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一)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古刹(chà) 惬意(qiè) 污垢(ɡòu)
B.拾级(shè) 涟漪(yī) 阴晦(huì)
C.攒聚(zǎn) 地壳(qiào) 恬静(tián)
D.精髓(suǐ) 贮藏(zhù) 袅袅(niǎo)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生意盎然 新成代谢 分道扬镳 浮想连翩
弛名中外 豁然开朗 消声匿迹 登峰造极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夜幕降临,霓虹、灯树、车流汇成五彩缤纷的色彩,把城市打扮得分外艳丽。
B.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
C.2012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出炉, 内容千奇百怪。
D.我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神舟”八号卫星。
B. 2012年4月1日,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上,中国女队以3∶0击败新加坡队夺得女子团体冠军,重新获得考比伦杯。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能否让雷锋精神得以传承,关键在于对孩子的引导教育。
5.默写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
(3)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涣的《凉州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意境苍凉辽阔,壮美中透出一股肃杀之气,跨越时空虽大,但各种意象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幅超凡脱俗的境界。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 分)
班级开展“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你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活动:
(1)【物候撷趣】成语、谚语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各写一个。(2分)
A.物候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B.物候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气探究】请仿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如谷雨、芒种、小暑)中任选一个解释含义。(2 分)
示例:清明,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明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想像奇特,请你从物候学的角度对这句话提出不同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7~11题。(12分)
①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②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③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上,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④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⑤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⑥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⑦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7.根据上下文,回答第⑤段“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一句中“持续搏斗”“时间”分别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③段中作者把枝条比做“大蜘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这句中“此”指代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析下面的句子。(3分)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有障碍,才有生活”这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1·黄石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2~16题。(14分)
篱笆青青
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
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位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桠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⑤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
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⑧初夏,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霎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你从散发着草儿香气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在读一首清新的田园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像在听一支古典的乡情曲。
⑨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枚枚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前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⑩轻轻地,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篱笆青青,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2.这篇散文不仅描写了乡村多个种类,各个季节的篱笆之美,还再现了母性乡村的人性之美。阅读全文,梳理出有关人性之美的具体事例,要求语言简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上题中所梳理出的具体事例,反映了乡民的哪些美好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第⑧段画线处仿写,要求内容、句式与上下文保持一致。(2分)
15.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摘抄一个你最欣赏的句子,并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摘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中的篱笆,既有实的意思,也有虚的含义。请认真品读第⑩段,说说画线处的“自己的篱墙”有什么深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17~21题。(14分)
草原荷塘
自打记事以来,我就有着与周围的孩子们截然不同的兴趣,那就是什么事都想知道个究竟,无论是遇到什么都想多留意看一看,尽量从中找到点什么美的或是有用的东西。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于杜尔伯特大草原上雾散日升后那转瞬即逝的“荷塘月色”。
已经记不起来是哪年哪月哪日的事情了,只记得是我读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刚上初中时暑假期间的一个早晨,那天早晨雾下得特别大,十几米远就不见人影。早饭后,我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扛着镐头,从大表哥家出发,去七八里外的南山上刨旁风。由于下雾,露水特别大,刚出屯子没多远,我的鞋和裤腿脚子就都被露水打湿了,觉得特别凉,小腿特别的杀疼。大约在八九点钟的时候吧,我早就来到了南山上,已经刨了很多旁风。这时候,远远近近的浓雾似乎略微淡了些,丝丝缕缕,你缠我绕,叠叠不休。在缠绕着的如丝如缕的云雾中,太阳露出了时明时暗的银白色的脸儿,一个伟大的奇观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原来草原上的蜘蛛网是出奇的多,这是我平时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想像过的,一层压着一层,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挨挨挤挤,错落有致,排列井然,延伸扩展向无尽的远方。每一片蛛网上都挂满了白蒙蒙的雾水,仿佛就是一片片刚刚撑开的银白色的荷叶,静静地伫立在迷蒙的雾中。每一张网都由三条以上的主丝吊在较高较粗壮的蒿草上,每张网的中央都被伏着的蜘蛛压得向下沉着,很低很低,俨然刚刚舒展的荷叶的轴心。
不知道过了多久,雾更淡了,太阳变得更白了,多少还透着点鹅黄,荷叶也随之更白了,更鲜亮了,微风轻拂,有如梨花带雨的白衣天使在翩之舞之。迎着朦胧阳光的方向望去,无数的田田的白色的荷叶,汇成了白昼里的荷塘“月色”;一眼望不到边的那田田的白色的荷叶,形成了银色的山冈,银色的湖泊,银色的海洋,无边无垠,连绵起伏,水天一色,如耀眼寒光。
没过多久,雾彻底消散了,太阳发出了灼眼的光芒,那成千上万的白色的荷叶突然变成水晶的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整个草原顿时变成了水晶的山冈,水晶的湖泊,水晶的海洋,晶亮晶亮的,教人忘记了是置身在人间还是天堂。大大小小的昆虫似乎都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仙境般的美景惊呆了,不吵也不叫,不跳也不飞,就好像一动就会把美景吓跑了一样。独自伫立在山顶上的三角航标架子上的老鹰悠闲地梳理着还没有完全晾干的羽毛,一声不响的,简直就是这水晶世界的主宰者。
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再度欣赏过这草原荷塘月色的淡雅、凝重、晶莹、鲜亮,虽说很遗憾,然而,我毕竟曾经有过,人生有如此经历足矣。
17.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作者多年以前故乡草原荷塘月色___
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18.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为什么对三十多年前的草原荷塘记忆那么深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越来越多的美丽景色正在或已经成为回忆,只能在回忆中寻找,作者回忆这些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回忆总是美好的,甜蜜的,相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会有许多美好的片段,请你写出一个片段分享给大家吧!(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40分)
22.(2012·福州中考)人都有爱心,人都有爱好,爱是人的天性。爱,有时要讲究方式;爱,有时要把握尺度。请以“爱,还要会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书写工整规范。
22.题目:雨天,我想起了……
要求:(1)注意环境描写,情景交融;(2)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联想、想像;(3)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C项中“攒”应读cuán。
2.答案:成—陈 连—联 弛—驰 消—销
3.【解析】选D。“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解析】选B。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研制并成功发射”;C项主语残缺,可删去“由于”或“使”; D项前后不一致,删去“能否”。
5.答案:(1)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2)宵眠抱玉鞍
(3)正是河豚欲上时 (4)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6.答案(示例):(1)A.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等。B.棉花云,雨快临;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2)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3)小明,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认为玉门关处于沙漠地区,常年多风,黄沙漫天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应该是‘黄沙远上白云间’,你认为呢?
7.【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小溪的搏斗正是冲破了一个个的障碍。时间也就是流入大洋的“早晚”。
答案:冲破每一步的障碍;流入大洋的“早晚”。
8.【解析】此题考查掌握作者情感的能力,文中把“枝条”比做安于现状的“大蜘蛛”,这正是作者鄙视的生活。
答案:鄙弃平庸生活。
9.【解析】此题考查指示代词的用法。正是小溪在前进的道路中持续不断地搏斗,所以才创造出了这一不平凡的时间。
答案:持续地搏斗。
10.【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小溪的无私和乐观的精神。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溪写得很活泼,而且有人的思想感情。突出了小溪无私的心胸和乐观自信的心态,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斗志。
11.【解析】此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障碍”暗指困难,有了困难,生活才有意义,然后结合生活例子阐述即可。
答案(示例):与困难与挫折,往往是生活的一种宝贵财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海迪三分之二躯体瘫痪,但她克服了困难,成为颇有名气的医生、作家,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
12.【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能力。文中第②段的人性美主要体现了接纳路人休息和端来清凉井水这两件事上。第④段主要体现在分享劳动果实上。
答案:朴实大方地接纳路人休息,热情端来清凉的井水;大方地和邻居分享丰收的果实,分享丰收的乐趣。
13.【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能力。抓住篱笆的甘于奉献、坚守自己的真善清的品质来分析即可。
答案:不与人争辩、不自惭形秽以及打扮乡村、守卫乡村,像篱笆墙一样在生命中摒弃假恶浊,坚守真善清。
14.【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要结合上下句,句式要前后一致,字数大致相等。
答案: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田园的水墨画
15.【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从文中选取运用修辞手法典型的语句,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表现的内容。
答案(示例):摘句: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你从散发着草儿香气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在读一首清新的田园诗,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田园的水墨画,像在听一支古典的乡情曲。赏析: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乡村早晨的美好景色,语言生动形象。
16.【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这里的“篱墙”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指的是尽展人性之美的乡村,二指的是内心中的宁静或本真的心灵。
答案:①“与篱笆相守”,守住心灵,也就是守住我们内心的宁静、清洁、本真,不要让物欲膨胀了我们的内心,不要让浮躁扰乱了我们的本性。②“与乡村相守”,守护乡村,篱笆所守住的乡村文明,远离现代社会的尘嚣,在淳朴的乡村里尽享人情之美、本真之美是最大的快乐。因此,我们不能破坏乡村,而要让篱笆阻隔喧嚣,守护乡村。
1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文章写了早晨雾的变化过程,最后一段用几个词语概括了草原荷塘的特点。
答案:时间 淡雅、凝重、晶莹、鲜亮
18.【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能力。文中把草原比做了山冈、湖泊、海洋,通过“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可看出荷塘的特点。
答案: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散后整个草原荷塘的晶莹剔透、鲜亮的这种仙境般的美丽景色。
1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荷塘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作者无法忘却,现在又无法看到。
答案:雾后的草原荷塘晶莹剔透,充满了神秘感,更加美丽,更加令人向往。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经岁月流逝,但那令人震撼的美景在最初的记忆中仍是深刻的。
2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能力。正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差才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解答此题主要从这一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关注环境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生存的家园。
(2)关注保护美好事物的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事物。
(3)关注发展和传承的问题,提醒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2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表述能力。从记忆中选取印象最深刻的美好片段,然后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刻画即可。
答案(示例):春天,鸟语花香的季节。我们放声高歌,走在田间小路上。春游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然而炒菜做饭、奔跑游戏,则更是不亦乐乎。我们坐在树下,望着天空。天是蓝蓝的,在蓝天下,树枝上已长出了嫩芽,我仿佛看见它正在茁壮成长,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至今回忆起来心中仍洋溢着温馨。
22.【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带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抓住题眼“会爱”选材。注意深刻理解题目的内涵:一切爱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美好的,但不讲究方式、把握不住尺度的爱却会适得其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关心爱护以及体贴,更多的是学会包容、引导甚至教育。父母对孩子过度地关爱,无限制地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就是溺爱,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扭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2)对于困难弱势群体的爱,也不是简单的满足他们在物质上的需要,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多与他们交流。(3)对于祖国母亲的爱,仅凭一腔爱国热血还是不够的,真正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需要的是沉稳睿智的头脑。爱有千千万万种表达方式,包含热爱、恋爱、敬爱、关爱等等,只有真正把握好爱的尺度和方式,才能让爱融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注意从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22.【写作提示】文题要求进行环境描写,必须抓住这一关键信息,对雨天的环境进行描绘。可以描写雨天的浪漫,可以描绘雨天的静谧,可以刻画雨天的恶劣;可以具体写某一次下雨天自己的思想,亦可以写不同的雨天自己思想的变化……无论何种情形,都要结合自己的心理,抒写出自己面对此景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