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09:46:16

文档简介

西宁市2022一2023学年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学校、姓
名、准考证号、考场填写在本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书写工整,
字迹清晰。
考试须知: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第I卷,单选共25题,占50分。第Ⅱ
卷,综合题共6题,占50分。全卷满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为50分)
卡塔尔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外籍人口约占本国总人口的75%。卡塔尔凭借丰富的油气资
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宜人
B.交通便利
C.消费水平高
D.就业机会多
2.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可能导致卡塔尔
A.城市化进程诚缓
B.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小
C.文化呈现多元化
D.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表1
为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完成3~4题。
表1
约束因素
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居住用地
人均绿色面积
水资源
适度人口(万人)
400.1
426.72
171.45
203.29
实际人口(万人)
222.8
3.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A.城市建设用地
B.人均绿地面积
C.人均居住用地
D.水资源
4.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丰富②气候条件优越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高一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读2000-2018年我国某乡村土地利用形式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乡村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为
积/hme
35
A.耕地
28
口住用地
网水可
B.林地
21
早地
C.草地
14
西林地
启卓地
D.水域
回水或
2000
2010
2018(年)
6.下列关于该乡村土地利用形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农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
B.耕地面积增加
C.退耕还草现象明显
D.居住用地面积增加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各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城市化水平均有提高,但地区差异
显著,表2为我国福建省和青海省城市化水平统计表。据此完成7~8题。
表2
城市化水平(%)
年份
福建省
青海省
2010年
57.10
44.72
2022年
70.11
61.43
7.与福建省相比,青海省城镇化特点是
A.大城市多,小城镇少
B.进程快,水平低
C.大城市少,小城镇多
D.进程慢,水平高
8.两个省份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地表水下渗增多
C.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D.降低资源利用效率
读图2,据此完成9~10题。
图例
9.A、B、C分别代表
目A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Ie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地租
等值线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0.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
A.交通千线经过
B.人口稠密
图2
C.距离市中心近
D.地形平缓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饮食、服饰极富地方特色,其中的
“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
帕帕头上戴”等独特的生活方式被人称为“陕西十大怪”。据此
完成11~12题。
高一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西宁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选项 D C B C A D B A C A C A D C A C D B D B A C D C A
二、综合分析题(共50分)
26.(共8分)
(1)(2分)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2)(2分)浅脑山区位置偏远,教育落后,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青壮年
劳动力不足。
(3)(2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生产生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生产生活技能;加大产业
扶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任答2点即可得2分)
(4)(2分)村民回流增加劳动力,带回信息、资金、技术等,推动德吉村经济发展;一定程度
上解决留守儿童、老人等社会问题,提升村民幸福感。
27.(共10分)
(1)(1分)东南风(偏南风)
(2)(3分)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靠近铁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下风向,污染小;城
市外围,地价便宜。(任答3点即可得3分)
(3)(2分)C  市场
(4)(4分)D(1分)
靠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远离工业区,位于城市盛行风上风向,空气质量好;临近风
景区,环境优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3点即可得3分)
28.(共6分)
(1)(1分)A>B>C
(2)D(1分)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处在上风地带,大气污染
少;地势较高。(任答2点即可得2分)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等。(任答2点即可得2分)
29.(共8分)
(1)(2分)原料
(2)生态破坏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2分)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分)

{#{QQABIQSQggggAhBAABgCAQFSCECQkBECACgGgAAIsAAAyANABAA=}#}

(3)(2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利用率;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污染
和废弃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30.(每空1分,共8分)
(1)大陆坡  珊瑚
(2)空间
(3)领海基线  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4)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31.(共10分)
(1)(4分)劳动力短缺;耕地零散化,生产规模小;土地弃耕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
效率低、效益差等。(任答4点即可得4分)
(2)(6分)
“农业保险”:促进服务业发展,引入收益保险制度,保证农民收入。
“产业多元”: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绿色发展”: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或治理污染,加强环境监管)。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QQABIQSQggggAhBAABgCAQFSCECQkBECACgGgAAIsAAAyA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