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智能语音门禁系统通过“辨音识人”开门,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来工作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2.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很大
C.发声体的振动时间长 D.振动频率高
3.某音叉发声时的振动频率为1200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音叉发声时每秒钟振动1200次
B.该音叉发声时每分钟振动1200次
C.该音叉发声时每小时振动1200次
D.该音叉发声时的响度为1200dB
4.图所示,分别用琵琶、二胡、古筝和编钟演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声音特色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分析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发出频率为30Hz的声音
B.海豚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人的大
C.人发出所有的声音,海豚不能全部听到
D.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只要响度足够大,海豚就能听到
6.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的电视画面,青少年代表正在集体献词:“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诵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
C.依据响度能区分男声和女声 D.音量调大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二、多选题
9.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是指说话的音色未变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10.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也越高
B.保持拨动钢尺的振幅相同,主要是控制响度不变
C.通过本实验可探究音调由频率决定
D.若采用完全相同的塑料尺来做相同实验,则声音的音色将不同
三、填空题
11.启航2023央视跨年晚会交响乐团在大自然中奏响《节日序曲》。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 产生的;弹奏时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任何声音都是由于发声物体的 而产生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同时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3.如图所示,这是一架空灵鼓,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一,鼓体上方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舌状叶片叫作音舌。敲击空灵鼓时,音舌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舌,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音舌,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4.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发现昆虫,人耳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这种声波,是由于其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耳通常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如图乙所示,在从玻璃罩内向外抽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播放器的音乐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15.如图所示的“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为 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甲钟和乙钟, (填“甲”或“乙”)钟音调高。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如图 (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地同时听到直尺发出声音,接着增大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填快或慢),直尺发出的音调变 (填高或低)。
(3)如图甲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
之涵和意舒同学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4)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 个瓶子。
(5)如图乙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填高或低)。
17.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3)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是否可行?答: ;原因是: ,这种研究方法是 ;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
你认为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5)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B
7.C
8.B
9.A,B,C
10.B,C
11.振动;音调
12.振动;音色;响度
13.响度;音调
14.超声波;高于;真空
15.振动;响度;乙
16.(1)乙
(2)慢;低
(3)⑦
(4)①
(5)快;高
17.(1)ad
(2)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3)不可行;没有控制琴弦横截面积相同;控制变量法
(4)CABD
(5)甲乙;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