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末考六校联考
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DA 6-10:CDBBC 11—16:DCDBB C
二、填空题
17.(共 12 分,每空 2 分)
(1)①自身免疫 ② 特异性受体(受体 ) ③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 ①TNF-ɑ和 IL-6 ②IL-4 和 IL-10 (3)姜黄素组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
18. (共 14 分,每空 2 分)
(1)发育 (2)①有果尖 等量不含 NPA 的水溶剂 ②抑制
(3)抑制 (4)a (5)①- ② + ③ + (答对 2个给 1 分,全对 2分)
19.(10 分,每空 2 分)
(1)物种 避免大树遮光,使能量更多的流向谷物,提高产量。(或者回答:调整能量流动
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保证五谷的产量)
(2)①二氧化碳、无机盐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②循环和
整体
20.(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 苯丙氨酸(1 分) 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1分) 排除杂菌污染、苯丙
氨酸自然降解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稀释涂布平板 两种菌株在人工胃液中存活
率无差异且均可繁殖(1分),而 Y菌株在人工肠液中存活率高于 F菌株。(1 分)
(3)①. YF-L 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Y 菌株
②. 苯丙氨酸浓度、蛋白质含量、乳酸产量、菌落数、发酵过程中的 pH 变化等(任选 2 个)
21.(12 分,除标记外每空 2分)
(1)AD (写完整给分)
(2)质粒 A 中 BAG3 基因(或质粒 A中含目的基因的片段或质粒 A,只答目的基因,不给分)
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1 分) (3)酶切后的非目标片段
(4)Ca2+ 或 CaCl2(1 分) 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
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 分) ,挑取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扩增
培养(1分)
{#{QQABARQQ4 QgogigoIAAAAAJAARBgCEAQXHAyCEkEAQkAAECCAIgGQgBAEIIIAAACiAANFABAA==}}##}}福建省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
(满分:100 分,完卷时间:75 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座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1-12 每题 2 分,13-16 每题 4 分,共 40 分)
1.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刚刚从平原进入高原后的短时期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
心动过速、呼吸加快、肢体无力等症状。这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O2含量较少、外界环境的
急剧变化等使机体产生了生理反应。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后,这些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从
平原地区刚刚进入高原时,出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
A.脑部供氧不足导致头晕、头痛 B.缺氧导致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C.肢端毛细血管供氧不足导致手足发麻 D.部分肌肉因供氧不足而肢体无力
2.下图为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甲、乙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 激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丙是连接在传出神经表面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时的电位变化; a为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电极乙刺激骨骼肌,放置于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丙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B.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C.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骨骼肌不收缩,可以确定是a处的神经肌肉接头受损D.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会被迅速灭活或移除,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3.某生理学家在研究条件反射时做了以下实验: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只给狗听铃声而 不喂食,狗不会分泌唾液;若同时给狗投喂食物和听铃声,经过多次重复后,再单独听铃声, 狗也会分泌唾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是食物
B.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属于无关刺激
C.单独听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高级神经冲动
D.若反复听铃声而不给予投喂食物,狗的唾液分泌量就会减少。
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后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利用拟南芥进行了一定浓度GR24(独角
金内酯类似物)和NAA(生长素类似物)对侧枝生长影响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实验结果
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NAA应加在图1的琼脂块B中,GR24应加在图1的琼脂块A中
NAA对侧枝生长的抑制持续时间与施用等量等浓度的IAA溶液相当
图示浓度的NAA对侧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GR24存在拮抗关系
D.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以下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土壤中的蚯蚓等小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对于具有趋暗性的昆虫,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调查
学生调查活动中,宜选择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酵母菌数量时只需统计计数室内一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量
6.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科研人员将湖中水鸟划分为4个集团(每个集团包括若干种水鸟),并对它们的觅食和生境利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百分比代表使用频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集团 觅食行为 生境利用
G1 间歇型啄食(100%) 草滩(68.6%),泥滩(15.4%)
G2 间歇型啄食(86.5%),泥滩挖掘取食(9.9%) 浅水区(44.2%),泥滩(39.1%)
G3 多种觅食行为 中水区(41.3%),深水区(30.4%)
G4 潜水取食(99.3%) 深水区(74.7%),中水区(17.1%)
A.草滩、泥滩、浅水区、中水区、深水区形成升金湖湿地群落水平结构
B.越冬水鸟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取决于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
C.若G1集团水鸟长期生活在深水区时,基因会产生与潜水觅食有关的变异
D.水深因素通过将觅食生境分割开以降低集团间的相互竞争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值
得我们珍视和学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描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可以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农作物主要通过吸收粪肥中的物质来提高粮食产量
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重庆市彩云湖中取水样分别设置菖蒲、鲫鱼、“菖蒲+卿鱼”的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每隔10天分别取样检测水体
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各组的不同处理方式,因变量是水体中总磷浓度的变化
第2—4次检测结果显示菖蒲单独处理不能降低总磷浓度
由检测结果可推测,检测期间有含磷污水向湖泊中排放
“菖蒲+卿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优于菖蒲单独处理
9.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已知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现将不能直
接吸收纤维素的甲,乙两种菌分别等量接种在刚果红琼脂平板上培养。甲菌菌落周围没有出
现透明圈,乙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菌菌落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属于纤维素分解菌
B.实验中所用的刚果红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C.可将两种菌分别接种在同一平板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
D.该平板可用来比较纤维素分解菌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
10.印度沙漠猫是一种珍稀猫科动物,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通过让家猫代孕而繁育,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印度沙漠猫进行催情处理
超数
排卵
收集
精液
早期
步骤甲 胚胎 步骤乙
培养
产下印
度沙漠
猫幼仔
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步骤甲
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细胞
C.步骤甲使用的培养液和早期胚胎培养液成分完全相同
D.步骤乙的生理学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1.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PCR时,需将反应体系的温度控制在90~95℃以使DNA解旋
利用二苯胺鉴定溶解于NaCl溶液的DNA时,需要水浴加热
将土壤浸出液与落叶混合可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利用制成的葡萄酒制作葡萄醋时,需要适当降低发酵温度
从图甲酶切结果分析,图乙中目的基因(长度为2.0kb)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序
号和作出该判断所用的限制酶是( )
A.②,BamHⅠ B. ①,EcoRⅠ C.①,EcoRⅠ和HindⅢ D.②,EcoRⅠ和HindⅢ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的数值为37 ℃,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体温调节中枢会综合分析,根据体温与调定点的温差相应地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某些病 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温度感受器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图为某同学受到病毒感染及服
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经历的三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阶段Ⅰ,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大于37 ℃,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增多B.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阶段Ⅲ,该同学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D.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明显高于正常值,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且产热量>散热量 14.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
B.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
C.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
D.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
15. 《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清洁煮沸)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兼之,毋有差贷。”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酿酒工艺流程,对于酿酒时节、原料选择等都有严格规定,更对我国酿酒技术的
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液的温度会随发酵的进行而升高
B.为防止二次污染,应在“湛炽”后立即接种酿酒的酒曲
C.“陶器必良”可以确保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同时避免醋酸的产生
D.“秫稻必齐”可为酿酒提供丰富的糖,随着发酵的进行糖含量会下降
16.我国科研人员将寒带地区海鱼中的抗冻基因转入千禧果(番茄品种)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抗冻千禧果。下图为培育过程使用的Ti质粒示意图,Vir区的基因活化能促进 T-DNA的加工和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图示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择限制酶Ⅲ
B.利用PCR从海鱼基因组中扩增抗冻基因需要添加一对特异性引物
C.要用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抗冻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
D.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抗冻基因在转基因千禧果中的表达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7.(12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
碍和残疾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 病,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
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 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
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 ,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
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
(2)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4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左图。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 ,属于乙
类细胞因子的有 。
(3)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但GC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临床 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
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造模组前期需完成RA动物模型的制备,前期处理完成后再分别 进行后期处理。
组别 前期处理 前期处理后关节情况 后期处理
正常对照组 注射生理盐水 关节不肿胀 注射生理盐水
造模组 注射弗氏完全佐剂 关节肿胀 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
姜黄素组:注射姜黄素
注:弗氏完全佐剂为细胞免疫刺激剂。
后期处理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结果为甲类细胞
因子水平 ,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
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18.(14分)有的番茄品种的果实远端凸起形成果尖,研究人员对果尖的形成展开了系列研究。
(1)受精作用后,生长素能促进番茄果实的__________。
(2)已知果实尖端细胞的发育起源于果实远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为研究生长素对果尖形 成的调节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如下实验。
组别 品种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有果尖品种 在果实远端喷洒生长素转运抑制剂NPA 水溶液 无果尖
对照组 品种 在果实远端喷洒 有果尖
①对照组应为__________品种,在果实远端喷洒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降低远端生长素浓度会__________果尖的发育,该实验结果与已知相符。 (3)有研究发现,番茄染色体上F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促进生长素的运输,从而促进果实 尖端的形成。PT蛋白能识别、结合特定基因的启动子。研究人员发现原本无尖的品种其基因(PT)突变后变为有尖。据此推测,该品种PT基因突变后有尖的原因是突变后的PT蛋白不能结合F基因启动子,解除了对F基因转录的________(促进/抑制)作用,表达的F蛋白 将生长素运输至果实远端,从而促进了果尖的发育。
(4)研究人员证实了上述推测后,在无尖果实品种的果实远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F 蛋白,并检测尖端生长素形式与相对比例,结果如下图(注:酯酶E通过催化无活性生长素 (ME-IAA)的去甲基化产生有活性的生长素(IAA)。其中,__________为野生品种组。
(5)综上所述,完善PT基因和F基因对番茄果尖形成的影响机制。请在下图( )中选 填“+”“-”(+表示促进/提高,-表示抑制/降低)①____②_____③_____。
19.(10分)自开启农耕文明以来,农田成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人类不断探索,利用自然规律解决农田危机。回答下列问题:
(1)《汉书》中记载“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其中“杂五种”利用了______(填“遗传” “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以降低病原菌的变异速度,保证谷类的产量。书中又建 议“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2)阴生植物三七的根部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科研人员开展了思茅松林下三七有机种植试验研究,提高了三七的品质。
①思茅松林下为三七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一方面,松针掉落于土壤,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加了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物质)的含量,有利于三七光合速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思茅松 分泌的某些化感物质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种植实验中,利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实现废物的再利用,使农药 和化肥的使用量均减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2分)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表现为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苯丙酮酸过度积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因此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苯丙氨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科 研人员尝试筛选能降解苯丙氨酸的乳酸杆菌,用于生产PKU患者可安全食用的酸奶。
(1)筛选苯丙氨酸降解菌的液体培养基成分如下:葡萄糖、磷酸氢二钾、乙酸钠、硫酸镁, 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为唯一氮源,加水定容后调节pH,用_____________法灭菌,冷却后接种不同乳酸杆菌的菌种,25℃条件下培养3天。本实验中还需设置不接菌的空白对照,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筛选出的 Y 与 F 两种菌株制成菌悬液,取少量加至人工胃液中消化 2 小时,使用
______________法测定活菌数,检测其人工胃液耐受性。再转入人工肠液中,用同样的方法检测耐受性,结果如左图:据图判断,应选择Y菌株进行后续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__。
(3)为研究Y菌株能否作为辅助发酵剂用于生产PKU患者可食用的酸奶,还需将其与目前常用的酸奶发酵剂YF-L(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主)混合,进行酸奶发酵实验。请在下表中
完善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检测指标
对照组:YF-L 将菌株接种于全脂复原乳中,42°C 发酵 至pH4.5左右,置于4℃下冷藏24h。 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 个)
实验组:
(12分)为探究Bcl-2 相关抗凋亡蛋白3(BAG3)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科研人员计划从质粒A 中获取BAG3 基因,将其接入质粒pGEX-4T1,然后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目标蛋白,用
于后续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BAG3的基因序列如下图所示:
由于BAC3 基因两侧没有合适的酶切位点,并确定内部不含有EcoRI、XhoI 限制酶的识别序
列。在设计引物时,需将引物与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相连,以便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相连。设计 出的引物是( )
A.引物5'-TTGAATTCATGAGCGCCGCCACCCACTC-3'
B.引物5'-TTGAATTCTACTCGCGGCGGTGGGTGAG-3'
C.引物5'-TAGAGCTCCGGTGCTGCTGGGTTACCAC-3'
D.引物5'-TACTCGAGCGGTGCTGCTGGGTTACCAG-3'
(2)合成引物后,以________为模板进行PCR,为了确认是否扩增出了目的基因,可对扩增产
物进行___________,取出凝胶置于紫外灯下观察照相,与DNA marker(标准参照物)进
行对比,切下含目的基因片段的琼脂糖凝胶,通过试剂盒回收目的基因。
(3)用双酶切法分别处理回收的目的基因和pCEX-4TI 质粒,为了提高目的基因与表达质粒的
连接效率,需要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4)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一种能_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导入其中。为了筛选出工程菌,以便后期提取质粒,检测是否含有目的
基因片段,请写出工程菌的纯培养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