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7 10: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利用水力发电
C.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2.下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C.使用电池时电能变成化学能 D.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热量
3.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
A.碳 B.氢 C.硅 D.硫
4.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A.CO和CO2 B.SO2和CO2 C.SO2、NO2和CO2 D.NO2、SO2和CO
5.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6.据中青网报道,在山东东营利津县城附近,不少村民用6米长的塑料袋灌装天然气带回家,令不少路人为此举捏汗。路人称,这样带着天然气回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
7.2010年4月20,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8.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
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9.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二、填空题。
10.电池是一种将   能直接转化成   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
生   变化,将   能转化成   。
11.天然气中有95%的气体是CH4,还含有其他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
(1)天然气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CH4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天然气燃烧生成CO2、H2O和X三种氧化物,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   元素。
12.直接燃烧煤或石油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减少空气污染,节能减排。陕西在西安、宝鸡、汉中3市全面推广使用车用甲醇汽油。
(1)汽油是   (“煤”或“石油”)加工的产品。
(2)甲醇(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2═2CO2+4H2O,甲醇(X)的化学式为,   推断依据是   。
13.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①   ;②   ;③   ;④   。
三、解答题。
14. “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
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
(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1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1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热能。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可燃冰”作为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4)当你发现家里有煤气泄漏时,应先    ,切忌不可产生明火,否则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利用水力发电
C.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答案】C。
【解析】A.利用电热器取暖,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错误;
B.利用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C.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
D.利用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C.使用电池时电能变成化学能 D.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热量
【答案】C。
【解析】A.由燃烧的概念可知: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即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选项说法正确;
C.使用电池时化学能变成电能,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时会发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
A.碳 B.氢 C.硅 D.硫
【答案】D。
【解析】煤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硫元素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故选:D。
4.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A.CO和CO2 B.SO2和CO2 C.SO2、NO2和CO2 D.NO2、SO2和CO
【答案】D。
【解析】煤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同时产生SO2、NO2等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5.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D。
6.据中青网报道,在山东东营利津县城附近,不少村民用6米长的塑料袋灌装天然气带回家,令不少路人为此举捏汗。路人称,这样带着天然气回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
【答案】C。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选:C。
7.2010年4月20,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答案】C。
【解析】
A.石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钻井平台下沉后,离水面的深度变大,由P=ρgh得,压强将增大。故B错误;
C.漏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故C正确;
D.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但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所以是不能禁止开采海底石油,故D错误。
故选:C。
8.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
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答案】B。
【解析】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
C.食用“地沟油”能够危害身体健康。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是废物再利用的技术,利国利民。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答案】C。
【解析】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故选:C。
二、填空题。
10.电池是一种将 化学 能直接转化成 电能 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 化学 变化,将 化学 能转化成 电能 。
【答案】化学;电能;化学;化学;电能。
【解析】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常见的电池大多是化学电源.它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和日常生活方面均获得广泛应用.
故答案为:化学;电能;化学;化学;电能.
11.天然气中有95%的气体是CH4,还含有其他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
(1)天然气是 混合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CH4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3)天然气燃烧生成CO2、H2O和X三种氧化物,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 硫 元素。
【答案】(1)故填:混合物;(2)CH4+2O2CO2+2H2O;(3)硫。
【解析】(1)天然气中有95%的气体是CH4,还含有其他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所以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CO2+2H2O;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化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所以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与硫元素;故填:硫。
12.直接燃烧煤或石油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减少空气污染,节能减排.陕西在西安、宝鸡、汉中3市全面推广使用车用甲醇汽油.
(1)汽油是 石油 (“煤”或“石油”)加工的产品。
(2)甲醇(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2═2CO2+4H2O,甲醇(X)的化学式为, CH4O 推断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
【答案】CH4O;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1)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所以汽油是石油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石油。
(2)反应前:氧原子的数目=3×2═6;反应后:氧原子的数目=2×2+4═8,碳原子的数目是2个,氢原子的数目=4×2═8个。综合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相差的原子种类和数目:氧原子的数目=8﹣6=2个,碳原子的数目是2个,氢原子的数目是8个,因为R的系数是2,所以一个R分子的组成:氧原子的数目=═1,碳原子的数目=═1,氢原子的数目=═4。故R的化学式是CH4O。
故答案为:CH4O;质量守恒定律。
13.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① 来源广 ;② 放热多 ;③ 产物是水,无污染 ;④ 可以再生 。
【答案】来源广;放热多;产物是水,无污染;可以再生。
【解析】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①来源广;②放热多;③产物是水,无污染;④可以再生。
故填:来源广;放热多;产物是水,无污染;可以再生。
三、解答题。
14. “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C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太阳能(合理即可) 。
(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答案】(1)C;(2)C2H5OH+3O22CO2+3H2O;(3)太阳能(合理即可);
(4)A。
【解析】(1)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C;
(2)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3)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源、生物质能、核能等。
故填:太阳能(合理即可);
(4)A.目前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化石燃料,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
B.提倡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C.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
故填:A。
1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石油 和 天然气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4H22H2O+CH4 。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B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BC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答案】(1)石油,天然气;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3)CO2+4H22H2O+CH4;(4)B;(5)B C。
【解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故填:石油,天然气;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故填:CO2+4H22H2O+CH4;
(4)零排放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到生成物中,则二氧化碳与氢气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只有生成的甲酸符合此反应,故填:B;
(5)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填:B C。
16.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将  化学 能转化为热能。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CH4 ,“可燃冰”作为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3)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CO2 。
(4)当你发现家里有煤气泄漏时,应先  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切忌不可产生明火,否则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② (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答案】(1)不可再生;化学;(2)甲烷;CH4+2O2CO2+2H2O;(3)CO2;(4)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5)②。
【解析】(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故填:不可再生;化学;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填:甲烷;CH4+2O2CO2+2H2O;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Ca原子 2 2
C原子 2 0
O原子 12 8
S原子 2 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故填:CO2;
(4)煤气有可燃性,煤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火可能引燃发生爆炸,所以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达到防止爆炸的目的,切忌不可产生明火,否则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故填: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5)“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理念;而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不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故填: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