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评价检测(六)(苏教版 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单元评价检测(六)(苏教版 八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2 16:2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拓宽(tuò) 臀部(tún) 呻吟(yín) 如火如荼(chá)
B.编撰(zhuàn) 牙龈(yín) 两栖(xī) 无暇顾及(xiá)
C.匍匐(pú) 胡茬(chá) 华裔(yī) 责无旁贷(dài)
D.贮运(zhù) 深谙(ān) 夭亡(yāo) 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喧哗  高雅  纯粹   令人作呕
B.繁衍 渗透 修饰 相安无事
C.光普 描绘 关键 梦寐以求
D.舞蹈 打扰 趋向 难能可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2012年龙年春晚,台湾歌手费翔重新演绎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故乡的云》。
B.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受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这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责无旁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2012年3月3日是第十三个全国“爱耳日”,这次“爱耳日”的主题为“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太空中理家》选自美国宇航员利宁杰的《太空漂流记》,写出了人类在太空中特别的生活方式。
B.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写的《奇妙的克隆》是一篇科普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克隆的定义、研究过程以及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喜与忧。
C.《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从花的颜色、香味、形状和保鲜期等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培育花卉上的应用。
D.《从小就要爱科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科学家谈21世纪》一书作的序,意在鼓励青少年要从小爱科学,长大后为祖国作出贡献。
6.填空。(4分)
(1)已知泉路近,_______。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含有“荆轲刺秦”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八年级(3)班拟开展“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班刊“科学成就”专栏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请在《辞海》“爱因斯坦”的释义中选择适用的信息。(填写序号)(2分)
爱因斯坦 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②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
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④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⑤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⑥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惜无成效。⑦爱因斯坦的理论,特别是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⑨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适用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我敬佩的科学家”的交流讨论,请写出你敬佩的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并简要概括敬佩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3分)
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适应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那么,今天扫除“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选出以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的新一届人民政府,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这是极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加速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记得60年代初《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后,一些人把书中的描绘当做科学幻想。但曾几何时,什么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之类,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即“克隆”技术)等,又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新发展。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了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8.引用文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两句话,说明科技知识的意义。(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1段加点词“从一定角度上看”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2段中有两处提到了“基本国策”,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制定“基本国策”的依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3段中提到了“电脑网络全球通”“无性繁殖”等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请你也写出两例科技发展的新成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现在起,你如何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学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1分)
人脸识别,离我们并不遥远
姜晨怡
在茫茫人海的火车站走来走去,只要一眨眼的工夫已经被认出,随即被特工盯梢;迎面相逢的美女是致命杀手,手机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美女的姓名和信息……是的,这就是人脸识别的神奇之处。在最新上映的电影《碟中谍4》中,这些场景令人炫目。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这种科技什么时候才能用到我们身上?事实上,这些情景不仅仅是电影特技,人脸识别已经让科幻成为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影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人脸识别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人脸检测,即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有,便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其次是面部特征定位,即对找到的每个人脸,检测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最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与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人脸识别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乃至人头欺骗识别系统,无法仿冒。此外,人脸识别速度快,不易被察觉。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属于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一秒时间内可以识别好几次。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
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这一系列的计算与转换都是人脸识别的关键内容。据介绍,人脸识别技术核心称为实时面部特征匹配(RFFM),其识别特征数据紧凑,特征算法准确高效,是一种独创的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比如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几何特征可以是眼、鼻、嘴等的形状和他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如相互之间的距离),目前采用测量两眼之间距离的较多。这些算法识别速度快、需要的内存小,但识别率较低。除此之外还有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方法、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弹性图匹配的人脸识别方法等。
人脸识别不需要使用者配合的生物识别方法,因而操作隐蔽性强,特别适合于安全防范、罪犯监控、罪犯抓捕。同时,它采用非接触式采集,没有侵犯性,容易被接受。而指纹采集,掌纹识别通常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其中,人脸识别最大的优点在于,更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有点类似人机互动。因而,人们对该技术寄予厚望,期望能够满足从国家公共安全、社会安全到金融安全以及人机交互等各类应用的需要。
如今,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可用于公安、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锁、考勤等民用市场。也许你仍然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最新的消息是,我们常常使用的邮箱也有可能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验证。
(选自《科技日报》2012年2月2日,有删节)
13.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将人脸识别过程补充完整。(2分)
1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脸识别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而指纹采集,掌纹识别通常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开头转述了最新上映的电影《碟中谍4》中的场景,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1·十堰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6分)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贵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⑦我终于明白了……
⑧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⑨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
⑩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8.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运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内容,请将原文中横线上空缺的两句话补充完整。(3分)
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80字以内)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的含义。(3分)
(1)高贵的捐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贵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贵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章中的母亲或小女孩,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简要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文章通过母女捐赠的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并丰富了爱的内涵,请你用“爱是……爱是……”的句式写出两句话,揭示本文所表达的这种爱的内涵。(2分)
答: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4.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看不见罢了。人有时候很像金鱼,常常会忽略自己的美丽。让我们寻找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亮点,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精彩。
请你以“跟我学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3)文章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中“荼”应读tú;B项中“栖”应读qī;C项中“裔”应读yì。
2.【解析】选C。“普”应改为“谱”。
3.【解析】选D。“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和前面“他没有任何关系”意思矛盾。
4.【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广泛”不能修饰“引起”,“广泛”与“极大”重复;C项,缺宾语,后面加上“的现象”;D项,滥用介词,删去“通过”或“使”。
5.【解析】选D。是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一书作的序。
6.答案:(1)欲别故乡难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7.答案:(1)③④⑤
(2)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纸获得科学技术信息。)
(3)示例一:袁隆平。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示例二:居里夫人。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超负荷地工作,致力于科学研究,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示例三:朱光亚。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一举成功。
8.【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搜集能力。回答时,要围绕着“科技知识”这一中心词来引申发掘。
答案:(1)“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2)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9.【解析】此题考查对短句作用的分析。回答时,一般先要说明短句在文中的意思,再阐明去掉后的意思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答案:不能。因为严格说来,这句流行语本身也有一定的片面性,表明了对“这句话”的有保留的承认和肯定。如果去掉,就变成完全承认和肯定“这句话”的正确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从第2段找出是什么原因,才制定这项基本国策的。这也就是依据所在。
答案: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且能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或:适应国情,加速社会发展。)
11.【解析】此题考查对科技知识的关注。回答时,只要是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事即可。
答案:航天员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二次牵手。
12.【解析】此题考查对科技创新具备的要素的理解。回答时,哪些做法对科学创新有帮助就选择哪些,这样才能成为爱科学的好学生。
答案(示例):着力提高以下几方面的科学素养:(1)学习科学知识并培养自身技能;(2)敢于科学探究;(3)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4)对科学的执著和积极投入的热情。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阅读文章第三段,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即可。
答案:面部特征定位 人脸比对
14.【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该句是将“人脸识别”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所以是作比较。
答案:作比较,将“人脸识别”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说明了“人脸识别的优势”。
15.【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优越性”是和其他方法相比得来的,回答时要从第六段中概括提炼。
答案:(1)不需要使用者配合,操作隐蔽性强;(2)它采用非接触式采集,没有侵犯性,容易被接受;(3)更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
16.【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通常”表示程度,应先解释其本义,再结合语境来分析。
答案:“通常”,指一般情况,写出了指纹采集,掌纹识别有时会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而不是所有情况。
17.【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法。说明文的开头转述(引用)故事,其主要作用就是引出说明对象。
答案:开头引用电影《碟中谍4》的场景,新颖别致,不仅引出了说明的事物,而且更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8.【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方法的辨析。“我的捐赠”和“小女孩的捐赠”不同,这是对比写法。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某一特点。
答案:对比手法。用自己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捐赠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9.【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内容续写句子的能力。回答时,应注意前后意思要贯通,语气要一致,要符合语境。
答案: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20.答案(示例):我最听妈妈的话了。翔子比我更需要妈妈,可妈妈是我最好最宝贵的呀!捐给了翔子,我就再也没有妈妈了,也不能要回了!我怎么办呢,妈妈……
21.【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应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考虑:第一个“高贵”,捐出了最宝贵的妈妈;第二个“高贵”,教育孩子有爱心并取得了效果;第三个“高贵”,孩子将母亲的爱心传承并发扬。
答案:(1)不仅捐出了妈妈,还有充满童真的无私的爱心。
(2)言传身教让善心传承。
(3)认识到爱是将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并承接母亲的善心,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种善心发扬光大。
22.【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回答时主要从小女孩传承了母亲无私的爱,懂得了捐赠的含义,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得到了诠释。
答案(示例):小女孩:幼稚却明白事理,天真无邪且可爱纯洁;无私的爱使得其含泪将最宝贵的妈妈捐给比自己更需要妈妈的翔子,有着金子般的心灵,将爱心发扬光大。
母亲: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爱,教育女儿什么是爱,并将爱心种在女儿的纯洁的心里。
23.答案(示例):(爱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真诚付出,(爱是)善心的传承,(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捐献给最需要的人(任选两句即可)
24.【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前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跟我学演讲”“跟我学跳舞”“跟我学做饭”“跟我学温柔”……然后再根据自己所填写的内容来考虑所写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之后列一个大致的提纲,把思路理顺一下,开始写作,如以“跟我学演讲”为例,可以先写自己以前的心理,怕演讲,从不敢主动大胆地在班内布置任务,内心却羡慕那些大胆泼辣的同学,尤其是那些滔滔不绝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然后写一个偶然的机会,万般无奈之下,非得自己出场不可,只好着手认真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上百次的苦练,终于一举获得了成功,这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很优秀的,点明文章的中心。最后,鼓励同学们凡事不要畏首畏尾,而要积极参与,锻炼自己。因为你走出了一小步,可能就离成功近了一大步。
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拓宽(tuò) 臀部(tún) 呻吟(yín) 如火如荼(chá)
B.编撰(zhuàn) 牙龈(yín) 两栖(xī) 无暇顾及(xiá)
C.匍匐(pú) 胡茬(chá) 华裔(yī) 责无旁贷(dài)
D.贮运(zhù) 深谙(ān) 夭亡(yāo) 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喧哗  高雅  纯粹   令人作呕
B.繁衍 渗透 修饰 相安无事
C.光普 描绘 关键 梦寐以求
D.舞蹈 打扰 趋向 难能可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2012年龙年春晚,台湾歌手费翔重新演绎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故乡的云》。
B.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受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这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责无旁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2012年3月3日是第十三个全国“爱耳日”,这次“爱耳日”的主题为“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太空中理家》选自美国宇航员利宁杰的《太空漂流记》,写出了人类在太空中特别的生活方式。
B.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写的《奇妙的克隆》是一篇科普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克隆的定义、研究过程以及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喜与忧。
C.《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从花的颜色、香味、形状和保鲜期等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培育花卉上的应用。
D.《从小就要爱科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科学家谈21世纪》一书作的序,意在鼓励青少年要从小爱科学,长大后为祖国作出贡献。
6.填空。(4分)
(1)已知泉路近,_______。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含有“荆轲刺秦”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八年级(3)班拟开展“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班刊“科学成就”专栏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请在《辞海》“爱因斯坦”的释义中选择适用的信息。(填写序号)(2分)
爱因斯坦 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②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
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④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⑤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⑥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惜无成效。⑦爱因斯坦的理论,特别是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⑨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适用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我敬佩的科学家”的交流讨论,请写出你敬佩的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并简要概括敬佩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3分)
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适应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那么,今天扫除“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选出以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的新一届人民政府,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这是极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加速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记得60年代初《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后,一些人把书中的描绘当做科学幻想。但曾几何时,什么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之类,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即“克隆”技术)等,又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新发展。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了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8.引用文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两句话,说明科技知识的意义。(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1段加点词“从一定角度上看”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2段中有两处提到了“基本国策”,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制定“基本国策”的依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3段中提到了“电脑网络全球通”“无性繁殖”等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请你也写出两例科技发展的新成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现在起,你如何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学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1分)
人脸识别,离我们并不遥远
姜晨怡
在茫茫人海的火车站走来走去,只要一眨眼的工夫已经被认出,随即被特工盯梢;迎面相逢的美女是致命杀手,手机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美女的姓名和信息……是的,这就是人脸识别的神奇之处。在最新上映的电影《碟中谍4》中,这些场景令人炫目。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这种科技什么时候才能用到我们身上?事实上,这些情景不仅仅是电影特技,人脸识别已经让科幻成为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影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人脸识别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人脸检测,即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有,便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其次是面部特征定位,即对找到的每个人脸,检测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最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与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人脸识别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乃至人头欺骗识别系统,无法仿冒。此外,人脸识别速度快,不易被察觉。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属于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一秒时间内可以识别好几次。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
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这一系列的计算与转换都是人脸识别的关键内容。据介绍,人脸识别技术核心称为实时面部特征匹配(RFFM),其识别特征数据紧凑,特征算法准确高效,是一种独创的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比如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几何特征可以是眼、鼻、嘴等的形状和他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如相互之间的距离),目前采用测量两眼之间距离的较多。这些算法识别速度快、需要的内存小,但识别率较低。除此之外还有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方法、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弹性图匹配的人脸识别方法等。
人脸识别不需要使用者配合的生物识别方法,因而操作隐蔽性强,特别适合于安全防范、罪犯监控、罪犯抓捕。同时,它采用非接触式采集,没有侵犯性,容易被接受。而指纹采集,掌纹识别通常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其中,人脸识别最大的优点在于,更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有点类似人机互动。因而,人们对该技术寄予厚望,期望能够满足从国家公共安全、社会安全到金融安全以及人机交互等各类应用的需要。
如今,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可用于公安、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锁、考勤等民用市场。也许你仍然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最新的消息是,我们常常使用的邮箱也有可能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验证。
(选自《科技日报》2012年2月2日,有删节)
13.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将人脸识别过程补充完整。(2分)
1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脸识别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而指纹采集,掌纹识别通常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开头转述了最新上映的电影《碟中谍4》中的场景,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1·十堰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6分)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贵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⑦我终于明白了……
⑧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⑨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
⑩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8.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运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内容,请将原文中横线上空缺的两句话补充完整。(3分)
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80字以内)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的含义。(3分)
(1)高贵的捐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贵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贵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章中的母亲或小女孩,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简要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文章通过母女捐赠的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并丰富了爱的内涵,请你用“爱是……爱是……”的句式写出两句话,揭示本文所表达的这种爱的内涵。(2分)
答: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4.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看不见罢了。人有时候很像金鱼,常常会忽略自己的美丽。让我们寻找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亮点,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精彩。
请你以“跟我学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3)文章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中“荼”应读tú;B项中“栖”应读qī;C项中“裔”应读yì。
2.【解析】选C。“普”应改为“谱”。
3.【解析】选D。“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和前面“他没有任何关系”意思矛盾。
4.【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广泛”不能修饰“引起”,“广泛”与“极大”重复;C项,缺宾语,后面加上“的现象”;D项,滥用介词,删去“通过”或“使”。
5.【解析】选D。是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一书作的序。
6.答案:(1)欲别故乡难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7.答案:(1)③④⑤
(2)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纸获得科学技术信息。)
(3)示例一:袁隆平。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示例二:居里夫人。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超负荷地工作,致力于科学研究,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示例三:朱光亚。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一举成功。
8.【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搜集能力。回答时,要围绕着“科技知识”这一中心词来引申发掘。
答案:(1)“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2)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9.【解析】此题考查对短句作用的分析。回答时,一般先要说明短句在文中的意思,再阐明去掉后的意思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答案:不能。因为严格说来,这句流行语本身也有一定的片面性,表明了对“这句话”的有保留的承认和肯定。如果去掉,就变成完全承认和肯定“这句话”的正确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从第2段找出是什么原因,才制定这项基本国策的。这也就是依据所在。
答案: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且能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或:适应国情,加速社会发展。)
11.【解析】此题考查对科技知识的关注。回答时,只要是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事即可。
答案:航天员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二次牵手。
12.【解析】此题考查对科技创新具备的要素的理解。回答时,哪些做法对科学创新有帮助就选择哪些,这样才能成为爱科学的好学生。
答案(示例):着力提高以下几方面的科学素养:(1)学习科学知识并培养自身技能;(2)敢于科学探究;(3)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4)对科学的执著和积极投入的热情。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阅读文章第三段,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即可。
答案:面部特征定位 人脸比对
14.【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该句是将“人脸识别”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所以是作比较。
答案:作比较,将“人脸识别”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说明了“人脸识别的优势”。
15.【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优越性”是和其他方法相比得来的,回答时要从第六段中概括提炼。
答案:(1)不需要使用者配合,操作隐蔽性强;(2)它采用非接触式采集,没有侵犯性,容易被接受;(3)更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
16.【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通常”表示程度,应先解释其本义,再结合语境来分析。
答案:“通常”,指一般情况,写出了指纹采集,掌纹识别有时会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而不是所有情况。
17.【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法。说明文的开头转述(引用)故事,其主要作用就是引出说明对象。
答案:开头引用电影《碟中谍4》的场景,新颖别致,不仅引出了说明的事物,而且更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8.【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方法的辨析。“我的捐赠”和“小女孩的捐赠”不同,这是对比写法。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某一特点。
答案:对比手法。用自己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捐赠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9.【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内容续写句子的能力。回答时,应注意前后意思要贯通,语气要一致,要符合语境。
答案: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20.答案(示例):我最听妈妈的话了。翔子比我更需要妈妈,可妈妈是我最好最宝贵的呀!捐给了翔子,我就再也没有妈妈了,也不能要回了!我怎么办呢,妈妈……
21.【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应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考虑:第一个“高贵”,捐出了最宝贵的妈妈;第二个“高贵”,教育孩子有爱心并取得了效果;第三个“高贵”,孩子将母亲的爱心传承并发扬。
答案:(1)不仅捐出了妈妈,还有充满童真的无私的爱心。
(2)言传身教让善心传承。
(3)认识到爱是将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并承接母亲的善心,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种善心发扬光大。
22.【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回答时主要从小女孩传承了母亲无私的爱,懂得了捐赠的含义,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得到了诠释。
答案(示例):小女孩:幼稚却明白事理,天真无邪且可爱纯洁;无私的爱使得其含泪将最宝贵的妈妈捐给比自己更需要妈妈的翔子,有着金子般的心灵,将爱心发扬光大。
母亲: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爱,教育女儿什么是爱,并将爱心种在女儿的纯洁的心里。
23.答案(示例):(爱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真诚付出,(爱是)善心的传承,(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捐献给最需要的人(任选两句即可)
24.【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前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跟我学演讲”“跟我学跳舞”“跟我学做饭”“跟我学温柔”……然后再根据自己所填写的内容来考虑所写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之后列一个大致的提纲,把思路理顺一下,开始写作,如以“跟我学演讲”为例,可以先写自己以前的心理,怕演讲,从不敢主动大胆地在班内布置任务,内心却羡慕那些大胆泼辣的同学,尤其是那些滔滔不绝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然后写一个偶然的机会,万般无奈之下,非得自己出场不可,只好着手认真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上百次的苦练,终于一举获得了成功,这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很优秀的,点明文章的中心。最后,鼓励同学们凡事不要畏首畏尾,而要积极参与,锻炼自己。因为你走出了一小步,可能就离成功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