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评价检测(四)(苏教版 九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单元评价检测(四)(苏教版 九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2 16: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四)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乍然(zhà) 憨憨(hān) 隽永(jùn)
B.跌宕(dànɡ) 门槛(kǎn) 掂量(diān)
C.清澄(dēnɡ) 恬淡(tián) 饶恕(shù)
D.鹿砦(zhài) 铿锵(jiān) 羞涩(sè)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按顺序改正在表格内。(2分)
珠铄晶莹 自然真挚 浓艳绮丽 磕磕绊绊
豪放激越 深沉冷俊 一气贯串 莫名奇妙
淳厚质朴 博识瑞智 气势磅礴 秀美含蓄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在“小撒探会——2012我的幸福计划”活动中,面对记者撒贝宁的采访,山区的孩子们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B.毕淑敏的散文婉约清秀、刻画精致,能带给读者充实饱满的精神冲击和回味悠长的品读思考。
C.2012年央视春晚的开场歌舞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给亿万电视观众呈现了一道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D.他的这篇小说情节曲折动人,文字跌宕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语病,任选两处在原句中修改。(3分)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不但我被人鲨搏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更为主人公那“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的信念所折服。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种阅读体验将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百合花》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她的许多作品曾受到茅盾、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其主要作品集有《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
B.《白鹭》一文的作者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屈原》,诗集《女神》,小说《林家铺子》等。
C.茅盾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在1927年写作第一部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
D.《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作者是鲁藜,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醒来的时候》《英雄的母亲》等。
6.综合性学习。(8分)
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于2012年6月16日至22日在山东海阳举行,这届亚沙会的理念、口号、会徽都极具特色,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右面的图案是这届亚沙会的会徽“海之魅”,请按照你的理解和联想,对会徽进行简单的描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届亚沙会的理念是“海韵、阳光、激情、时尚”,这与主办城市有何联系?请思考后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届亚沙会的口号是“快乐在一起”,乍一听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但认真品味,却含义非凡,请写出你对这句口号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茹志鹃的《百合花》选段,完成7~10题。(10分)
百合花(节选)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了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A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B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7.简要概述选文前3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画出选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最后一段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的A、B两处画线的句子,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1·南充中考)品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1~17题。(17分)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王小玲
①一只翩然而至的蝶凝止于我的肩头。
②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清香地立于我的颈项之侧。那里,是我最钟爱的开满淡紫蝴蝶兰旗袍左肩上含苞待放的一朵。
③轻轻侧过脸,与一只蝶对视,与一朵花的灵魂对视。
④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分明是一个美到极致的精魂——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我的目光也A (灼伤 灼痛)。
⑤那一袭紫黑的蝶衣,是上好的丝绸的质感,晕着点点的黄,若隐若现,不可碰触,不敢碰触。那般的高贵神秘,那般的典雅脱俗。
⑥破茧,是为了寻找生命的花朵,用一身的美丽,用一生的痴情,短暂的生命不曾放弃过。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美,为了寻找美,为了展示美。
⑦因为美,而成为永恒,成为人们美的幻想和寄托。
⑧最美的梦境是蝴蝶梦,最美的纽扣叫蝴蝶扣,最美的戏服称作蝶衣,最美的舞姿喻为蝶翩跹,最美的爱情是化蝶而去的梁祝……
⑨那么是谁,安排我在阳光的花影间与一只蝶相遇,让我灵魂的尖端随蝶的纤纤细足舞出春天的芬芳?
⑩你从哪里来?你又到哪里去?为着怎样一段生命的轨迹,在这一刻,神奇地静栖于我的肩头?
?静是禅。
?净是禅。
?仿佛冥冥命运中赐予我一瞬得天独宠的美丽,让我的心静在蝶翼的翩然中,让我的魂净在蝶衣的绮梦中;使我的生命经得住岁月最苛刻的吟读,让我在清晨花瓣的露珠上 B (构筑 构造)水晶的房屋,安置我们的芳香的邂逅。
?不期而遇的蝶啊。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我将以心为桥,走进春天的脉络,将一朵最美的花融入生命。
?由此住进幸福的春天,永远的春天。
11.结合文意,在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A.( ) B.( )
12.“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为什么“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⑧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为什么单独成段?(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赏析加点词的妙处。(2分)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中“我”只是“与一只蝶不期而遇”吗?想一想,“我”实际上遇到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河北模拟)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2题。(13分)
穷 孩 子
穷孩子王小草赢了。
王小草考上了清华大学。   
消息顿时在小城的大街小巷被人热烈传颂。   
王小草生在一个偏远省份的一个偏远小城。   
王小草的家里真是穷。王小草的家住在西十条路以外的棚户区,这里找不到一座楼,哪怕是三层的小楼。   
王小草和爸爸、妈妈挤在十平方米的小屋,只有一间。做饭、洗脸、学习、睡觉都在这一间。   
王小草的爸爸蹬三轮,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小草的爸爸是小城里蹬三轮车人中最勤奋的一个,每天赚的钱也比那些人多。即便是这样,小草的爸爸赚的钱也供不上妻子吃药。   
王小草的妈妈有哮喘病,平时不说话,只有大碗地喝了汤药才有力气说得出话来。   
王小草的爸爸、妈妈在夜里睡不着觉时,经常长吁短叹。只有看见在桌角旁学习的王小草时,夫妻俩的眼睛才放出亮光来。   
王小草家的墙脚:夏天长蘑菇,冬天长钟乳岩。   
王小草家的灯泡天天都迷迷糊糊的,像高三生总是睡不醒的眼睛。  
人们还发现,王小草一年四季好像只穿一套衣服。确切一些说不是好像,真的只是穿一套衣服。   
但王小草却有很多鞋。   
王小草是聪明的孩子,许是穷则思变,他仔细研究过,四十元买四双鞋可以穿四个季度一整年,而一双四十元钱的鞋,只能勉勉强强穿一个季度零十天。
王小草家的天棚和四壁是白粉墙,没有占地方的家具。   
王小草家穷的总是很干净,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更没有游戏机和mp3、mp4,当然也没有喜欢发出张扬的哗啦哗啦的声音的滑板与旱冰鞋。   
王小草考上清华大学后的一天,一群学弟学妹拥进王小草的家,炕上地下全是热切的眼睛,热乎乎的气息。   
王小草长得很高。   
学弟学妹仰望着他,问学习秘笈。   
但王小草的回答总是让他们失望而归。   
又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高考指南报》的记者,在采访王小草时,又同样问到了学习秘笈。   
王小草回答:专心。   
记者问:怎么专心?   
王小草说:不分心。   
记者再问:怎么不分心?   
王小草指指左,记者的眼睛和头跟着向左,王小草指指右,记者的眼睛和头跟着向右。   
王小草在屋子里原地转了一圈,记者也跟着在屋子里原地转了一圈。
王小草最后仰头看着白白的天棚,长叹一口气,笑了,说:实在没有让我分心的东西。
记者听后也失望地走了。   
走着时,记者不甘心地摇着头嘟嚷道:“怎么可能,只是不分心就能考上清华大学?不对,这孩子是在保守。”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
18.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故事情节。(只限四个字)(3分)
考上大学→( )→( )→请教方法→( )
19.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全文看,你觉得王小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记者为什么不甘心地摇着头,并认为这孩子是在保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两次提到“学习秘笈”,你认为王小草的“学习秘笈”是什么?你的“学习秘笈”又是什么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3.读下面一首小诗,以“远航”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前进,前进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求:(1)联系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600字左右;(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与人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隽”应读juàn;C.“澄”应读chénɡ;D.“铿”应读
kēnɡ。
2.答案:铄-烁 俊-峻 奇-其 瑞-睿
3.【解析】选C。“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在这里用来形容歌舞显然是不合适的。
4.答案:①“讨论并阅读”改为“阅读并讨论”;②“不但我”改为“我不但”;③句末删除“的动力”或改为“成为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5.【解析】选B。《林家铺子》不是郭沫若的代表作,而是茅盾的代表作。
6.(1)答案(示例):会徽主体图案是一个汉字“海”字的造型,同时,又像火焰,像海水,鲜明生动地体现出沙滩运动会特色。三个动作充满力量、激情与美感,彰显出参赛健儿的奋力拼搏,展现青春活力,运动之美。
(2)答案(示例):“海韵、阳光、激情、时尚”,言简意深,其中,“海韵、阳光”两个词的首字连接起来便是第三届亚沙会举办城市“海阳”,同时也体现出海阳举办亚沙会所具有的自然地理优势。
(3)答案(示例):亚沙会是一个欢乐的盛会,参与沙滩运动,就是选择了快乐,通过亚沙会,让人们快乐地相聚在一起,同时也将永远地保留和回味参与亚沙会的快乐。
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首先对原文进行筛选,看看有无中心句。如果没有则要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我”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的起因。
8.【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从选文看,环境描写主要起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解题时要联系具体的情节和人物进行作答。
答案:环境描写的句子有“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这段自然环境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这既点出了“我”和小通讯员第一次见面的环境,又巧妙地烘托了“我”的心情,也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9.【解析】此题考查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时首先判断其描写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判断概括所表现的人物特点。
答案:这段话属于外貌描写,表现了小通讯员身体的结实及装束的简朴。
10.【解析】此处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等最重要的方法。解题时首先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然后联系所描写的对象具体进行作答。
答案(示例):选择A处,这处细节描写,写出了通讯员淳朴、憨厚、羞涩的特点。选择B处,这处细节描写,写出了通讯员天真纯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特点。
11.【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运用能力。联系上下文内容来看,A处用“灼伤”语意过重,B处“房屋”只能用“构筑”。
答案:灼痛 构筑
1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这种题型首先在文段中找出相关语句“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问题的答案在下文一般都能找到。
答案:因为这“是一个美到极致的精魂——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我的目光也灼痛”。
1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能力。首先判断句式特点,这段由五个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短句排列而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明显易见。然后围绕排比能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来回答。
答案: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蝴蝶的美,抒发对蝶的喜爱之情。
14.【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看,、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单独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答案:过渡(承上启下),为了强调蝶带给“我”的独特的感受。
15.【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从两个词语支配的对象分析,“花蕾”“春汛”都是充满生机的美好事物,用“萌动”“潮涌”表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答案:用“萌动”“潮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蝶带给“我”的那种含苞欲放、生机蓬勃、春机无限的无穷的美的遐想,表达了“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16.【解析】此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题时首先应着眼全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蝶在文中所具有的象征义来回答。
答案:不只是。“我”实际上遇到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或:一个美到极致的精魂)。17.【解析】此题是开放性题目。要贴近文意,围绕“追求美”进行作答,内容要积极向上,语言要精练。
答案(示例):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把生活中的美融入生命,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追求幸福的美好人生,追求永恒的美。
18.答案:家庭状况 小草穿戴 记者采访
19.【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品味能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语句,一般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感情表达等方面思考。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高三生总是睡不醒的眼睛”来比喻“灯光的昏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王小草的家庭状况极差,电灯的度数小。
20.【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通读全文,找出描写王小草的衣着和极少的语言、动作的句子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王小草是一个聪明懂事,生活节俭,学习勤奋而又不事张扬的孩子。(意思对即可)
2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可以从王小草的性格特点和《高考指南报》记者的愿望方面思考。
答案:因为这次采访没达到目的,一般的采访,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会谈一些学习方法之类的内容,这正是记者的愿望,而王小草偏偏是一个不事张扬的孩子。
22.【解析】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抓住表现王小草认真学习和他对记者的回答的语句分析。第二问属开放性试题,要联系自己平时的学习回答。
答案:王小草的“学习秘笈”是勤奋努力,学习专心。我的“学习秘笈”是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开阔知识面,刻苦勤奋。(意对即可)
23.【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材料”形式的作文题。写作此文首先要读懂这首小诗,明确这首诗的内涵:远航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向着目标前进,风雨兼程,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这篇作文最好写成一篇记叙文,可以选取自己在生活中克服困难的典型事例作为写作素材,表达出“远航”过程中的艰辛,也可以叙述自己的付出及回报,阐明从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