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部分(选择题二)(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2·辽宁·高考真题)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 )
A.7月的热带季雨林 B.12月的热带季雨林 C.7月的落叶阔叶林 D.12月的落叶阔叶林
2.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 )
A.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 B.月平均风速均减小
C.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 D.月平均温度均降低
(2022·辽宁·高考真题)下梅村位于武夷山东、梅溪下游,四周群山环抱。村落始建于隋朝,清朝时成为闽北地区茶叶的集散地与通往欧洞的“万里茶道”的起点。当溪横穿村落汇入梅溪,历史上经过数次改造。下表为宋、明时期当溪的改造内容。下图示意目前该村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朝代 改造内容
宋朝 疏河床、垒岸坡
明朝 加深拓宽河床修建提水、蓄水工程
3.宋朝、明朝当溪改造的目的分别为( )
A.供水;防洪和水运 B.供水;水运和养殖 C.防洪;防洪和灌溉 D.防洪;养殖和供水
4.图中茶店在村落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茶园 C.客流 D.地价
(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下图为“绿江村‘水没地’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岸坡崩塌 B.开山采石 C.水位涨落 D.崖壁贫瘠
6.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2022·山东·高考真题)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9.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0.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1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1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5.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7.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
19.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20.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24.图示季节( )
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
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26.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部分(选择题二)(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2·辽宁·高考真题)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 )
A.7月的热带季雨林 B.12月的热带季雨林 C.7月的落叶阔叶林 D.12月的落叶阔叶林
2.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 )
A.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 B.月平均风速均减小
C.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 D.月平均温度均降低
【答案】1.D 2.B
【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分利用效率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要使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也就是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较小,而蒸散发量较大。我国7月的热带季雨林,高温多雨,降水量大,因此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质总量较大,故A错误;7月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夏季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量较大,因此水分利用效率较大,故C错误;12月的热带季雨林,气温较高,气候干旱,因此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质总量较小,且由于气候干旱,蒸散发量较大,因此比值较小,而12月的温带落叶阔叶林,12月属于冬季,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树叶已经掉落,没有叶面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水分利用率最低,故D正确。答案选择D。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属于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深居内陆,海拔较高,其高山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因此要提高水分利用率,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水量,使其水分增加,单位面积光合作用的合成有机质总量增加,故C错误;高山草甸的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说明气温降低,而气温降低,将会减缓光合作用的速率,从而导致合成的有机质总量减少,故AD错误;月平均风速减小会减少蒸发量和蒸腾量,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故B正确。答案选择B。
【点睛】高寒草甸是祁连山区的优势植被类型,不但是当地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服务功能。放牧是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科学的放牧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草地的生产力、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能够促进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2022·辽宁·高考真题)下梅村位于武夷山东、梅溪下游,四周群山环抱。村落始建于隋朝,清朝时成为闽北地区茶叶的集散地与通往欧洞的“万里茶道”的起点。当溪横穿村落汇入梅溪,历史上经过数次改造。下表为宋、明时期当溪的改造内容。下图示意目前该村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朝代 改造内容
宋朝 疏河床、垒岸坡
明朝 加深拓宽河床修建提水、蓄水工程
3.宋朝、明朝当溪改造的目的分别为( )
A.供水;防洪和水运 B.供水;水运和养殖 C.防洪;防洪和灌溉 D.防洪;养殖和供水
4.图中茶店在村落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茶园 C.客流 D.地价
【答案】3.C 4.D
【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下梅村位于武夷山东、梅溪下游,四周群山环抱”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量大,周围地势起伏较大,易于汇水,洪涝灾害多发。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对当溪的改造内容主要是疏河床、垒岸坡,可以提高河流的行洪能力,主要目的是防洪;明朝对当溪的改造内容主要是加深拓宽河床,修建提水、蓄水工程,加深拓宽河床可以提高河流行洪能力,利于防洪;修建提水、蓄水工程能够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利于灌溉,C正确,AB错误;明朝的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养殖业不发达,D错误。故选C。
4.读图可知,图中的茶店主要集中于公路、河流沿线,公路、河流沿线交通便利,便于茶叶集散,市场广阔,商业价值较高,地价较高,因此,茶店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价,D正确;交通、客流是影响地价的因素,AC错误;图中看不出茶店与茶园的关系,B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
(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下图为“绿江村‘水没地’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岸坡崩塌 B.开山采石 C.水位涨落 D.崖壁贫瘠
6.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5.C 6.C 7.D
【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可知,该地位于河流沿岸,河流水位会发生季节性的涨落,所以位于河流沿岸的山体会因为河流季节性涨落而出现季节性出露的裸露岩层,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河流对岸岩层完整,没有出现岸坡崩塌、开山采石的活动,AB错误;崖壁贫瘠不会只导致岩壁下部裸露,D错误。所以选C。
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L线以下为季节性裸露岩壁,所以L线应为河流丰水期最高水位线,此时河流处于低水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此时位于河流沿岸,接近低水位,A错误; 乙位于耕地远离河流的一侧,不会出现季节性“水没地”现象,B错误;丙位于住宅与耕地之间,丁海拔高度高于住宅,居民的房屋一般建在河流最高水位线之上,所以应为丙,D错误,C正确。所以选C。
7.材料信息表明,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游,主要功能为发电,鸭绿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7-8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故夏汛为其主要汛期,汛期时水位高涨,我国夏季风10月份彻底退出大陆,之后由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干冷性质,缺乏降水,此时大气降水几乎停止,水库“蓄水量”达到了最大值,“水没地”淹没在水下的面积也达到了最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绿江村,地处中国东北辽宁丹东境内,东临集安,南近朝鲜,再加上美丽的鸭绿江和浑江在这里汇合,的确是个“一眼看两江,一脚踏三界”的好地方。在枯水季节,村民们便在江中滩地上种上农作物,等到雨水充沛漫过滩地,由于雨水淹没的庄稼程度不同,便形成大小不一的江中绿岛,这便是“水没地”景观。
(2022·山东·高考真题)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9.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0.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答案】8.D 9.C 10.A
【解析】8.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明显,其南部受副高控制时间更长,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更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更长,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故其南部盐度较高,丙地在四地中纬度最低,受副高控制时间最长,其盐度最高;甲地其纬度最高,受副高控制时间短,且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甲地盐度最低。乙地和丁地处于同纬度地区,降水与蒸发较为接近,乙地有河流注入,使其盐分较丁地相对更低。故其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丁乙甲, D选项正确。故选D。
9.从题目可知,亚得里亚海区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且洋流在海湾内运动,促使海水更新,说明亚得里亚海内部形成一个洋流环流。该地位于北纬40度以北,风向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受西南风影响,亚得里亚海东海岸自南向北进入海湾,沿海湾环形运动,在亚得里亚海西海岸由北向南出海湾。故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应为暖流性质, A、B选项错误。丙处位于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且该海域有明显的喇叭口形状,受狭管效应影响,该处流速更快,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
10.该地为山地海岸中海水淹没与海岸平行的山脊及谷地而形成的海岸,海岸线的总方向与地质构造线大致平行,港湾、岛屿多呈长条状,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该地多为沉降式海岸,该地附近的岛屿是原有陆地受海水淹没而形成的岛屿,应为大陆岛。 A选项正确。珊瑚岛应为珊瑚礁沉积形成,多数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B选项错误。冲积岛多为河流泥沙堆积而形成,多位于河流河口处, C选项错误。火山岛由火山喷发冷却而形成,其岛屿的形态多呈圆形,其岛屿内部通常有高大的火山, 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克罗地亚沿亚得里亚海的海岸其特点是曲折、破碎,沿海有一系列长条形的岛屿、半岛和海湾。为典型的纵向沉降型海岸,地理学上以“达尔马提亚”来称呼所有这一类型的海岸。沿海石灰岩构成的山脊,露出海面,成为狭长的半岛和岛屿;软岩形成的纵谷,被海水淹没,成为狭长的海峡和海湾。海岸、岛屿、海峡、海湾走向大致平行。这种类型的沉降海岸,在地貌学上以当地古代部落的名称,命名为达尔马提亚海岸。
(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1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1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答案】11.D 12.B 13.D
【解析】11.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2.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3.前面分布可知,20世纪80年代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而2000年以来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该湖泊湖岸地区出露的湖滩减少,沙源减少,因此当地沙尘天气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2000年以来入湖地表径流量比80年代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进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减小,因此当地灌溉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小,排除B;入湖径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涨,因此湖岸线应向陆地方向后退,两时期相比湖岸线不稳定,排除C;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扩大,为周边提供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绿洲面积增加,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内陆咸水湖的水量平衡:支出方式——蒸发、下渗,收入方式:地表径流输入、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5.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答案】14.A 15.C
【解析】14.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度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③④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⑤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A。
15.甲区域与乙区域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此处的洋流,甲为北大西洋暖流,乙为北太平洋暖流。二者皆为暖流与寒流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从成因来看均属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与离岸流、上升补偿流并无关联,B、D选项错误。墨西哥湾圆弧状的陆地轮廓对于墨西哥湾暖流的阻挡较小,墨西哥湾暖流顺着北美大陆南侧往东流动,直接进入广阔的大西洋海域,墨西哥湾暖流推动加上盛行西风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甲区域暖流更强,C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洋流是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的大规模运动,其流动的方向通常十分稳定,洋流的形成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盛行风,主要是低纬信风带和中纬西风带,在盛行风的长期吹拂下,海水就会稳定的超风向吹拂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风海流”。由盛行风形成的风海流,规模十分巨大,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此外,海陆轮廓对于洋流的强弱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位于南半球40°至60°的西风漂流带,由于没有陆地阻挡,使得洋流可以360°环绕地球,形成环状的西风漂流带。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7.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16.D 17.B
【解析】16.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2.对航海的影响:顺水,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节约时间。但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给船只出行带来威胁。
3.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陆地有增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寒流对陆地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4.大型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同时两种洋流交汇,形成“鱼障”,也使得鱼群在此集中,进而形成较大的渔场。
(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
19.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20.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答案】18.B 19.D 20.C
【解析】18.据材料可知,杭盖草原为蒙古族的牧场,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强烈,气候寒冷。选择有山地的地区南坡即阳坡越冬,相比北坡而言,一方面日照时间较长,光热条件较好,另一方面,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较温暖,B正确。山地的水源、食物相比浅丘和河谷没有优势,AC错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猎人以狩猎为生,故围猎场所与游牧民族选择山地越冬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9.杭盖草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A错误。温度与坡向和海拔有关,与坡度无关;蒸发与温度和坡向有关,小尺度范围内影响很小,BC错误。缓丘草原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径流速度较慢,有利于下渗,地表径流更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更好,D正确。故选D。
20.据材料可知,鼠类通过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打洞为其提供栖息和生活的场所,在河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打洞常常被地下水淹没,导致无法栖息,所以鼠类往往远离河谷地区生活繁衍,故导致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C正确。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鼠类食物丰富,A错误。河谷位于缓坡之间,冷空气集聚作用不明显,B错误。河谷与缓坡空间距离并不远,天敌数量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杭盖”是森林边缘的优质牧场。有河流从密林深山中发源,滋养山下的草地,山林、河流与草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就是牧民眼里天堂般的杭盖。在蒙古高原连同周边的广阔地区,有几个较大的杭盖,比如蒙古国东部的肯特山、西部的杭爱山周边,蒙古国、俄罗斯与中国新疆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地区,还有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兴安岭附近。
(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答案】21.A 22.C
【解析】21.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低于P点水位,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因为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22.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24.图示季节( )
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
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
【答案】23.A 24.C
【分析】23.通过该区域的海陆分布及等压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域主要为北印度洋,且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说明此刻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①海区的洋流流向是:西北向东南流。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和我国南海之间,会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和我国南海沿岸流的共同影响,夏季北印度洋的海水由于呈顺时针流向,大量海水涌入马六甲海峡,造成马六甲海峡海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同时南海的沿岸流随西南风向东北,造成马六甲海峡的海流由印度洋流向太平洋,A对。故选A。
24.从图可知,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说明此刻北半球为夏季。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主汛期出现在12月到次年 4月中旬,A错;南非大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降水多,草原上郁郁葱葱,B错;天山夏季气温高,积雪下限海拔较高,C对;华北平原为冬小麦,播种小麦一般年份是在10月中旬左右,D错。故选C。
【点睛】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夏顺冬逆”,马六甲海峡洋流作为季风洋流的补偿流而存在,流向夏季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冬季相反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26.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答案】25.D 26.B
【分析】25.由图可知,与旧金山比,两地纬度相差不大,都受寒流影响,气温相差不大,与题意不符,AC错误;洛杉矶较旧金山纬度低,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B错误;读图可知,旧金山处于两河交汇处,河流径流量大;洛杉矶所在地河流短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少,D正确。故选D。
26.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区域外调水对城市水分蒸发及水资源利用率影响不大,AC错误;从区域外调水可以缓解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产生的地面沉降问题, 减轻城市地质灾害,B正确;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与从区域外调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