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20 16: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势和地形》,本节说课流程共包括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我将从教材分析开始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主要讲述我国的地形特征。由于其内容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也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成为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教材。因而,学好本课,能为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相统一的教育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根据大纲知识、能力及思想教育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从而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结合知识目标、教材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本课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学习、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难点:中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4..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世界地理,已具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但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
二、教法运用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我运用:
问题导学法: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生动、直观和形象。
地图法:在以抽象的符号揭示地理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规律时,地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喻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通过地图的使用,可协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地势特点。
三、学法指导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本课主要渗透以下几种学法:
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理念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本环节,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自我归纳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培养他们发扬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荣誉观。
地图学习法:地图不仅仅是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工具,同时也是学习的助手。通过带领学生正确的使用地图,可以协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地图的重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主动的使用地图,让地图成为自己学习的好帮手。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个良好的开端,会更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导入时,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展示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长江等图片,让学生边欣赏激昂的歌曲,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学生精神振奋。这样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时教师及时点出:“从歌词和图片中可以了解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巍峨的高山,宽广的平原,奔流不息的大河,那么这些高山、平原、河流的分布情况怎么样?我国的地势地形的特征又如何?”这样,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地势的特征: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破重点呢?我主
要运用了四步:
(1)复习地势、地形的概念。通过带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复习地势和地形的概念,以便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辩证的分析两者的内涵,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地势特征打下理论基础。
(2)请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当中哪些是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水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 ?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入手,可以引起师生共鸣,以便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由感性学习向理性学习的转变作准备。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察中国分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色地形图,地图中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分别代表了那种地形?这些地形是如何分布的 这样的分布说明了中国的地势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层层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的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即有事可做,又不会东闯西撞做无用功,因此学生完成这一组读图题,不知不觉沿着老师的思路接近正确答案,即可顺利得出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的结论。
(4)那么,用什么图能更形象地表示我国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那就是地形剖面图。请学生用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解释什么是剖面图?让学生自己从身边寻找答案,一方面培养他们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使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与学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然后展示“我国东西(北纬32°)地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再画一幅简略示意图,并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做出纠正与评价。这种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读图、画图会很顺利地得出中国地势另一特征―阶梯状分布。到此中国地势特征就分析出来了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分界线及及其内部特征
既然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它们之间的界线是什么呢?而各阶梯又有什么特征呢?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因而,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先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完成此表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完成表格,掌握知识点,并把知识落实到图中,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的能力。
阶梯、界线 主要地形 平均海拔
第一阶梯 高原 4000米以上
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1000~2000米
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平原 500米以下
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读图各有侧重点,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灵活选择地图,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用获取的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我将展示一些各阶梯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对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承转: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3.我国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地理要素之间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是一个难点。为了克服这一难点,我把三道题细化为四个问题,然后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看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便于学生理解。
(2)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让学生回忆我们在讲授新课时引用的古诗。就地取材,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时巩固已学知识。
(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级阶梯时,落差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我给学生展示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虎跳峡急流图片激发学生思考。在解决第一小问之后,展示我国几座大型水电站图片,以实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从而,降低难度。
(4)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只想到一方面,因而,我将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要全面,即既认识事物好的一面,又要分析其不好的一面。从而,在解决本节课难点之时,完成了一部分的情感目标。
经过讨论后,以上这几个问题根据难易程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利用他们各自的优势,把他们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为他们提供的舞台,使他们意识到课堂是属于每个人的,而不是少数人的,从而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本环节既培养了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了国情。分组探究,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大胆想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过程中附以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完成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生动的直观到形象的思维”的认知过程。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由学生总结:
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对自己的表现感觉如何——
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
通过本环节,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倾听的机会。在培养学生自我检验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样更能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与完善。
【巩固练习】
1.中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三级阶梯之间的分界: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_____山脉,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____岭、__山、巫山、___山。
利用试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力求当堂消化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以致用】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第几级阶梯,所在区域是什么颜
色,说明海拔高还是低?那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势特点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又有什么影响呢?
这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学生自己身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物出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书设计】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SHAPE \* MERGEFORMAT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通过板书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气候
西高东低
地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