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重点学校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重点学校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07 15: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重点学校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分)
1. 有的同学喜欢赖床,以不吃早餐作为代价,只为多睡十分钟,然而青少年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是健康成长的基础。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满足生命活动所需,每日应摄入足量的蛋白类食品
B.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是生命之源,因此起床后只需大量喝水饱腹即可
C. 早餐中白粥或面包等食品中含有淀粉,经消化分解,能为机体提供葡萄糖,保证能量的供应
D. 脂质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饮食中应有适量的摄入,长期零油脂的饮食不利于身体健康
2. 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借由自然景象托物言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柳絮的轻与葵花的鲜艳,均有利于植物的繁衍
B. “葵花向日倾”现象的生物学原理与植物顶端优势一致
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离体柳树枝条,可促进生根
D. 柳絮飞扬与葵花盛开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说明环境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 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SC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通过定向诱导分化,用于治疗组织细胞损伤类的疾病
B. MSC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也正是由于不断分裂使其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 MSC分化成脂肪、骨、肌肉等多种组织细胞的过程中,胞内DNA和RNA逐渐发生改变
D. MSC可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4. 2016年,科学家大隅良典因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奖。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一种由液泡或溶酶体介导的,对细胞内物质、细胞结构进行降解的重要代谢机制。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的液泡也能参与细胞自噬,可推测液泡中也含有多种水解酶
B. 当细胞中存在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时,细胞将通过自噬对其进行清除
C. 当细胞中营养不足,细胞自噬可通过对某些物质的降解实现营养物质的重新分配
D. 在自噬过程中,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需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对相关物质或结构进行降解
5. 土壤中镉的毒性会抑制甜高粱的生长,降低甜高粱对矿物质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研究发现,钙能与镉竞争甜高梁根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土壤中的镉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B. 甜高粱吸收镉离子的能力受环境温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
C. 甜高粱细胞对镉的吸收取决于磷脂分子所具有的特异性
D. 适当增加土壤中钙的含量,能减少甜高粱根细胞吸收镉
6.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的广西古鱼类特异埋藏生物群中,发现了一个盔甲鱼家族新成员——“九尾狐甲鱼”化石。九尾狐甲鱼长约10厘米,身体除了有甲壳和典型的下歪尾外,尾鳍还具有9个手指状的分叉,形成一排羽状的鳍,像9条尾巴,使其能够成为一个灵活的“游泳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九尾狐甲鱼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九尾狐甲鱼羽状尾鳍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九尾狐甲鱼进化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D. 化石能够确定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特征,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7. 研究表明,化学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会促进儿童性早熟的发生。某些EEDs能与下丘脑神经元结合,增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合成与分泌;部分EEDs与雌性激素的结构相似,能和雌性激素受体(ER)结合并激活,产生拟雌激素作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GnRH随体液到达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B. GnRH和ER都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
C. 拟雌激素作用会提早促进儿童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D. EEDs主要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儿童提早进入青春期
8. 布氏田鼠作为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害鼠之一,种群数量增加会对草地产生严重的危害。为了合理利用草原,相关人员调查了锡林郭勒草原绵羊不同放牧方式情况下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绵羊与布氏田鼠不存在相同的食物来源
B. 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五点取样法
C. 三种放牧方式中禁牧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
D. 放牧可能降低植被的高度和盖度,破坏布氏田鼠的洞穴系统,增加其被天敌捕食的风险
9. 随着电视剧《狂飙》热播,干眼症被搬上银屏。诱发干眼症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泪液分泌不足,或者睑板腺分泌的油脂不足,泪液蒸发太快。科学家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成与泪腺相似的立体组织,该成果有望带动对重症干眼症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于泪腺功能受损,内环境中的泪液分泌不足会导致干眼症
B. 诱导iPS细胞形成泪腺相似的组织的过程体现iPS细胞的全能性
C. 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可以在不需要人类胚胎的情况下获得
D. 健康用眼习惯及佩戴隐形眼镜能有效预防干眼症
10. 捕蝇草每片叶子的顶端长有一个形似贝壳的小夹子。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当昆虫在叶片上来回走动摄取蜜汁时会碰到触发毛,“小夹子”就能“感知”到猎物从而快速关闭将其夹住。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下列关于捕蝇草说法错误的是( )
A. 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B. 捕蝇草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
C. 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D. 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才合拢叶片,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
11. 经国家的积极努力,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效药于2021年纳入医保目录。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是SMNI基因发生部分碱基缺失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产前诊断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孕期可通过产前B超检查胎儿是否患SMA
B.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若第一个儿子为SMA患儿,则再次生下SMA儿子的概率为1/4
C. SMNI基因突变,将引起表达产物中氨基酸数量减少,蛋白质空间结构异常而致病
D.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可帮助双方均为携带者的夫妻生下健康宝宝
12. 为了确认猪的肝脏细胞和西兰花茎的细胞存在哪些共性,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关于结果预测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 结果
猪肝脏细胞 西兰花茎细胞
A 提取DNA 出现白色丝状物 出现白色丝状物
B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细胞核 是 是
C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有叶绿体 否 否
D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进行减数分裂 否 否
A. A B. B C. C D. D
13.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可作为粗饲料应用于反刍动物日粮中。单纯的纤维素比较容易被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降解,但木质素复杂的结构却难以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同时老化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之间存在很强的结合键抵抗微生物的消化,使与之交联的纤维素在瘤胃的降解率降低。酶菌复合制剂可以降解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从而提高饲料中营养的利用率。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与反刍动物争夺纤维素,与反刍动物是种间竞争的关系
B. 利用玉米秸秆制作饲料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C. 酶菌复合制剂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及微生物的代谢特性,能高效降解细胞壁成分间的复杂联系
D. 酶菌复合制剂的制备需考虑所选菌种是否会对瘤胃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起功能紊乱
14. 酪氨酸激酶是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的一类重要物质,在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生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染色体易位,产生了超活化状态的酪氨酸激酶(Ber-Abl),从而诱导产生过量的白细胞。Gleevec能选择性地抑制CML患者的Bcr-Abl活性(作用机理如图)。请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Gleevec通过与ATP抢夺结合位点来阻遏信号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实现治疗作用
B. 若Bcr-Abl基因发生了新的突变,导致Bcr-Abl结构发生改变,Gleevec将可能失效
C. 超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与ATP及Gleevec均可结合,这说明该酶比较特殊,不具有专一性
D. 正常的酪氨酸激酶参与细胞增殖的信号调控,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5.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小麦和麦麸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均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
B. 米曲霉菌为好氧微生物,因此发酵过程需给发酵罐通入空气并搅拌
C. 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不含核膜
D. 发酵池中发酵产生的乳酸与酒精可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保证酱油质量
16. 人对声音的感知与听觉毛细胞有关,毛细胞表面有一簇纤毛突起,当声音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时,能使毛细胞的纤毛倾斜,致使连接丝拉动离子通道打开(图a),内淋巴中的K+进入细胞,最终引起听觉神经兴奋(图b)。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听觉神经纤维末梢与其作用的听觉毛细胞共同构成了效应器
B. 毛细胞纤毛受损或内淋巴中离子浓度异常将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C. 内淋巴中的K+浓度比毛细胞内高,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毛细胞
D. Ca2+进入毛细胞可促进囊泡移动向细胞膜,进而使听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7. 大通湖素有“洞庭之心”美称,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盛产鲢鳙鱼、虾蟹等水产。由于高密度养殖模式的发展,大通湖水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为改善水质环境,2018年开始在大通湖开展水生植物修复工程。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一般认为,当湖泊水体中氮质量浓度>0.5 mg/L、磷质量浓度>0.02 mg/L时达到爆发水华的营养条件,下表是2017-2021年每年夏秋季期间对大通湖进行水质采样的监测结果:
监测月份 监测结果 水体营养状况
透明度/m 总氮/mg.L-1 总磷/mg.L-1 叶绿素a /mg.L-1
2017-07 0.62 1.99 0.10 4.78 轻度富营养
2018-07 0.46 3.32 0.35 2.19 轻度富营养
2019-07 1.20 0.49 0.17 2.84 中度富营养
2020-10 0.18 2.95 0.31 12.56 中度富营养
2021-06 0.20 3.05 0.23 10.26 中度富营养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大通湖中鲢鱼和鳙鱼能摄食浮游藻类,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________营养级,两者生活的水层不完全相同,可以在水中混养且高产,是运用了群落的 结构。
(2)据表中数据可知,2017-2018年,大通湖的氮磷含量升高,但 含量却降低,可能与每年投放的鲢鱼、鳙鱼大量摄食浮游藻类有关。
(3)修复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大通湖整体水生植物覆盖率,2019年夏季达到30%,部分水域甚至超过80%,这些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随着冬季衰亡期的到来,未及时收割的沉水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底,逐渐腐烂,据此推测,2020年及2021年大通湖爆发水华的原因可能是 。
(4)请根据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尝试提出大通湖水体修复的一点建议: 。
18. 某种家鸡(2n=78)是一种适宜散养的优良品种,体型匀称,肉蛋鲜美,营养价值高。该种家鸡的正常眼对豁眼是显性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黄羽对白羽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要研究该家鸡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该家鸡的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现有纯合正常眼雄鸡与纯合的豁眼雌鸡若干,豁眼雌鸡正常减数分裂时某个细胞中W染色体的数目是 。若让纯合正常眼雄鸡与纯合的豁眼雌鸡杂交,子代出现一只豁眼雄鸡,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3)若用白羽正常眼雌鸡与纯合黄羽豁眼雄鸡作为亲本,采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模式,则F2中的白羽正常眼产蛋鸡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若F2的黄羽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e的频率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写出F1正常眼黄羽测交产生子代公鸡情况(要求:写出配子及基因型、表型): 。
19.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能够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对皮肤相关疾病及刺激性食物导致的胃肠溃疡具有修复治疗价值。已知细胞穿膜肽Pep-1能够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部,为解决hEGF穿透表皮能力弱的问题,科学家将Pep-1基因和hEGF基因进行连接,获得融合蛋白(epEGF)基因(图a),并将其与质粒A(图b)进行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制备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重组融合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
(1)研究者进行PCR扩增前根据epEGF基因设计了一对引物,据图a分析,该对引物序列的设计要求是 和 。实验中常用电泳技术鉴定目的基因,图c电泳结果中样品_______(填“1”或“2”)对应的条带为epEGF基因的鉴定结果。
(2)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筛选时,可将其接种在培养基①上培养(图d),再利用灭菌的绒布在培养基①上印模,沾上菌落后转印至培养基②上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可知,______号菌落是成功转化的大肠杆菌,可挑出进一步接种到培养液中克隆化培养,培养过程中需在适宜转速的摇床中进行,原因是 。
(3)该实验过程使用的质粒A含有GST标签(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已知谷胱甘肽(GSH)是GST作用的底物,研究人员将菌体破碎离心后取上清液,利用固定上谷胱甘肽的GST亲和树脂进行层析,可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请尝试解释其原理: 。
(4)由于天然EGF来源有限,有人尝试将hEGF基因用 法导入豆科植物花生体细胞,通过 技术培育成转基因植株并从根部细胞提取得到大量产物。与植物细胞相比,以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优缺点有哪些,请分别列举: 。(各答1点即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0. 芒萁属蕨类植物,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森林植被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土壤氮素含量变化对芒萁光合生理的影响,科研人员设置遮阴与氮素双因素控制试验,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总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NO(不施氮)、N1(低氮)、N2(中氮)、N3(高氮)
(1)测定不同条件处理对芒萁叶绿体内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需要提取和分离色素。在研磨芒萁叶片提取光合色素时,需要加入 溶解色素。而纸层析法可分离各种光合色素,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结果可知,净光合速率最高的是 处理组。测定芒萁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可以使用仪器测定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的 。
(3)已知芒萁是阴生植物,在高光条件下存在光抑制现象,若不考虑呼吸作用的细微差别,请结合图1与图2推测,在没有施氮干预的情况下,轻度遮阴时是否存在光抑制现象 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又进一步发现,遮阴程度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图3),试分析其生理意义: 。
21. 尘螨的粪便颗粒中含有的Der p1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抗原,该物质是一种蛋白酶,能切割气道粘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的蛋白组分,改变其通透性,从而侵入机体内环境。下图表示Der p1接触皮下APC(抗原呈递细胞)后发生的免疫过程:

(1)图中显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___免疫,细胞①是 细胞,在该免疫过程中,细胞①对细胞②的作用包括 。
(2)过敏性个体在___________(填“初次”或“再次”)吸入Der p1后,会引发过敏性鼻炎。这是因为过敏性个体在接触Der p1后,其细胞③产生的_____________与肥大细胞膜表面的Fc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
(3)过敏性鼻炎(AR)的发病率日渐提升,在中医治疗上,常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AR进行治疗。为研究该药汤在治疗Der p1引起的AR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选用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进行体外培养连接成单层,模拟人体HNEpC屏障进行相关实验:
①组使用正常的HNEpC屏障,②-⑤组则使用Der p1处理过的HNEpC屏障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③-⑤组在使用Der p1造模的同时分别加入了不同剂量的麻黄细辛附子汤药进行培养,检测各组的通透性(反映屏障的功能)以及闭合蛋白与密封蛋白两种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请尝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在治疗Der p1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中的机制与功效: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满足生命活动所需,每日应摄入足量的蛋白类食品,从而保证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供应,A正确;
B、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是生命之源,要适量饮水,但水不是能源物质,因此起床后还需要摄入糖类等物质,B错误;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早餐中白粥或面包等食品中含有淀粉,经消化分解,能为机体提供葡萄糖,保证能量的供应,C正确;
D、脂质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饮食中应有适量的摄入,长期零油脂的饮食不利于身体健康,适量饮食脂类食物能够帮助维持身体机能和代谢水平,使身体能够正常运转,D正确。
故选B。
2.【答案】B
【解析】A、柳絮和葵花均可作为繁殖的载体,柳絮的轻与葵花的鲜艳利于种子和花粉的传播,均有利于植物的繁衍,A正确。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而“葵花向日倾”现象体现的背光侧生长快,与顶端优势的原理不同,B错误。
C、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离体柳树枝条,可促进生根,C正确。
D、柳絮飞扬与葵花盛开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说明除植物激素等作用外,环境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MSC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通过定向诱导分化后,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用于治疗某些组织细胞损伤的疾病,A正确;
B、MSC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分化程度低,不易衰老,B错误;
C、MSC分化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的DNA不发生改变,但RNA不完全相同,C错误;
D、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MSC分化成多种类型细胞没有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动物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从而参与细胞自噬,而植物细胞的液泡也能参与细胞自噬,可推测液泡中也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
B、当细胞中存在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时,细胞将通过自噬对其进行清除,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B正确;
C、当细胞中营养不足时,细胞自噬可包裹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某种细胞器融合形成某种结构,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自身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C正确;
D、细胞质基质中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pH,导致水解酶的活性降低,自噬过程中,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不会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镉在生物体内不能被降解,土壤中的镉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从而导致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健康受到危害,A正确;
B、甜高粱吸收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与载体蛋白和能量有关,因此推测甜高粱吸收镉离子的能力受环境温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B正确;
C、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膜功能的复杂成都,甜高粱细胞对镉的吸收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具有的特异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C错误;
D、据题意可知,钙能与镉竞争甜高梁根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因此适当增加土壤中钙的含量,能减少甜高粱根细胞吸收镉,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九尾狐甲鱼羽状尾鳍使其能够成为一个灵活的“游泳者”,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后来可能因为环境变化导致该性状不适应环境而灭绝,AB正确;
C、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D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随体液到达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A正确;
B、GnRH作为一种激素,能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而ER代表的是雌性激素受体,B错误;
C、部分EEDs与雌性激素的结构相似,能和雌性激素受体(ER)结合并激活,产生拟雌激素作用,该作用会提早促进儿童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C正确;
D、题中显示,化学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会促进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可见,EEDs主要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儿童提早进入青春期,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绵羊与布氏田鼠都可以草为食,有相同的食物来源,A错误;
B、布氏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标记重捕法,而五点取样法属于样方法,B错误;
C、据图可知,三种放牧方式中禁牧时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最大,不利于抑制鼠害发生,C错误;
D、图中连续放牧和按月放牧均可降低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推测放牧可能降低植被的高度和盖度,破坏布氏田鼠的洞穴系统,增加其被天敌捕食的风险,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泪腺分泌的泪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iPS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加入分化诱导因子才能获得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如可诱导iPS细胞形成泪腺相似的组织,该过程没有体现iPS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iPS技术不使用胚胎细胞,只需对体细胞进行操作及适当的培养即可,没有伦理学的问题,还可以避免免疫排斥,iPS细胞可以在不需要人类胚胎的情况下获得,这是其典型优点之一,C正确;
D、健康用眼习惯能有效预防干眼症,但佩戴隐形眼镜则不能预防干眼症,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捕蝇草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又能“捕捉”飞虫、蚂蚁等,属于消费者,故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A正确;
B、捕蝇草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B正确;
C、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由外分泌腺分泌的,C错误;
D、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捕蝇草的这种机制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D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类遗传病无法通过产前B超检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A错误;
B、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为A/a,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若第一个儿子为SMA患儿aa,则该夫妇基因型都是Aa,再次生下SMA儿子的概率=1/4×1/2=1/8,B错误;
C、SMNI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发生部分碱基缺失引起的,碱基对缺失可能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减少,但不一定会引起氨基酸数量减少,可能因为碱基对缺失而引起终止密码延迟出现,导致氨基酸数量增多,C错误;
D、“第三代试管婴儿”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指在胚胎移植前,取胚胎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胚胎是否异常,是减少出生缺陷儿的有效方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可帮助双方均为携带者的夫妻生下健康宝宝,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猪肝脏细胞和西兰花茎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提取DNA实验中都会出现白色丝状物,A正确;
B、猪肝脏细胞和西兰花茎细胞均为真核细胞,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B正确;
C、猪肝脏细胞中不含叶绿体,西兰花茎细胞含有叶绿体,C错误;
D、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肝脏细胞和西兰花茎细胞都不是生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减数分裂,D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反刍动物提供微生物体蛋白,反刍动物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等,其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错误;
B、利用玉米秸秆制作饲料,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B正确;
C、酶菌复合制剂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及微生物的代谢特性,C正确;
D、酶菌复合制剂可以降解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从而提高饲料中营养的利用率,但是在制备酶菌复合制剂时需考虑所选菌种是否会对瘤胃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起功能紊乱,D正确。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据图可知,Bcr-Abl与ATP结合后,会促进信号蛋白与该结合体的结合,此后信号蛋白磷酸活化,成为细胞增殖和存活的信号,最终导致白血病,Gleevec能选择性地抑制CML患者的Bcr-Abl活性,是通过与ATP抢夺结合位点来阻遏信号蛋白的磷酸化而实现的,A正确;
B、Gleevec与Bcr-Abl蛋白的相应位点进行结合,依赖于结构的特异性,若Bcr-Abl基因发生了新的突变,导致Bcr-Abl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无法结合,则Gleevec将可能失效,B正确;
C、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超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与ATP及Gleevec均可结合,这说明该酶催化的是一类化学反应,仍是专一性的体现,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酪氨酸激酶是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的一类重要物质,在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小麦和麦麸中均含有蛋白质和淀粉,而蛋白质和淀粉均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另外蛋白质还可提供氮源,A正确;
B、米曲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发酵过程需给发酵罐通入空气并搅拌,B正确;
C、在发酵池中酵母菌产生的酒精能抑制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使发酵液呈酸性,也能抑制杂菌的生长,但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有核膜,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不含有核膜,C错误;
D、发酵池中乳酸发酵产生的乳酸和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可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保证酱油质量,同时添加的食盐也能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A、已知人对声音的感知与听觉毛细胞有关,因此听觉毛细胞属于感受器,A错误;
B、根据题意“当声音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时,能使毛细胞的纤毛倾斜,致使连接丝拉动离子通道打开,内淋巴中的K+进入细胞,最终引起听觉神经兴奋”可知,毛细胞纤毛受损使其不能倾斜或内淋巴中离子浓度异常将可能影响听觉神经兴奋,导致听力受损,B正确;
C、离子通过通道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因此内淋巴中的K+浓度比毛细胞内高,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毛细胞,C正确;
D、据图可知,Ca2+进入听觉毛细胞可促进囊泡移动向细胞膜,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听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D正确。
故选A。
17.【答案】(1)第二 垂直
(2)藻类
(3)种间竞争 水体中N和P的含量增多,藻类大量繁殖
(4)避免向水体中排放N、P等元素,适当种植水生植物增大与藻类的竞争,且应及时收割并处理沉水植物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大通湖中鲢鱼和鳙鱼能摄食浮游藻类,属于植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第二营养级;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两者生活的水层不完全相同,可以在水中混养且高产,是运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分析题意可知,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而结合图表可知,与其它年份相比,2017-2018年,大通湖的氮磷含量升高,但水体营养状况是轻度,说明其中的藻类含量降低,可能与每年投放的鲢鱼、鳙鱼大量摄食浮游藻类有关。
(3)修复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大通湖整体水生植物覆盖率,推测这些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能够与浮游藻类竞争光照和溶解氧等资源;随着冬季衰亡期的到来,未及时收割的沉水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底,逐渐腐烂,会导致水体中N和P的含量增多,藻类大量繁殖。
(4)结合上述信息可知,大通湖水体修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向水体中排放N、P等元素,适当种植水生植物增大与藻类的竞争,且应及时收割并处理沉水植物。
18.【答案】(1)40
(2)0、1或者2条 正常眼雄鸡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使ZB突变为Zb,与 Zb的雌配子结合产生基因型为ZbZb的个体,表现为豁眼雄性(或含基因B的Z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3)1/16 1/3
(4)

【解析】(1)家鸡(2n=78)为二倍体生物,ZW为异型同源染色体,所以测基因组序列至少要取n+1,即39+1=40条染色体进行测序。
(2)据题意可知,该种家鸡的正常眼对豁眼是显性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纯合豁眼雌鸡基因型为ZbW,正常减数分裂时,卵原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含有1条W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含有1或者2条W染色体、0条W染色体,因此豁眼雌鸡正常减数分裂时某个细胞中W染色体的数目是0、1或者2条。让纯合正常眼雄鸡(ZBZB)与纯合的豁眼雌鸡(ZbW)杂交,子代基因型为ZBZb(正常眼雄鸡)、ZBW(正常眼雄鸡),若出现一只豁眼雄鸡,可能是正常眼雄鸡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使ZB突变为Zb,与 Zb的雌配子结合产生基因型为ZbZb的个体,表现为豁眼雄性(或含基因B的Z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3)黄羽对白羽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若用白羽正常眼雌鸡(eeZBW)与纯合黄羽豁眼雄鸡(EEZbZb)作为亲本,F1中基因型为EeZBZb、EeZbW,F2中的白羽正常眼产蛋鸡(eeZBZ-)出现的概率是1/4×1/4=1/16。只考虑羽毛颜色,F2的黄羽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1/3EE、2/3Ee,E=2/3,e=1/3,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EE=2/3×2/3=4/9,Ee=2×1/3×2/3=4/9,ee=1/3×1/3=1/9,e的频率为ee的基因型频率+1/2×Ee的基因型频率=1/9+1/2×4/9=3/9=1/3。
(4)F1中正常眼黄羽基因型为EeZBZb,测交时与eeZbW交配,遗传图解为:
19.【答案】(1)引物之间以及引物自身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为了防止出现非特异性扩增片段,其长度不能过短,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序列 在两个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上限制酶BamHⅠ和XhoⅠ的识别序列 2
(2)2、5 使大肠杆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使大肠杆菌获得足够的营养进而快速生长
(3)根据底物与酶相结合的原理,可将菌体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固定下来,进而可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
(4)农杆菌转化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优点:大肠杆菌具有繁殖快、容易培养、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缺点:大肠杆菌中合成的蛋白质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而不具有生物活性

【解析】(1)研究者进行PCR扩增前根据epEGF基因设计了一对引物,据图a分析,该对引物序列的设计要求是引物之间以及引物自身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为了防止出现非特异性扩增片段,其长度不能过短,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序列,结合图a可知,还需要在设计的两个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上限制酶BamHⅠ和XhoⅠ的识别序列。转基因的目的是制备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重组融合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根据基因对蛋白质合成的控制作用可推测,相关目的基因中含有的碱基对数目至少为84×3=252bp,据此可推侧,图c电泳结果中样品“2”对应的条带为epEGF基因的鉴定结果。
(2)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筛选时,可将其接种在培养基①上培养(图d),则在该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体包括成功导入重组质粒A的大肠杆菌和导入质粒A的大肠杆菌,而后再利用灭菌的绒布在培养基①上印模,沾上菌落后转印至培养基②上培养。培养基②中添加了四环素,而重组质粒A在构建过程中四环素A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具有四环素抗性,即目的菌在培养基②上不能生长,在培养基①上可以生长,因此,根据培养结果可知,2、5号菌落是成功转化的大肠杆菌,可挑出进一步接种到培养液中克隆化培养,培养过程中需在适宜转速的摇床中进行,这样可以使大肠杆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使大肠杆菌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也能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
(3)该实验过程使用的质粒A含有GST标签(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已知谷胱甘肽(GSH)是GST作用的底物,研究人员将菌体破碎离心后取上清液,利用固定上谷胱甘肽的GST亲和树脂进行层析,根据底物与酶相结合的原理可将菌体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固定下来,进而可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同时也能说明经过层析处理的上清液中含有目标蛋白。
(4)由于天然EGF来源有限,有人尝试将hEGF基因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豆科植物花生体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转基因植株并从根部细胞提取得到大量产物。与植物细胞相比,以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优点表现在,大肠杆菌具有繁殖快、容易培养、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但也有缺点,如大肠杆菌中合成的蛋白质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而不具有生物活性。
20.【答案】(1)无水乙醇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2)轻度遮阴和中氮 吸收的CO2量、释放的氧气量或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3)不存在 不同遮阴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差别不大,且气孔导度在轻度遮阴时最大
(4)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光照不足的环境

【解析】(1)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在实验中常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据图1可知,在轻度遮阴+N2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高,即轻度遮阴和中氮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高;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的CO2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释放的氧气量或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可使用仪器进行测定。
(3)比较图1和图2可知,在没有施氮干预(NO处理)的情况下,不同遮阴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差别不大,且气孔导度在轻度遮阴时最大,说明轻度遮阴时不存在光抑制现象。
(4)叶绿素能够吸收、利用光能,参与光反应过程,遮阴程度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的意义是:可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光照不足的环境。
21.【答案】(1)体液 辅助性T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2)再次 浆细胞
(3)降低通透性,并提高闭合蛋白和密封蛋白的含量来治疗Der p1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且高剂量情况下作用效果明显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过程有抗体产生,属于体液免疫;细胞①能接受抗原呈递细胞的呈递,表示辅助性T细胞;细胞②是B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且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2)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故过敏性个体在再次吸入Der p1后,会引发过敏性鼻炎;细胞③属于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与肥大细胞膜表面的Fc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
(3)分析题意,该实验目的是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在治疗Der p1引起的AR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实验的自变量是Der p1的有无及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的有无和剂量,因变量是通透性(反映屏障的功能)以及闭合蛋白与密封蛋白两种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含量,据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其它组别的通透性均有所升高(第⑤组除外),而闭合蛋白和密封蛋白的相对值表现为模型组显著降低,但加入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的③④组两种蛋白含量恢复正常,⑤组含量显著升高,据此推测麻黄细辛附子汤在治疗Der p1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中的机制与功效是:可以通过降低通透性,并提高闭合蛋白和密封蛋白的含量来治疗Der p1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且高剂量情况下作用效果明显。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