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解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解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19: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解答题专项训练
1.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处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填地形部位名称:A_____,B______。
(2)图中①②③三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是______处,C、D两处山坡度更缓的是______处,原因是______ 。
(3)该区域最高海拔为______米。若甲地海拔为58米,测得该地某日正午气温为30℃,则此时最高峰的气温为______℃。
2.荆门市某茶村借助黄土坡绿茶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经济。读“沙洋县某茶村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高点的海拔约为____米。A、B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____米。
(2)图中E是____(地形部位),它位于图中A村庄的____方。
(3)该村的C茶园比D茶园长势好,是因为C茶园位于____(阳坡/阴坡)。
(4)影响图中公路布局的自然因素是____。
(5)该村的中学生小强和小红在讨论家乡未来发展时提出了一些新设想,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电商平台,扩大茶叶销售渠道
B.茶园景观与绿茶文化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C.扩大茶园规模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
D.改茶园为稻田,并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增加农产品种类
3.华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具有巍峨险峻、壮美雄浑的特点。福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五一假期时间,对华山进行了地理实践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地理感知:
(1)华山景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被____(山脉)穿过,华山和太白山峰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
泾渭分明:
(2)根据地势倾斜特点可知渭河的流向为____,地理小组在泾河沿岸的河谷里发现了一块块农田,类型为____,在河谷种植作物的不利条件有____。
日出美景:
(3)地理小组准备在ABC三处架设相机拍摄日出,最合理的位置以及原因是____。
出谋划策:
(4)华山的旅游资源丰富,请对当地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4.某旅游集团计划在我国福建省某地区开发一个集休闲、购物、野外拓展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设避暑山庄选址中,集团最终选择在甲处建设避暑山庄,甲的海拔范围在____之间,海拔相对于乙、丙两处更____(高/低),气候更为凉爽。若甲地到山顶的图上距离为4CM,实际距离是____米。
(2)近年来,徒步穿越自然区域的森林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森林步道是以徒步形式穿越山脉和森林区域,深入体验大自然的休闲空间,图中A、B、C三条道路中,最适合改造成森林步道的是____。
(3)在①、②两处所在的登山线路中,更适合老年旅行团的是____,原因是____。
(4)从安全角度考虑,旅游集团计划在景区内设立一些警示标志。比如③处,这里是____(地形部位),夏季降水多时易发生山洪。请你帮助该集团设计一条警示标语____。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活动规划了三条线路。下图示意此次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
(1)线路①――攀登山峰,锻炼体质:沿____(地形部位)登山,山顶的海拔高度超过____米。
(2)线路②――观赏瀑布,感受自然:瀑布在____(地形部位)处,该瀑布的落差高度至少有____米。
(3)线路③――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若出发地到民俗村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沿途看到河流的流向与行进方向____(相同、相反)。
(4)甲、乙两个河段,更容易发生泥沙沉积的是____河段,其理由是____。
6.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发现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最低海拔范围介于____米之间,而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小李还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米。
(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建议选择____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____便利。
(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____(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____。
(4)小李及家人在该地区游玩期间,有一架飞机在7月24日上午6时从C点(东十一区)起飞,10小时后到达B点(右图所示)。到达B点的时间是( )
A.7月24日16时 B.7月24日21时
C.7月23日21时 D.7月23日11时
7.【山区植被难成片】某科考小组开展丹霞山考查活动,发现这里难以见到成片分布的丹霞梧桐。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1)丹霞梧桐生长的海拔高度主要位于____(选填“0~120”或“120~240”)米。
(2)山有阴坡、阳坡之分。丹霞山的南坡为太阳照射的一面,这里称为阳坡。读图,丹霞梧桐主要生长在丹霞山的____坡。
(3)试推测丹霞梧桐的生长环境为( )
A.地势低平的盆地 B.地势陡峭的山坡
C.高温多雨的高原 D.土壤肥沃的河谷
8.我省某中学暑假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研学区域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老师发的资料,研学地区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__。
(2)小明查阅了该地区气候条件,应该准备________(填“轻薄”或“保暖”)类衣服。
(3)活动一“激流勇进”。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更惊险刺激的河段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4)活动二“星空露营”。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活动三“探秘古村”。同学们在探访中发现,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6)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乙地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你认为可以开发哪些项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盆地 山谷 陡崖
(2) ① C 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 658 26.4
2.(1) 450-475 1000
(2) 山峰 北
(3)阳坡
(4)地形地势
(5)D
3.(1) 陡峭、崎岖 秦岭 1613米
(2) 自西向东 旱地 容易受洪涝灾害
(3)C最合理,C处东方没有高地阻挡,AB两地东方海拔较高,遮挡光线。
(4)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延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等
4.(1) 650米-750米 高 8000
(2)C
(3) ① ①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上山更容易
(4) 山谷 “雨季多山洪,游玩需谨慎”
5.(1) 山脊 140
(2) 陡崖 20
(3) 2 相反
(4) 乙 流经地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缓,泥沙容易沉积
6.(1) 100 -50~50 山地 2000
(2) 丙 交通
(3) 山谷 ①
(4)C
7.(1)120-240
(2)南(阳)
(3)B
8.(1) 丘陵 北高南低
(2)轻薄
(3) AB AB河段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落差大
(4) 丙 地处鞍部,平坦开阔
(5)沿河流分布
(6) 攀岩 附近有陡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