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提升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提升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7 07: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升测试
(时长: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房顶的wǎ fènɡ(     )里,因为有些潮湿长出了许多tái xiǎn(     )。
妈妈做好了jiànɡ ròu(     ),又把米饭焖上了。
他瞟了一眼旁边的人,zuǐ chún(    )动了一下,却没说什么。
弟弟穿着一件超人dǒu peng(    ),兴奋地从lóu tī(    )
二.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瀑布 照张办事   B. 谚语 晕头转向
C. 逢隙 一尘不染 D. 斗蓬 瓶瓶罐罐
三.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4分)
A.听声音 抖抖袖子 戴上雨帽
B.迅速生长 推开窗子 制订计划
C.放慢脚步 跑进楼门 改进错误
D.背着书包 盼着变天 加快速度
四.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是( )。(4分)
A.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B.放学了,路边的小树哗啦啦地响,像是在对我笑。
C.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D.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五. 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仿写比喻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也在“生长”?仿照这种格式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选一个词语,用具体的语言来表现它,但句中不能出现这个词语。
(4分)
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六.课文积累。(7分)
1.北方农家的谚语说:“__________,看谷秀。”又说:“____________,割谷喂老牛。”
2.《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盼》这篇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了“我”因雨衣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七.课内阅读。(13分)
①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②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③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读句子,回答问题。(2分)
“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从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我”对“雨”的喜爱。
2.“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使用,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理直气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理直气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选文的第②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是“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8分)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夏”有什么特点?( )(多选)(4分)
A.夏天的色彩是碧绿的。 B.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C.夏天的旋律是轻松的。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说说理由。(4分)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的舰船。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 )。(多选)(4分)
A.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C.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D.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4.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5.古代的诗人也描写了很多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一首?请默写下来。(3分)
九.习作。(30分)
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道路。请拿起你手中的笔,选择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 瓦缝 苔藓
2. 酱肉 3. 嘴唇
4. 斗篷 楼梯
二.B
三.C
四.C
五.(1)示例: 晚霞美极了, 像彩色的绸缎。
(2)示例: 一颗豌豆, 几天不见, 竟长出了幼芽;一只鸟窝里的小麻雀, 几天不见, 竟然能飞出去觅食了。
(3)示例: 生气 他心里的那团火在胸膛里乱滚, 突然, 一下子蹿上来, 脸腾地红了起来。
六.
1.六月六 处暑不出头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渴盼 急迫 无奈 快乐
七.
1.甜丝丝 
2.夸张 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3.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旺盛,或因理由充足而态度严正 外面下雨了就可以穿新雨衣 
4.因为穿着雨衣不方便走路,再加上心情激动,怕下楼摔倒,同时体现了“我”对雨衣的爱惜。
八.1.BD
2.不能。因为“扑打”描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准确生动。
3.ABCD
4.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秋两季的色彩特点。
5.示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