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08 07: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精细器件 B.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病人做“B超”检查 D.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2.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工人师傅利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工件检测
D.接收地震、台风产生的次声波,确定其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请你选出正确的选项(  )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
B.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
C.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
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5.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辐射危害
C.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6.中国地震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的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产生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地震网通过超声波来测定地震
C.地震产生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地震网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来测定地震
7.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的含义
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
C.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可以直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以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响亮
8.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SethRobertson和VietTran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尽管这项发明并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二、多选题
9.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下面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 太空中宇航员能说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三、填空题
11.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听不到;倒塌房屋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   。
12.声呐是潜艇的耳目,潜艇通过向目标物发出   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某潜艇A以20m/s的速度向正前方静止的潜艇B行驶并发出声呐探测,经过5秒后接收到回声信号,则发出信号时潜艇A与潜艇B间相距   m。(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1500m/s)
13.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画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该导盲杖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4.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火箭发射过程中,巨大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巨大”是形容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一特性;如果离得近,会感觉耳膜有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
四、科普阅读题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4)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______;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
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也可以用以摧毁特定目标。
(1)以下不属于次声波的特点的是___________;
A.传播远 B.能够绕过障碍物
C.频率高 D.穿透力强
(2)次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   ,频率越   的次声波穿透力越强;
(3)在海水中,能够传播的更远的是___________;
A.无线电波 B.光波 C.可闻声波 D.次声波
(4)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时间约为100 h,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路程约为 
 km;
(5)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D
6.D
7.C
8.C
9.C,D
10.A,B,C
11.次声波;信息
12.超声波;3800
13.振动;信息
14.响度;能量
15.(1)不能
(2)较强穿透力
(3)信息
(4)A
(5)A
16.(1)C
(2)20Hz以下;低
(3)D
(4)122400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