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上: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7 16: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2课时
知识回顾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1. 实验药品
2.实验原理
3.实验装置
5.验满方法
4.检验方法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
装 置
优 点
便于
添加液体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获得平稳气流
可以控制反应的
发生和停止
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
启普发生器
适用范围: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注意:不能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简易装置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
拉起铜丝,反应停止
1.将装置提起,反应停止
2.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
挤压塑料管,反应发生
松开塑料管,反应停止
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
错误装置
上下移动A管,可改变右端液面高低,从而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但可以节约药品
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比较气体密度的方法: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密度大于空气,小于29则密度小于空气。
O2- 32 CO2- 44 H2- 2
思考
1.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的原因是什么?
2.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的原因是什么?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若容器较大,可用热毛巾捂住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夹紧弹簧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如果漏斗下端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拿下分液漏斗的盖子,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向锥形瓶中注水,如果水不能持续滴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由长颈漏斗向瓶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位于液面下,
向左推活塞,如果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向右拉活塞,如果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向装置中注入一定量水,再夹紧弹簧夹。
向上(或向下)移动左管,若两边液面形成高度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④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病人从 端吸入氧气。
①用于排空气法
收集CO2,CO2
应从 端通入。
②用于排水法收集
CO2,瓶中先装满水,
CO2从 端通入。
③瓶中贮满氧气,
用水将氧气排出时,
水从 端通入。
洗气瓶:又称“多功能瓶”或“万能瓶”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用该装置收集并测量CO2的体积,若集气瓶上方有空气 。(填“影响”或“不影响”。下同)测量结果; 收集到气体的纯度。
用该装置收集CO2的优点是:
1.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较纯净。
2.可测得收集CO2的体积。
影响
不影响
洗气瓶:又称“多功能瓶”或“万能瓶”



用该装置收集CO2,应如何验满
洗气瓶:又称“多功能瓶”或“万能瓶”
a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 b处,
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课堂精练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C.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D.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C
课堂精练
2.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课堂精练
3.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
B
课堂精练
4. 下列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的是(  )
A.O2 B.H2S
C.CO2 D.H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