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8-07 11: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军民大生产》
单 位:儋州市松涛中学
授课教师:张丽君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一、《军民大生产》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的一首陇东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劳动号子”,歌曲为五声商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朗朗上口,气氛热烈,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41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重新填词而成,歌曲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上中学,性格活泼好动,喜爱唱歌。本教材选用的歌曲《军民大生产》,歌曲节奏鲜明,衬词风趣、结构短小、情绪热烈,作品深受中学生欢迎。特别是中学生结合校园填词演唱,更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
【教学目标】
一、能以富有弹性的的声音、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表现歌曲中劳动节奏的特点及乐观情绪。并进行歌词创编。
二、初步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作者及创作背景,掌握重音及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三、让学生通过视听、演唱、表现等形式,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教学重点】
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热烈乐观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
【教学难点】
掌握重音及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授课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或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拔河”视频片段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问题:视频里举行的是哪一种活动项目?同学们参加过这项活动吗?如果你是啦啦队员你会怎么喊?喊什么?
三、新课教学
1、 课件出示课题《军民大生产》
2、 观看视频《军民大生产》
提问:这首歌曲与我们刚才喊的加油口号是否有相似的地方?
3、 介绍劳动号子的概念
劳动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中国民歌三大题材之一。主要的领唱形式是“一领众和”(即一人领唱众人和),歌词多即兴创作。
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
劳动号子的类型: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等
4、 作者及歌曲背景简介
这首歌创作于1945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戏剧家张寒晖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的。原来歌曲有10段歌词,叫《边区十唱》,也叫《解放区十唱》,收录到课本的有5段歌词。
5、 再次聆听《军民大生产》
(1)看简谱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①同学们,你们认识重音记号吗?请你在乐谱中把它找出来?
②歌词中都用了哪些衬词?有什么作用?
(2)找出重音、认识重音记号,并练习重音。
(3)歌词中都用了哪些衬词?有什么作用?
歌词以“嗬嗨”“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索罗罗罗太”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闹、欢腾气氛,特别是第五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
(4)认识十六分音符,并练习十六分音符
(5)带着动作有节奏的念第1、5段歌词
6、 教唱《军民大生产》
(1)教师弹琴演唱第1、5段,学生用手打节奏配合老师演唱
(多媒体出示歌谱)。
(2)教师分别教唱第1、2、3、4、5段。
①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豪迈有力的声音,乐观的情绪来演唱。
②衬词衬字:“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索罗罗罗 太”作用,并解决拗口衬词的念唱(讨论作用:这些具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3)教师弹琴,生完整演唱全曲。
(4)第1、2、3、4、5段分别用师领生齐、男领女齐、女领男齐、全体齐唱(前四小节速度放慢,力度要强,后几小节还原速度)、全体齐唱(男生唱一、二、三、四,要唱的强有力)。
四、思考、讨论
1、判断《军民大生产》属于哪类劳动号子?
A、船渔号子 B、工程号子 D、搬运号子 C、农事号子
五、拓展:为《军民大生产》曲调创编歌词
1、快乐学习 努力学习 老师和同学们 齐进步
六、作业:为《军民大生产》曲调创编——班歌
七、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堂课学到的内容。
在这课堂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创编了许多优秀的、朗朗上口的号子。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音乐,在今后的日子里,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的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