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请分析原因。
1.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ー“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爆发
D.科学革命的开展
A
当堂练习
2.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人,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
A.寻求大量黄金 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 D.收复耶路撒冷
A
3.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