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19: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Ⅱ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能够判读等降水量线模式图,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能描述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把地图上_____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120
110
100
130
120
110
100
等高线
等温线
4℃
8℃
12℃
16℃
16℃
20℃
24℃
把地图上_____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海拔
气温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150
100
50
200
200
250
250
250
300
300
300
(单位:mm)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
通常把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
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150
100
50
200
200
250
250
250
300
300
300
(单位:mm)
读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等降水量线
C
A



D

B
A地降水量为 ;
B地降水量取值范围 ;
C地降水量比D地 。
100mm
50~100mm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图例中不同颜色表示的年降水量范围,读出A、B、C、D、E五个地点的年降水量范围。
A
B
C
D
E
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200mm
500mm<B<1000mm
200mm<C<500mm
>2000mm
1000mm<E<2000mm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合作探究
( 限时3分钟)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
2.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
3.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差异?
北极圈
赤道
南极圈
一般1000mm以上
有的2000mm以上
500mm以下
500mm以下
大概在1000mm以上
有的超过2000mm
500mm以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合作探究
( 限时3分钟)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4.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大陆西岸大约是多少?
5.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200mm以下
1000mm以上
1000mm以上
200mm以下
大陆东岸大约1000mm以上,
大陆西岸大约在200mm以下。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合作探究
( 限时3分钟)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0°N
60°N
E
C
D
A
B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合作探究
E
D
C
B
A
E
C
D
A
B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合作探究
E
C
D
A
B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请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世界“雨极”。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树桥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印度地形图
3000
1000
500
200
0
海拔/米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
探秘世界“雨极”的形成原因。
暖湿
气流
迎风坡
多雨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请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世界“干极”。
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
阿塔卡马沙漠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降水 地区 年降水量
赤道地区
极地地区
南北回归线 附近大陆 东岸
西岸
中纬度大陆 沿海
内陆






小结
1.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世界年降水量 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趋势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地迎风坡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C.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两极地区降水多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第二课时)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各地气温降水都有不同,你知道自己家乡的气温降水特点吗?它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请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吧!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