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部分(选择题一)(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3·福建·高考真题)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不同 B.热量差异 C.淤积状况不同 D.季风风向不同
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B.上海工商业发展
C.吴淞江货运量大 D.上海港泊位不足
(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4.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5.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州( )
A.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B.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D.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7.图中( )
A.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B.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 D.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8.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B.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D.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由图可知( )
A.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10.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 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12.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①大陆冰川融化②暖寒流的交汇③深层海水上升④西风漂流携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14.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15.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17.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洋流 B.纬度、洋流 C.径流、纬度 D.洋流、径流
(2022·河北·高考真题)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 )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Ⅱ>Ⅲ>I
19.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
(2022·河北·高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 )
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 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 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
21.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22.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
A.夕阳西下 B.深夜时分 C.太阳初升 D.日近正午
(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洋流 D.地形
24.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120~150天 B.150~180天
C.210~240天 D.310~340天
25.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
A.昼夜温差较小 B.气温波动较小
C.光照时间较短 D.地表反射较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部分(选择题一)(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3·福建·高考真题)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不同 B.热量差异 C.淤积状况不同 D.季风风向不同
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B.上海工商业发展
C.吴淞江货运量大 D.上海港泊位不足
【答案】1.C 2.A 3.B
【解析】1.淞江沿岸以平原为主,没有形成明显的坡向,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坡,热量无明显的差异,AB错误;吴淞江沿岸季风风向相同,D错误,吴淞江两岸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两岸淤积状况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故选C。
2.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BD错误;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说明当时太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位于江提的东侧,受江提的阻挡,江提东侧流水冲刷加剧,西侧由于水源减少,泥沙来源也随之减少,江提西侧淤积减弱,A正确C错误。故选A。
3.太湖萎缩,水量减少,吴淞江水量减少,吴淞江航运条件变差,A错误;上海工商业发展,农业用地少,粮食需求大,而太湖平原为该区域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因而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B正确;吴淞江货运量大与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无直接关系,C错误;吴淞江是太湖平原通往上海较短的路径,与上海港泊位不足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点睛】吴淞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长江入海口也被称作"吴淞口"。明代"黄浦夺淞"以后吴淞江成为黄浦的支流,但长江入海口仍被叫作吴淞口 。
(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4.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5.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答案】4.A 5.A
【解析】4.时令河所在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河流才会季节性断流,注入的河流水量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A正确。由图可知,马德雷湖入湖河流较少,且河流为淡水,若入湖河流较多,可以稀释湖水,降低湖水的盐度,B错误。马德雷湖与墨西哥湾之间有沙坝相隔,沿岸流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马德雷湖仅通过南、北口与墨西哥湾相连,水体交换较少,D错误。故选A。
5.马德雷湖湖水盐度较高,说明其盐分难以排出,可推测南北两侧的出入口处表层水流方向均为由海向湖,A正确。若湖水可以排出,湖泊应为淡水湖,湖水盐度不会太高,B、C、D错误。故选A。
【点睛】湖泊只有注入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一般为咸水湖;湖泊既有流入的河流,又有流出的河流,一般为淡水湖。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州( )
A.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B.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D.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7.图中( )
A.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B.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 D.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8.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B.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D.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答案】6.D 7.B 8.C
【解析】6.读图可知,山地谷地相间分布,中部地势低,地势起伏大,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在河谷地区可发展青稞和小麦种植,B错误;南部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草场保护效果显著,C错误; 据图可知,该地区温泉广布,是由于位于青藏高原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7.图中黄河、长江、澜沧江及其支流为外流河,西北部有些河流属于内流河,A错误;龙羊峡水库位于峡谷地带,对库区具有灌溉功能,同时落差较大,是我国著名的发电站,B正确;在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曾经由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倒淌河流入青海湖,成为内陆湖和内流河,C错误;沙珠玉河自西北流向东南,D错误。故选B。
8.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纺织和印染工业,A错误;高速公路汽车排放尾气,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B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京藏高速(G6)经过共和,其对外交通通达度提高,有利于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C正确;人口分布不但受交通的影响,还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直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的可能性不大,D错。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文化、政策等。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由图可知( )
A.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10.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 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
【答案】9.C 10.D
【解析】9.读图可知,距今1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高,气候不稳定,A错误;距今3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而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因此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
10.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该地受厄尔尼诺影响,暴雨增多,应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AB错误;亚欧大陆东部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区,C错误;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确。故选D。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12.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①大陆冰川融化②暖寒流的交汇③深层海水上升④西风漂流携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1.D 12.C
【解析】11.甲地纬度高,水温最低,密度最高,A错误;丁地水温最高,盐度最高,B错误;甲地水温低于丁地,所以甲地盐度小于丁地,C错误;乙地水温低于丙地,所以乙地海水密度高于丙地,D正确。故答案选D。
12.依据题意,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而该海域南部有一股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其水温很低,它在极地东风影响下向北流去时下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就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可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故②③正确;大陆冰川融化速度缓慢,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大,①错;西风漂流为闭合的全球性环流,携带的营养物质少,④错。②③正确,故选C。
【点睛】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水密度会降低;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14.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15.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答案】13.D 14.B 15.A
【解析】13.由材料信息可知,与①②③湖泊相连的河流为入湖河流,河流注入湖泊,带来的盐分不断在湖泊累积;湖泊没有河流流出,盐分无法排出;湖泊位于地中海沿岸,纬度较低,蒸发量较大,盐度较高,为咸水湖,A、B错误。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蒸发强烈,D正确。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读湖泊所在地的土壤、地质情况,湖水下渗情况无法判断,C错误。故选D。
14.结合④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①②③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①②③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故选B。
15.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②③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故选A。
【点睛】非洲乍得湖的也是一个内陆地区的淡水湖,乍得湖的盐分显然不是通过地表径流流出的,研究发现,位于乍得湖东北部大约350公里处的乍得盆地最低处有一处洼地,名为博德莱洼地,而通过监测博德莱洼地的地下水矿物质构成和乍得湖的湖水矿物质构成几乎一致,故科学家推测,乍得湖的盐分是通过湖底的地下径流,流向东北排入了博德莱洼地,从而保证了自身的淡水性质。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17.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洋流 B.纬度、洋流 C.径流、纬度 D.洋流、径流
【答案】16.D 17.D
【解析】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1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降低,海水的蒸发作用减弱,海水盐度升高;Q海域有亚马孙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导致海水盐度降低,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径流,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2022·河北·高考真题)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 )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Ⅱ>Ⅲ>I
19.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
【答案】18.D 19.C
【解析】18.读图可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Ⅱ地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最大,Ⅲ地区位于河谷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I地区位于金沙江流域,距西南季风远,且位于背风坡,降水最少,故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是Ⅱ>Ⅲ>I,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据材料“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断裂构造发育,地表渗漏多,海拔低,气温高,蒸散发较强,C正确;根据径流深的定义,集水面积对径流深的影响较小,Ⅲ区地表水资源相对较少,说明植被截留作用并不比其他两个区域强,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2022·河北·高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 )
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 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 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
21.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22.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
A.夕阳西下 B.深夜时分 C.太阳初升 D.日近正午
【答案】20.B 21.C 22.B
【解析】20.读图可知,甲处由低压槽的位置,转到高压脊的位置,说明冷锋过境,天气转晴,云量减少,气压上升,气温降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位于40°~60°N的盛行西风带,此时受高压系统影响,乙处盛行风向是偏东风,从乙地驶往甲地的货轮逆风航行,AD错误;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从乙地驶往甲地的货轮顺水航行,C正确,B错误。故选C。
22.据题干信息“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可知,乙地航行到甲地需要16.5小时,读图可知,此时北京时间是26日17时,甲地位于0°附近,时间是26日9时,再加上航线时间,甲地时间大约27日1时30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若冷锋移动快,则积雨云分布在锋前狭窄的区域中,锋后会迅速转少云到晴;如冷锋移动慢,则会形成范围较大的高层云和雨层云。
(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洋流 D.地形
24.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120~150天 B.150~180天
C.210~240天 D.310~340天
25.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
A.昼夜温差较小 B.气温波动较小
C.光照时间较短 D.地表反射较强
【答案】23.D 24.C 25.B
【解析】23.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冻结天数的因素为气温,27°N--37°N,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该范围纬度差异不大,所以受纬度影响冻结天数变化应不大,图示在该纬度范围内平均冻结天数变化较大, 表明气温大幅度下降,最后可能是海拔升高,气温急剧下降,D正确;洋流影响局部气温,且影响较小,C错误;土壤、植被对冻结天数影响极小,AB错误,该题选D。
24.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40°N-60°N附近陆地面积最大,对应平均冻结期约为210-240天,C正确,ABD错误。
25.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大,比热容大,海水温度变化小,受其影响气温波动较小,所以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B正确;冻结天数和日平均气温有关,受昼夜温差影响小,A错误;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与光照关系不大,C错误;地表反射强,气温低,平均冻结期和冻结天数长,对二者差异影响不大,D错误,该题选B。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昼长)。规律: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海陆位置。规律:同纬度,冬季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3、大气环流。规律:从低纬来的气流增温,从高纬来的气流降温。4、洋流。规律: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海域气温高。5、地势高低。规律:同纬度地区,地势高的气温较低,地势低的气温较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