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6 22:5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áo)  娉婷(tín)   丰润(rùn)   红装素裹(guǒ)
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致(yǐnɡ)
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
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嘶哑  乡愁  蜡像  略输文采
B.喉咙  汹涌  坟墓  惟余莽莽
C.勃发  泳赞  坦荡  春风沉醉
D.流盼  曼游  叹息  休戚相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使用国家主权网络IPV9和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平台,是实现“一带一路”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强力保障。
B.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还能鼓励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C.端午节假期到来,人们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可以游览名人出生地和文化遗产地,了解和唤醒文化记忆。
D.很多人知道气候变暖主要源自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却不知道饮食习惯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影《流浪地球》以宏伟壮阔的宇宙景观、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国科幻片的独特魅力。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6.名著阅读。(5分)
下面是小杰同学分享的一段《艾青诗选》阅读感悟,请你帮他把话说完。
我最喜欢《艾青诗选》中的一首短诗《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艾青诗歌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绘画是要考虑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和意境氛围的营造的,而这首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大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填空。(6分)
(1)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数风流人物, 。(毛泽东《沁园春·雪》)
(5)《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感情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9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沁园春”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风骚”原指《诗经》中的《________》和《楚辞》中的《__________》。(3分)
9.上下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9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1.这首诗写于全面抗战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军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诗人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存亡关头,满怀对祖国的________和对侵略者的________写下此诗。诗歌用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3分)
12.赏读诗歌,理解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说说“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在国家危难之时,像《雷电颂》《我爱这土地》都曾激励无数志士奋起救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精粹的语言几乎众所皆知。你还知道哪些脍炙人口的爱国名句?试写两句。(2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8分)
一粒新西兰糖果
①如今的航空公司,飞机上服务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你走进法兰西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机舱,哇,一个比一个漂亮。有些航空公司却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务的都是手脚麻利的大嫂、大婶。这回我们从奥克兰乘新西兰航班飞香港,飞机上服务的全都是空中“胖大叔”“胖大伯”。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往那儿一站,整条过道差不多堵死。但“胖大叔”“胖大伯”服务好得不得了,满面笑容,随时过来问你要这要那。还过来捏捏被角,“先生,你脚上盖的够不够?”用完了早餐,飞机已快到香港上空,空中“胖大伯”又拿出小藤筐,准备给乘客发“餐后糖果”了。
②此时,天已经发亮,太平洋的天边云际,正投过来一线霞光。于是我看清与我坐在一排,等着接糖果的,是四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三个孩子跟我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一个孩子是蓝眼睛黄头发的。胖大伯突然停了下来,玩了个把戏:“在拿糖果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替我帮忙……”
③胖大伯有什么点子啊?
④“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把筐里的糖果,发给每位乘客。”这显然是在培养孩子。事情虽小,但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座位上的四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我自然是希望三个中国小孩能站出来。但是,三个“黑眼睛”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们的父母头都没抬,有一位甚至将书盖在眼睛上,似乎在补回昨晚的睡眠。看来,三个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可能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⑤“Let me try(让我试试)——”那个黄头发的小孩站了出来!马上,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男孩接过胖大伯的藤筐,快乐地小跳着,小雀儿一样满机舱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糖果。
⑥情不自禁,我心中涌出难言的滋味,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有一次,我们返回深圳,到广州转汽车要上一道天桥,有一段长长的斜坡。当时,人来人往,背背包的、拖箱子的、提行李的,都鱼贯上坡。我突然问妻子,这么多人,你能分出,哪些是香港人,哪些是大陆人吗?同样的黄皮肤、同样的黑眼睛、操着几乎同样的粤语……她摇摇头。
⑦“可以分出来——”我说。你看那大人提着行李大包小包,让小孩轻松走在前头的,必是大陆人。而那大人若无其事,轻松说笑,让孩子提着拖着行李上坡的,是香港人。一问,还真八九不离十。
⑧“Hello——”这时,我听到耳边一个稚气的声音,是那个黄头发的孩子站在我身边,向我伸过来一个藤筐。我随手从中拿了一枚。
⑨我吃了这一粒甜蜜的糖果,却把舒展开的这张糖纸带了回来,放在客厅的橱柜里,让所有来我家的孩子都能听到这个故事。
(选自《悦读馆》,作者陈秉安,有删改)
15.请从第①段找出新西兰航空公司做法和服务不一样的地方。(4分)
16.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解说结尾段的作用。(4分)
17.请从文中选写两例,说明运用对比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18.请就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你读后看法。(6分)
看来,三个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可能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3分)
读诗
琦君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咔嚓、咔嚓”的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了。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在大厅停下来,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给我们听,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听边表演:“‘砰砰砰’,孙传芳的兵倒下去了。”爸爸拍手大笑,我却跺脚喊:“不要‘砰砰砰’地开枪嘛!我要爸爸讲白鹤聪明勇敢的故事给我听。”
“白鹤”是爸爸的坐骑白马。它英俊挺拔,一身雪白的毛。爸爸骑着它飞奔起来,像腾云驾雾一般。所以爸爸非常宠爱它,给它取名叫白鹤。
一提白鹤,哥哥当然高兴万分,马上背起爸爸教他的对子:“天半朱霞,云中白鹤;湖边青雀,陌上紫骝。”我不喜欢背对子,也没见过青雀与紫骝是什么样子。我喜欢听爸爸唱诗,也学着他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偏着头想了一下,问爸爸:“床前月光怎么会像霜呢?屋子里怎么会下霜呢?”
爸爸摸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屋子里会下霜,霜有时还会积在老人的额角上呢。你看二叔婆额角上,不就有雪白的霜吗?”
哥哥抢着说:“我知道,那叫做鬓边霜,是比方老人家头发白了跟霜一样呀!”
爸爸听得好高兴,拍拍哥哥说:“你真聪明,我再教你们两句诗:‘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他解释道:“风吹在老树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月光照在沙洲上,把沙照得雪白一片,就像霜。但那不是真正的雨、真正的霜。所以诗人说是‘晴天雨’‘夏夜霜’。你们说有趣不有趣?”
哥哥连连点头,深深领会的样子,我却听得像只呆头鹅。我说:“原来读诗像猜谜,好好玩啊!我长大以后,也要作谜语一样的诗给别人猜。”
爸爸却接着说:“作诗并不是作谜语,而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想的,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却又不明白说穿,只让别人慢慢地去想,愈读愈想愈喜欢,这就是好诗了。”
我听不大懂,十岁的哥哥却比我能领会得多。他摇头晃脑地唱起来了,调子唱得跟爸爸的一模一样。
在我心眼里,哥哥是位天才。可惜他只活到十三岁就去世了。如果他能长大成人的话,一定是位大诗人呢!
光阴已经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爸爸和哥哥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定时常一同吟诗唱和,不会感到寂寞吧!
我是多么想念他们啊!
(选自《琦君散文》)
19.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0.分析文中爸爸的形象。(3分)
21.为什么说“在我心眼里,哥哥是位天才”? (3分)
22.文中多处描写了“我”作为小女孩的可爱情态。仿照示例,从文中再找出一句,并作批注。(4分)
示例:
语句: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
批注:动作描写。“半捂”“埋”“瞄”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女孩在爸爸跟前的可爱情态,很有画面感,好像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就在眼前。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C 2.B 3.A 4.D 5.C 
示例:通红的夕阳、闪着金光的镰刀,色彩鲜明;孩子(竹篓、镰刀)是点,割草的路线是线,草原是面,构图和谐丰富;整首诗将孩子的渺小与阔大、凄美的气氛相衬,情思动人。
(1)晨起动征铎 (2)怜君何事到天涯 (3))一封朝奏九重天 (4)还看今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词牌名 国风 离骚
9.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议论、抒情为主。这样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10.一个“惜”字,定下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既褒扬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雄才伟略和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又批判否定了他们长于武功短于文治的不足,饱含惋惜之情。
11.挚爱(或热爱) 痛恨(或仇恨) 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或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
12.“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正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温柔的黎明”隐喻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13.诗人自问自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14.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一反常规,机上服务人员为胖大叔、胖大伯;胖大伯们体型大,服务却特别热情温馨。
16.照应标题,收束全文,满怀期待,意犹未尽。
17. 例如:新西兰航空公司招收服务人员与别的航空公司招用漂亮小姐的对比;“胖大叔”“胖大伯”体型与服务态度的对比,中外孩子对发放糖果态度的对比…… 
 好处:使文中形象突出鲜明,读者印象深刻。 
18.示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误入歧途,价值取向偏颇,功名利禄至上,包办溺爱,忽略对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本文主要回忆了“我”幼时和哥哥一起,听爸爸读诗(唱诗)、讲诗的事,表达了“我”对父兄深深的怀念之情。 20.喜爱诗歌,对诗歌有独到的理解;对孩子富有爱心、耐心;引导孩子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 21.十岁的哥哥能马上背出爸爸教给他的对子;能抢着说出诗歌的比喻手法;能深深领会诗歌的意境;能摇头晃脑地唱诗,调子跟爸爸的一模一样。 22.示例:语句:我却跺脚喊:“不要‘砰砰砰’地开枪嘛!我要爸爸讲白鹤聪明勇敢的故事给我听。” 批注:“跺脚”的动作描写,“不要‘砰砰砰’地开枪嘛”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女孩在父兄面前撒娇、任性的小女儿情态。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