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0 22:12:00

文档简介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自主学习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编制目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参考 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 。
2、起止时间: 年—— 年。
3、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 、 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 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例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 和 的水平。
4、成就: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 已初步建立。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 年9月;地点: 。
2、主要内容: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选举 为国家主席, 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⑴起止时间: 年—— 年。
⑵形式:通过 、 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 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⑴形式: 。
⑵结果: 年,基本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的意义: 、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 的转变,标志着 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 初级阶段。
二、合作讨论题
1、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在此机关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的行使情况怎样?
3、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非常艰巨,为什么能够提前超额完成?
三、随堂演练
1、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53年,你知道我国借鉴的是哪一国家的做法吗?
( )
A、美国 B、南斯拉夫 C、苏联 D、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一化三改造”,这里的“一化”是指逐步实现国家
( )
A、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社会主义现代化
4、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
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5、我国第一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6、(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同学准备编写“一五计划成果”小报。他找到了下列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度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铁人率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没井
2、“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后
3、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辉煌
4、下列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中央文革小组
5、新中国成立后,下列文献中起过宪法作用的有( )
①《共同纲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7、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 )
A、土地改革方式 B、农业生产合作化方式
C、人民公社化方式 D、公私合营方式
8、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9、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二、史实辨析题
下列是一位参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农民的自述,其中有三处错误,指出并改正
我是河南安阳县一个农村的贫民,在1953年春,我们十八户贫家、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国营农场。开始困难重重,后来我们齐心协力,苦干了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到期1954年,全国掀起了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加入了,并且还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三、材料分析题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所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汽车3万辆。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每年生产载重汽车3万辆。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请举出三例。
(3)现在长春仍享有“汽车城”的美誉。请你为今天的长春建设提一条建议或设想。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单选题:
1、右边的文献出自:(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第一部宪法颁布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选C。
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解析】选D。
4、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答案】选C。
5、(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答案】选C。
二、材料题: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内容。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
(2)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些历史结论?(概括表达)
(3)请你把材料二的数据编制成易于对比分析的表格。(要求:简明清晰,有表格名称)
【答案】(1)完成了农业的合作化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或国民经济各项指标有了显著增长)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列举其他内容,只要符合事实均可得分
(2)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②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③三大改造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回答出一点即可得分。整体抄袭材料一原文不得分。
(3)表格名称:1952与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部分)(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后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部分)
钢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度)
煤炭(万吨)
原油(万吨)
棉布(亿公尺)
1952年
135
72、6
6,649
43、6
38、3
1957年
535
193
13,000
146
50、5
增长百分比
296%
166%
96%
235%
32%
★要求:编制的表格形式可以多样化,只要表格设计清晰明确,表格名称与表格内容相一致,输入数据完整、无出差,便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均可得分。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考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2、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答案】选A。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选C。
5、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答案】选A。
考点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答案】选C。
2、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答案】选B。
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选D。
5、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选C。
考点3: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1、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材料可以得出公有制成为主体,主要是因为三大改造的完成。
3、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答案】选D。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选A。
5、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答案】选D。
考点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今年8月,某工厂将举行百年厂庆座谈会,准备邀请一位当年亲身经历过公私合营的工人师傅讲厂史。下面四位师傅中最合适的应是( )
A、75岁的李会师 B、62岁的宋支前
C、58岁的王援朝 D、52岁的赵跃进
【答案】选A。
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选A。
3、右图为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图片中的公私合营即可得出当时正在进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选B。
5、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纺织业的改造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