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瞥见(piě) 摇曳(yè) 惺忪(xīnɡ)
B.几绺(liǔ) 皱缬(xié) 涸辙(hé)
C.绮丽(qí) 明眸(móu) 新颖(yǐnɡ)
D.移徙(xī) 尘滓(zǐ) 盎然(ànɡ)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打“×”,并按顺序改正到田字格中。(2分)
惊诧 骄弱 揠苗助长 减噪防尘
倏忽 蕈菌 芳草如荫 峰烟四起
纹络 棱角 了截爽直 雄据第一
改 正
3.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B.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C.《绿》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温州的踪迹》。
D.“缠线做什么?”我问。“治手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2012年2月3日,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的日子。还没吃晚饭,小明就急不暇择地坐到了电视机面前。
B.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C.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D.2012年2月29日的广州又是云雾天气,广场两边的高楼在雾中若隐若现,把花城广场的樱花衬托得更加艳丽。
5.一句话新闻。(2分)
据2012年2月2日《新快报》 龙年新春刚刚过去,欢乐余热未了,又到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几场绵绵春雨,催促各地绿草“当春乃发生”。在广东,贯通珠三角的6条省级绿道,串联起200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及历史文化名胜,连接着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新春,不妨去绿道踏青骑行,享受春日的清新与休闲。
请为以上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要求用原句填空。(4分)
(1)老骥伏枥,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
(3)本单元以“绿”为主题,请你写出两句含“绿”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6分)
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
时间
1949年
1979年
1988年
1991年
1998年
2010年
面积
50亩
100亩
140亩
210亩
300亩
380亩
(1)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3)班里开展“爱我家乡,护我土地”活动,需要拟写一条文学性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我准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绿》选段,完成8~11题。(13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8.看到梅雨潭如诗如画的景色,作者内心有哪些美好愿望?用简要语言依次写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根据对语段的理解,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批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下面老舍对大明湖水的描写与本文描写的梅雨潭水相比较,看看在描写上有什么异同点。(4分)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1·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美文,完成12~15题。(13分)
一棵小桃树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儿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的芽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悔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看着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2.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2)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宁夏模拟)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6~19题。(14分)
萨其马里的硼砂
云无心
①不久前,央视曝光了一些萨其马中使用硼砂的“黑幕”,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其实,在东南亚和中国一些地区,把硼砂添加到食物中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硼砂并不是“化学合成”,而是真正的“天然产物”。就来源而言,它跟海盐、蓬灰、卤水这样的“草莽英雄”差不多。
②硼砂的化学组成是四硼酸钠。它具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与化妆品中也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上,也经常用来消毒。既然可以灭菌,那么用在食品中,也就可以防腐。不过,它之所以被用到食品中,主要是因为在水中呈现弱碱性。就跟拉面使用的蓬灰,或者做馒头用的面碱一样,弱碱性使得面团更加筋道,从而产生更好的口感。其实,在食品添加剂引起人们的关注之前,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把它加到食物中。比如中国、印尼,就有把它加到拉面或者肉丸中的做法。而在伊朗,硼砂甚至是鱼子酱的传统原料。
③就像许多其他的食品成分一样,“用的历史悠久”“用的人多”完全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安全问题。只是因为它的危害不那么立竿见影,人们没有注意到而已。美国很早就禁止将硼砂添加到食品中。因此,伊朗的鱼子酱,因为含有“违禁添加物”,就无法登陆美国。而美国的鱼子酱,只能使用大量的盐来防腐,在味道和口感上,也就无法像伊朗的“地道鱼子酱”那样美味。因为鱼子酱不是常规的食物,通常人们也不会吃很多,而其中的硼砂用量也不大,所以美国也有人主张对它网开一面。
④所有的“毒性”都是由剂量决定的,那么硼砂的有毒剂量有多大呢?从动物实验来看,大鼠的半数致死量是每公斤体重2.66克,而食盐也不过是每公斤体重3克。也就是说,用硼砂毒死老鼠,需要的量还是很大的。【甲】不过,食物毕竟不是吃不死人就算安全,【乙】人们更关心的是在什么剂量下, 对健康不产生危害。这方面的数据不是很多,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2004年发表了一份专家意见,评估结果是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这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对于硼砂,大致是0.1克。
⑤当然,这个量是考虑了“安全系数”的。意思是说,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而超过了,可能会有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受到伤害。达到更大的量,可能会呕吐、腹痛、腹泻等。而长期大量摄入的话,则可能影响生殖发育。
(《读者·原创版》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6.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草莽英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硼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第④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欧洲居民甚至允许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的原因。(4分)
【材料】需要注意的是,硼酸盐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这个0.1克的量还要包括从食物、饮水等所有途径摄入的量。EFSA的评估结果是,欧洲居民的每天摄入量远远低于10毫克。所以,他们甚至允许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在欧洲,如果看到编号为E285的食品添加剂,那就是硼砂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森林有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减弱噪音等功能。
世界森林面积正在迅速减少,据估计,世界上每年被毁掉的森林约0.5亿平方公里。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各国中排名120位之后。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世界平均值为22%,而芬兰高达69%,日本为68%,巴西为67.7%。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绿色的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介绍知识等;(2)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中“瞥”应读piē;C项中“绮”应读qǐ;D项中“徙”应读xǐ。
2.答案:骄—娇 荫—茵 峰—烽 据—踞
3.【解析】选B。“绿色围墙”是种新型的有特殊含义的名词,“砌墙”也非传统意义的砌墙,两者均需着重指出,因此需加引号。
4.【解析】选A。“急不暇择”是迫切、来不及选择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迫不及待”。
5.答案(示例):骑行绿道踏新春 全民运动乐悠悠
6.答案:(1)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2)纷纷暮雪下辕门 (3)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千里莺啼绿映红。
7.答案(示例):(1)该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2)通过植树造林与种草涵养水源(或:减少放牧,保护土壤表层不被破坏等)(3)示例一:土地就是生命线 示例二: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土地 示例三: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8.【解析】此题考查搜寻信息的能力。找的句子中要有表达作者美好愿望的一些关键词,如“想”“希望”等。
答案:想张开双臂拥抱她,想用美好的词汇赞美她,想把她当做礼物赠给舞女和盲妹,想给她取名叫“女儿绿”。
9.【解析】此题要抓住句子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及感叹的句式,来突出绿的醉人、奇异和大的特点。
答案:用感叹的语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绿的醉人、奇异和大的特点。
10.【解析】此题可从思想意义、感情、表达点等方面入手。如扣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传达着作者对绿的爱恋之情。
答案(示例):运用联想,在“拍”“抚”“掬”“吻”等富有亲切感、抒情性极强的动词中,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奔放的爱恋之情。
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类文章的对比阅读,可以从描写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与修辞运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评析。答题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必须紧扣描写来谈。
答案(示例):相同点: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来描写水的特点。不同点:本文运用衬托的写作手法的同时还运用大量比喻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全文,从小桃树的生长、人们对小桃树的态度、自然界对小桃树的摧残等方面分析。
答案: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13.【解析】本题考查对优美语句的赏析能力。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联系具体语境分析。
答案:(1)将人世比做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做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2)将花苞比做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14.【解析】本题考查对主要人物作用的理解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奶奶和小桃树的关系,二是本文的写作主旨。
答案: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15.【解析】这是一道主观性试题。根据文章内容,联系主旨,从小桃树历经风雨却顽强生存中所获得的启示等方面思考。
答案: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16.【解析】此题考查选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解题时一是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联系具体的语境写出其语境义。
答案:“草莽”比喻海盐、蓬灰、卤水等非常普通,很常见。“英雄”比喻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17.【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以及对有用信息的筛选和整理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认真阅读全文,找出与硼砂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有关句子或段落,然后进行提炼,注意语言要简练。
答案: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与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上,用来消毒;用在食品中,可以防腐或使其产生更好的口感。
18.【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条理性。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懂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然后联系具体的语境作答。
答案:【甲】句承接上句“毒死老鼠,需要的量还是很大的”,说明这里讨论的是安全剂量;【乙】句与下文的不危害身体健康的硼砂数据衔接紧密;【乙】句紧承【甲】句,进一步说明人们关心的安全剂量问题。
19.【解析】此题考查拓展迁移能力,但是难度不是很大,解题时要善于从选文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内容作答。
答案:欧洲食品安全局发表专家意见,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这是一个“安全系数”,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而欧洲居民的每天摄入量远远低于10毫克,所以是安全的。
20.【写作提示】绿色象征生命,生命本与绿色息息相关,可人们只注重自己的生命而淡忘了给予我们生命的绿色。现实生活中,大肆斩杀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大有人在,当然,关注自然、关注绿色的乐于奉献的人更多。
由提供的有关森林的资料入手,可以从绿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入手,着眼于环境保护,也可以从“绿色”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入手,着眼于一种精神。那么,写作的视界肯定会被打开且开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