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玉林市容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容县)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承认(chéng) 原谅(liàng) 颧骨(qián)
B.吞咽(yè) 惆怅(chàng) 溜走(liū)
C.钥匙(shi) 念叨(dao) 徘徊(huái)
D.收敛(liàn) 抽噎(yē) 搀扶(chān)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颧骨”的“颧”应读“quán”。
B.有误,“吞咽”的“咽”应读“yàn”。
C.正确。
D.有误,“收敛”的“敛”应读“liǎn”。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根据平时所学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2.(2023·容县)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凄凉 疲惫 藤蔓 剔除 领域 不可思意
B.宴会 躲藏 叹息 圆圈 通霄 齐头并进
C.稍微 覆盖 贷款 耽搁 帐篷 焉知非福
D.忧郁 彩绘 恼怒 悔坏 栅栏 全神贯注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因此,“不可思意”应是“不可思议”。
B.有误,通宵:整夜。因此,“通霄”应是“通宵”。
C.正确。
D.有误,毁坏:毁损破坏。因此,“悔坏”应是“毁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3.(2023·容县)句子“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密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 )
A.声音延长 B.意思转折 C.解释说明 D.话题转换
【答案】C
【知识点】破折号的作用
【解析】【分析】句子的破折号前写“货摊子“,破折号后面表示解释说明有哪些摊子。
故答案为: C
【点评】 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话题的转换,表示意思的递进,表引出下文等。
4.(2023·容县)句子“老师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我幼小的心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老师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我幼小的心灵”中把“老师的话”比作“温暖的阳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 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做这几类题,注意积累做题方法,并学会运用。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表达效果。
5.(2023·容县)把下列词语填写在句子的横线里,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然 ②竟然 ③使然 ④果然
⑴没想到这么点小事,____引起这样一场轩然大波。
⑵____制定了计划,就赶紧行动吧。
⑶淡定是一种人生涵养,纯真是一种性格____。
⑷商人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____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①既然:是连词,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②竟然:指居然,表示出于意料或常情常理以外。③使然:指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④果然:指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
(1)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竟然”。
(2)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既然”。
(3)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使然”。
(4)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果然”。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6.(2023·容县)对下面句子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句中“这才惊异地发现”表转折,引出后面的重点内容“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因此主要内容是“史铁生发现了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生命的气息。”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需要结合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7.(2023·容县)下面的人物对应名著,正确的选项是( )
A.《水浒传》——诸葛亮 B.《红楼梦》——林黛玉
C.《三国演义》——猪八戒 D.《西游记》——武松
【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有误,“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B.正确。
C.有误,“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D.有误,“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故答案为:B
【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8.(2023·容县)以下诗句中,抒发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诗句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这是单纯写景。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诗句意思是本应不该有怨恨,然而月儿为何总是在人们分别时才那么圆呢?抒发了思念之情。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自己的家乡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 B
【点评】 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诗歌的情感是指诗歌的感情基调即写作诗歌的感情推动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诗歌创作,奠定了全篇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物咏怀、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怀古用典等。
9.(2023·容县)判断题。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天都写不成一篇文章,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下。
(2)“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和“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 两个句子中的“勉强”的意思相同
(3)“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4)“盈”字是上下结构,共8画,部首是“皿”。
【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知识点】汉字结构;部首与偏旁;词语含义的理解;古诗词翻译;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1)不正确。“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天都织不成一匹布,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下。
(2)不正确。“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中的“勉强”意思是牵强;“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中的“勉强”的意思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故两个句子中的“勉强”的意思不相同。
(3)正确。
(4)不正确。“盈”字是上下结构,共9画。
故答案为:(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
【点评】 考查了诗歌翻译、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基本笔画、多义词、课文理解。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炼。
10.(2023·容县)在语境中,读拼音写词语。
小学毕业,不是一段音乐jiá rán 而止,而是曲调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回首小学时光,难忘qǐ méng 老师的谆谆jiào huì 。他那娓娓动听的讲解míng kè 在我的心里。多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循着yī xī 旧梦回到母校,期待与我们的老师重逢。
【答案】戛然;启蒙;教诲;铭刻;依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戛然”注意不要写成“嘎然”;“启蒙”注意“蒙”不要 写成“梦”;“教诲”注意不要写成“交汇”;“铭刻”注意“铭”不要写成“明”;“依稀”注意“稀”不要写成“希”。
故答案为:戛然、启蒙、教诲、铭刻、依稀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三是结合语境区分形近字。
11.(2023·容县)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①司空见 ②身 其境
③迫不 待 ④ 人入胜
⑤忐忑不
形容心神不定的词语是:
【答案】惯;临;及;引;安;忐忑不安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成语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司空见惯、身临其境、迫不及待、引人入胜、忐忑不安。书写时注意“惯、临、及、忐忑”等字词的写法。忐忑不安:读音是tǎn tè bù ān,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故答案为:惯、临、及、引、安、忐忑不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12.(2023·容县)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有毛病的地方。
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所以从来不浪废别人的时间。
【答案】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且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把“如果”改为“不但”,“所以”改为“而且”;用词不当,把“爱惜”改为“珍惜”;书写错误,把“废”改为“费”。
故答案为: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且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3.(2023·容县)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为转述句:
(2)他怎么能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美好的表里呢?
改成陈述句:
(3)用上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维生素不能提供热量。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翻译句子:
【答案】(1)老班长对我们说,他没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
(2)他不可能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美好的表里。
(3)维生素虽然不能提供热量,但是它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4)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知识点】句式转换;句式衔接;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1)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可将句中“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两个“我”均改为“他”,“你们”改为“我们”。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将“怎么”改为“不可”、“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3)关联词连接句子。所给句子前后两句子间存在意思上的转折,可选择表示转折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句子,前一个“维生素”后加“虽然”,后一个“维生素”改为“它”,前加上“但是”即可。
(4)考查句子翻译。“通国”:全国。“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结合重点字词可知,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可翻译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故答案为:(1) 老班长对我们说,他没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2) 他不可能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美好的表里 ;(3) 维生素虽然不能提供热量,但是它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4)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点评】 考查了句子仿写、关联词、句子翻译。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二、阅读
(2023·容县)古诗词《清平乐》(宋 黄庭坚)朗诵。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4.词中画线的句子的朗读,应该怎样停顿才合适?( )
A.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B.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C.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5.词中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寂寞惆怅
B.惋惜春天
C.留恋春天、不舍春归去。
【答案】14.A
15.C
【知识点】词
【解析】【点评】 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1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意思是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的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根据译文和韵脚字可知,A 正确, BC 有误。
故答案为:A
15.考查了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清平乐》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鸥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写到一阵风吹过,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结合内容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故答案为:C
(2023·容县)阅读课文《为人民服务》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6.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①原因 ②原本
或:①或者 ②有的
于:①比 ②于是
17.《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为悼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18.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 。
19.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观点是 。作者引用了 来论述死的意义有不同,并指出张思德是为 而死的,他的死 。
20.选文第三自然段的观点是 ,作者列举了 的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
【答案】16.①;②;①
17.毛泽东;张思德
18.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的话;人民利益;比泰山还要重
20.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意见。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6.考查了句中字词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于”的意思是比……。
故答案为:①、②、①
17.考查了文学常识。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故答案为:毛泽东、张思德
18.考查了获取文段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考查了论点、论据。选文第二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围绕这个论点,引用了司马迁的话来论述死的意义有不同,并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的话、人民利益、比泰山还要重
20.考查了论点。选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如果有缺点,谁指出都行。并用具体的事例-﹣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意见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选文第三自然段的观点是: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故答案为: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意见。
(2023·容县)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
小时候,我喜爱栽花种草。每年春夏,我家小小的院子总是被我装点得绚丽多彩,散发出阵阵清香。然而,最初的三次种花经历却让我终生难忘。
那年初春,母亲向邻居要来一把向日葵籽,准备种在田间地头。我突然也想在院子里种上几棵向日葵,便趁机向母亲要种子。母亲吝惜地从手里提出几颗向日葵籽,对我说:“你先种上一颗试试。”我便郑重地在院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于是,每天早上一从床上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院子里,在我埋下种子的地方双膝跪下,身子趴下,眼睛几乎贴着泥土,看看那一小块地面是否已经开始隆起。然而一直等了五天,地面仍然纹丝未动。我终于等不及了刨开泥土,却发现种子已经霉烂了。母亲捡起那颗再也不能发芽的“种子”说:“____”我点了点头,挑选了一颗饱满的种子又埋入泥土里。
这一次,我比上一次更急切,每天几次地观察。三天过去了,我终于发现我整天魂牵梦绕的那块地面裂开了一条小缝,我想肯定是我的种子要破土而出了!果然,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我轻轻地用一根小树枝撬开土盖,都它破土而出!然而令我难过的是,太阳一晒,它便萎蔫了。母亲摇了摇头说:“ ”
我又第三次种下了一颗种子。这次我把种子深深地埋入土里,耐心地等待起来。我足足等了十天,地面仍然没有丝毫反应!我疑惑地一点点刨土,发现了一棵粗壮的根苗——因为埋得太深,它蜷缩在一起,像个侏儒一般!颜色也已发黄发黑。母亲叹息道:“____”
后来,我终于种出了自己的幼苗,也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
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21.根据下面的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①一动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②植物从土中长出来,也引申为新的事物刚刚出现。
③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22.下面的三句话是妈妈对“我”说的,请把它们(序号)恰当地填到原文的空线处。
A.孩子,你太心急了!一颗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凭的是自己的力气啊。
B.没用了,埋得太深,太久了。
C.记住!播种之前首先要选好种子。
23.“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2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25.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下来 。
26.文中写了“我”最初三次种花的收获,不是这几次种花收获的一项是( )
A.明白了要挑饱满的种子。
B.明白了种子发芽要靠自己的力气,不能帮它破土而出。
C.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
D.懂得了不能将种子埋得太深太久。
【答案】21.纹丝未动;破土而出;吝惜
22.C、A、B
23.拟人;嫩芽快要破土而出时的情态
24.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25.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26.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1.考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文中意思是“一动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的词语是“纹丝未动“。文中意思是“植物从土中长出来,也引申为新的事物刚刚出现"的词语是“破土而出“。文中意思是“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的词语是“吝惜“。
故答案为:纹丝未动、破土而出、吝惜
22.考查补充句子。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去补充句子,根据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句子“母亲吝惜地从手里捏出几颗向日葵籽““我点了点头,挑选了一颗饱满的种子又埋入泥土里“可知,“我“第一次没有挑选好种子,所以此处母亲说的话是:记住!播种之前首先要选好种子。根据第四自然段句子“我轻轻地用一根小树枝撬开土盖,都它破土而出!然而令我难过的是,太阳一晒,它便萎蔫了。“可知,第二次让“我“明白了种子发芽要靠自己的力气,不能帮它破土而出。所以此处母亲说的话应该是:.孩子,你太心急了!一颗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凭的是自己的力气啊。第五自然段写了“我“又第三次种下了一颗种子。这次把种子深深地埋入土里,耐心地等待起来,这次让“我“明白了不能将种子埋得太深太久。所以此处母亲说的话是:没用了,埋得太深,太久了。故文中三处依次填空 C、A、B 。
故答案为:C、A、B 。
23.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从“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中的“张望”可知,把“嫩芽”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准确写出了当时嫩芽在土盖下快破土而出的情态。
故答案为:拟人、嫩芽快要破土而出时的情态
2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结合文章主旨谈体会即可,如: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故答案为: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25.考查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标题,也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做标题。这篇文章写了“我”的三次种花经历及收获。第一次让“我”明白了要挑饱满的种子。第二次让“我”明白了种子发芽要靠自己的力气,不能帮它破土而出。第三次让“我”明白了不能将种子埋得太深太久。本文告诉人们: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 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一一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所以可命题为“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故答案为: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26.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中写了“我”3次种花的收获,"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不是这几次种花的收获。
故答案为:C
三、写作题
27.(2023·容县)任选一题作答
(1)记实作文:家乡不仅山美,水美,还有各种令人回味的美食……请你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美食。
(2)想象作文。
题目:我和外星人有个约会
要求:⑴写记实作文,题目自拟。⑵写想象作文,要大胆展开想象。⑶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⑷结构完整,条理清楚;⑸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答案】(1)范文:
美丽的大山
我的家乡很美,我喜欢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大山。
家乡的山上布满了茂密的树林,林中树木笔直地站立着,像一排排士兵守着自己的家园。从远处看,山上像盖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春天,树木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山野变得郁郁葱葱。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远远望去,山野又换上了彩色的衣裳。而这时的我喜欢和姐姐到山上玩耍。
夏天,山上的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大伞,我们可以躲到树下乘凉。山上的小花也都躲在树的下面偷偷开放。
秋天,大山就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树木变成了金黄色,地上也铺满金黄色的叶子。庄稼丰收了,果子熟透了,我们可以到树上摘野果子吃。有时候还在地上打滚,身上也都是黄色的。
冬天,大山又披上了白色的衣服,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我和姐姐喜欢上山玩滑力坡,有一次,姐姐滑进了人家的菜园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一高兴忘记我正站在塑料布上,结果我滑倒了,从山上滚了下来。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在地上边笑边打滚。山是白的,树是白的,我们的全身也是白的,我们感觉很开心。
这就是家乡的山,它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2)范文:
我和外星人有个约会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星期五下午放学,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因为放学挺早,我特地绕到花园假山后我的“秘密基地”——其实就是一个能躲进一个小孩的山洞里研究未来的“超级武器”,刚钻进小山洞,突然眼前一黑,身体好像掉进一个无底洞,过了好一会儿,又好像掉在一个大棉花包上一下子摔醒了。睁眼一看,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一群绿颜色身体,长着像螳螂一样三角形脑袋鼓鼓的大眼睛的虫形人把他们手,不,准确来说是像螳螂大刀一样爪子架在我的脖子上,嘴巴还叽哩咕噜说着什么。
他们说的是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我的头不能动弹,脖子感到凉嗖嗖的,我知道自己遇到了坏人。“哇——”地一声在地上大哭起来。
“快放我回家,要回家——”
别以为我真的懦弱,这也我麻痹敌人一招,以为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而放松警惕,好趁机逃走。
看到我号啕大哭,他们瞪大了眼睛,似乎一愣,纷纷后退了几步,这时从他们中间爬出个个子高大的虫人,看样子是他们首领,他眯着眼睛,居然用流利的中国话,好像很和蔼地跟我说:“我现是用语言翻译机在跟你说话。小孩,不要害怕,只要交出钱包,我们就放你回家。”
果然是坏人,我不禁暗暗地想。
我装着边抹眼泪边说:“我哪有什么钱包,我还是小孩子,没有什么钱……”
这时这个首领的脸“唰”一下由绿变红,他好像很愤怒,马上打断我的话说:“你胡说,你们写作文的中国小孩都很有钱,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中国孩子都很会捡钱包,根据我们对地球十几亿小孩的跟踪调查,其中你捡的钱包最多,你二年级就捡了十几块到几百块的钱包。三年级捡了几千元的钱包,四年级还捡了装着几万元钱包,我们估计你最近还会捡到数额更大的钱包,所以就把你请到这儿来了!”
我听了,不禁破涕为笑:“写这样作文你们也相信?咦?你们要钱包干吗?你们也需要钱吗?”我觉得有点奇怪。
“我们才不稀罕你们的钱呢!”首领严肃地说,“我们只是很好奇,想调查了解捡钱包有什么秘诀?你一般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捡到钱包?你捡到许多钱包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你上交后还没受到表彰?……”他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
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搓着衣角,小声说:“其实……其实,我哪些都是写不出作文瞎编的……”
再后来?再后来外星人见我认错态度诚恳,就给我脑子里输了一套感悟作文的写作方法,告诉我这个特别有用,就又通过时光隧道——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无底洞把我从ZW星球放了回来。
不过已经和外星人约好了,就是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真心来感悟,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 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美食。首先想想家乡有哪些美景或美食,选择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如写景,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如写美食,就要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材料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你对美食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2) 本题为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以"我和外星人有个约会"为题,写一个想象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去写。确定好习作题目后,结合题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构思习作。想象作文必须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无论是颂扬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都要对人们进行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宣传,或对读者起到启示、教育的作用,或给人展示一种美好的前景,让人充满幸福的期盼。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现实生活是孕育美丽的幻想和美好愿望的土壤,离开现实生活的想象就会变成空想,变成胡思乱想。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的组织,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点评】(1) 小作者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季大山的景色,条理清晰。同时,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山的景色形象生动地描写下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富有烂漫色彩。文末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大山的喜爱之情。
(2) 小作者结合题目,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写了“我”在 ZW 星球遇见外星人的事,想象丰富而有趣,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玉林市容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容县)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承认(chéng) 原谅(liàng) 颧骨(qián)
B.吞咽(yè) 惆怅(chàng) 溜走(liū)
C.钥匙(shi) 念叨(dao) 徘徊(huái)
D.收敛(liàn) 抽噎(yē) 搀扶(chān)
2.(2023·容县)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凄凉 疲惫 藤蔓 剔除 领域 不可思意
B.宴会 躲藏 叹息 圆圈 通霄 齐头并进
C.稍微 覆盖 贷款 耽搁 帐篷 焉知非福
D.忧郁 彩绘 恼怒 悔坏 栅栏 全神贯注
3.(2023·容县)句子“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密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 )
A.声音延长 B.意思转折 C.解释说明 D.话题转换
4.(2023·容县)句子“老师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我幼小的心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5.(2023·容县)把下列词语填写在句子的横线里,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然 ②竟然 ③使然 ④果然
⑴没想到这么点小事,____引起这样一场轩然大波。
⑵____制定了计划,就赶紧行动吧。
⑶淡定是一种人生涵养,纯真是一种性格____。
⑷商人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____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6.(2023·容县)对下面句子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7.(2023·容县)下面的人物对应名著,正确的选项是( )
A.《水浒传》——诸葛亮 B.《红楼梦》——林黛玉
C.《三国演义》——猪八戒 D.《西游记》——武松
8.(2023·容县)以下诗句中,抒发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2023·容县)判断题。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天都写不成一篇文章,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下。
(2)“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和“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 两个句子中的“勉强”的意思相同
(3)“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4)“盈”字是上下结构,共8画,部首是“皿”。
10.(2023·容县)在语境中,读拼音写词语。
小学毕业,不是一段音乐jiá rán 而止,而是曲调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回首小学时光,难忘qǐ méng 老师的谆谆jiào huì 。他那娓娓动听的讲解míng kè 在我的心里。多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循着yī xī 旧梦回到母校,期待与我们的老师重逢。
11.(2023·容县)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①司空见 ②身 其境
③迫不 待 ④ 人入胜
⑤忐忑不
形容心神不定的词语是:
12.(2023·容县)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有毛病的地方。
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所以从来不浪废别人的时间。
13.(2023·容县)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为转述句:
(2)他怎么能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美好的表里呢?
改成陈述句:
(3)用上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维生素不能提供热量。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翻译句子:
二、阅读
(2023·容县)古诗词《清平乐》(宋 黄庭坚)朗诵。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4.词中画线的句子的朗读,应该怎样停顿才合适?( )
A.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B.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C.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5.词中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寂寞惆怅
B.惋惜春天
C.留恋春天、不舍春归去。
(2023·容县)阅读课文《为人民服务》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6.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①原因 ②原本
或:①或者 ②有的
于:①比 ②于是
17.《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为悼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18.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 。
19.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观点是 。作者引用了 来论述死的意义有不同,并指出张思德是为 而死的,他的死 。
20.选文第三自然段的观点是 ,作者列举了 的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
(2023·容县)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
小时候,我喜爱栽花种草。每年春夏,我家小小的院子总是被我装点得绚丽多彩,散发出阵阵清香。然而,最初的三次种花经历却让我终生难忘。
那年初春,母亲向邻居要来一把向日葵籽,准备种在田间地头。我突然也想在院子里种上几棵向日葵,便趁机向母亲要种子。母亲吝惜地从手里提出几颗向日葵籽,对我说:“你先种上一颗试试。”我便郑重地在院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于是,每天早上一从床上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院子里,在我埋下种子的地方双膝跪下,身子趴下,眼睛几乎贴着泥土,看看那一小块地面是否已经开始隆起。然而一直等了五天,地面仍然纹丝未动。我终于等不及了刨开泥土,却发现种子已经霉烂了。母亲捡起那颗再也不能发芽的“种子”说:“____”我点了点头,挑选了一颗饱满的种子又埋入泥土里。
这一次,我比上一次更急切,每天几次地观察。三天过去了,我终于发现我整天魂牵梦绕的那块地面裂开了一条小缝,我想肯定是我的种子要破土而出了!果然,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我轻轻地用一根小树枝撬开土盖,都它破土而出!然而令我难过的是,太阳一晒,它便萎蔫了。母亲摇了摇头说:“ ”
我又第三次种下了一颗种子。这次我把种子深深地埋入土里,耐心地等待起来。我足足等了十天,地面仍然没有丝毫反应!我疑惑地一点点刨土,发现了一棵粗壮的根苗——因为埋得太深,它蜷缩在一起,像个侏儒一般!颜色也已发黄发黑。母亲叹息道:“____”
后来,我终于种出了自己的幼苗,也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
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21.根据下面的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①一动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②植物从土中长出来,也引申为新的事物刚刚出现。
③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22.下面的三句话是妈妈对“我”说的,请把它们(序号)恰当地填到原文的空线处。
A.孩子,你太心急了!一颗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凭的是自己的力气啊。
B.没用了,埋得太深,太久了。
C.记住!播种之前首先要选好种子。
23.“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2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25.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下来 。
26.文中写了“我”最初三次种花的收获,不是这几次种花收获的一项是( )
A.明白了要挑饱满的种子。
B.明白了种子发芽要靠自己的力气,不能帮它破土而出。
C.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
D.懂得了不能将种子埋得太深太久。
三、写作题
27.(2023·容县)任选一题作答
(1)记实作文:家乡不仅山美,水美,还有各种令人回味的美食……请你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美食。
(2)想象作文。
题目:我和外星人有个约会
要求:⑴写记实作文,题目自拟。⑵写想象作文,要大胆展开想象。⑶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⑷结构完整,条理清楚;⑸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颧骨”的“颧”应读“quán”。
B.有误,“吞咽”的“咽”应读“yàn”。
C.正确。
D.有误,“收敛”的“敛”应读“liǎn”。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根据平时所学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2.【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因此,“不可思意”应是“不可思议”。
B.有误,通宵:整夜。因此,“通霄”应是“通宵”。
C.正确。
D.有误,毁坏:毁损破坏。因此,“悔坏”应是“毁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破折号的作用
【解析】【分析】句子的破折号前写“货摊子“,破折号后面表示解释说明有哪些摊子。
故答案为: C
【点评】 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话题的转换,表示意思的递进,表引出下文等。
4.【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老师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我幼小的心灵”中把“老师的话”比作“温暖的阳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 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做这几类题,注意积累做题方法,并学会运用。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表达效果。
5.【答案】D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①既然:是连词,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②竟然:指居然,表示出于意料或常情常理以外。③使然:指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④果然:指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
(1)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竟然”。
(2)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既然”。
(3)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使然”。
(4)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果然”。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6.【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句中“这才惊异地发现”表转折,引出后面的重点内容“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因此主要内容是“史铁生发现了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生命的气息。”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需要结合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7.【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有误,“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B.正确。
C.有误,“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D.有误,“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故答案为:B
【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8.【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诗句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这是单纯写景。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诗句意思是本应不该有怨恨,然而月儿为何总是在人们分别时才那么圆呢?抒发了思念之情。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自己的家乡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 B
【点评】 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诗歌的情感是指诗歌的感情基调即写作诗歌的感情推动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诗歌创作,奠定了全篇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物咏怀、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怀古用典等。
9.【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知识点】汉字结构;部首与偏旁;词语含义的理解;古诗词翻译;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 (1)不正确。“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天都织不成一匹布,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下。
(2)不正确。“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中的“勉强”意思是牵强;“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中的“勉强”的意思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故两个句子中的“勉强”的意思不相同。
(3)正确。
(4)不正确。“盈”字是上下结构,共9画。
故答案为:(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
【点评】 考查了诗歌翻译、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基本笔画、多义词、课文理解。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炼。
10.【答案】戛然;启蒙;教诲;铭刻;依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戛然”注意不要写成“嘎然”;“启蒙”注意“蒙”不要 写成“梦”;“教诲”注意不要写成“交汇”;“铭刻”注意“铭”不要写成“明”;“依稀”注意“稀”不要写成“希”。
故答案为:戛然、启蒙、教诲、铭刻、依稀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三是结合语境区分形近字。
11.【答案】惯;临;及;引;安;忐忑不安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成语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司空见惯、身临其境、迫不及待、引人入胜、忐忑不安。书写时注意“惯、临、及、忐忑”等字词的写法。忐忑不安:读音是tǎn tè bù ān,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故答案为:惯、临、及、引、安、忐忑不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12.【答案】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且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把“如果”改为“不但”,“所以”改为“而且”;用词不当,把“爱惜”改为“珍惜”;书写错误,把“废”改为“费”。
故答案为: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且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3.【答案】(1)老班长对我们说,他没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
(2)他不可能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美好的表里。
(3)维生素虽然不能提供热量,但是它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4)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知识点】句式转换;句式衔接;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1)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可将句中“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两个“我”均改为“他”,“你们”改为“我们”。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将“怎么”改为“不可”、“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3)关联词连接句子。所给句子前后两句子间存在意思上的转折,可选择表示转折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句子,前一个“维生素”后加“虽然”,后一个“维生素”改为“它”,前加上“但是”即可。
(4)考查句子翻译。“通国”:全国。“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结合重点字词可知,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可翻译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故答案为:(1) 老班长对我们说,他没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2) 他不可能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美好的表里 ;(3) 维生素虽然不能提供热量,但是它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4)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点评】 考查了句子仿写、关联词、句子翻译。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答案】14.A
15.C
【知识点】词
【解析】【点评】 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1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意思是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的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根据译文和韵脚字可知,A 正确, BC 有误。
故答案为:A
15.考查了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清平乐》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鸥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写到一阵风吹过,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结合内容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故答案为:C
【答案】16.①;②;①
17.毛泽东;张思德
18.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的话;人民利益;比泰山还要重
20.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意见。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6.考查了句中字词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于”的意思是比……。
故答案为:①、②、①
17.考查了文学常识。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故答案为:毛泽东、张思德
18.考查了获取文段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考查了论点、论据。选文第二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围绕这个论点,引用了司马迁的话来论述死的意义有不同,并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的话、人民利益、比泰山还要重
20.考查了论点。选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如果有缺点,谁指出都行。并用具体的事例-﹣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意见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选文第三自然段的观点是: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故答案为: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意见。
【答案】21.纹丝未动;破土而出;吝惜
22.C、A、B
23.拟人;嫩芽快要破土而出时的情态
24.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25.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26.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1.考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文中意思是“一动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的词语是“纹丝未动“。文中意思是“植物从土中长出来,也引申为新的事物刚刚出现"的词语是“破土而出“。文中意思是“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的词语是“吝惜“。
故答案为:纹丝未动、破土而出、吝惜
22.考查补充句子。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去补充句子,根据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句子“母亲吝惜地从手里捏出几颗向日葵籽““我点了点头,挑选了一颗饱满的种子又埋入泥土里“可知,“我“第一次没有挑选好种子,所以此处母亲说的话是:记住!播种之前首先要选好种子。根据第四自然段句子“我轻轻地用一根小树枝撬开土盖,都它破土而出!然而令我难过的是,太阳一晒,它便萎蔫了。“可知,第二次让“我“明白了种子发芽要靠自己的力气,不能帮它破土而出。所以此处母亲说的话应该是:.孩子,你太心急了!一颗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凭的是自己的力气啊。第五自然段写了“我“又第三次种下了一颗种子。这次把种子深深地埋入土里,耐心地等待起来,这次让“我“明白了不能将种子埋得太深太久。所以此处母亲说的话是:没用了,埋得太深,太久了。故文中三处依次填空 C、A、B 。
故答案为:C、A、B 。
23.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从“一棵嫩芽正在新奇地向外张望”中的“张望”可知,把“嫩芽”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准确写出了当时嫩芽在土盖下快破土而出的情态。
故答案为:拟人、嫩芽快要破土而出时的情态
2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结合文章主旨谈体会即可,如: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故答案为: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
25.考查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标题,也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做标题。这篇文章写了“我”的三次种花经历及收获。第一次让“我”明白了要挑饱满的种子。第二次让“我”明白了种子发芽要靠自己的力气,不能帮它破土而出。第三次让“我”明白了不能将种子埋得太深太久。本文告诉人们:人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发芽,要想让 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要选好理想的种子,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再者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接近灿烂的阳光一一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让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得太久。所以可命题为“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故答案为:等待一颗种子发芽
26.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中写了“我”3次种花的收获,"终于收获了满院的芬芳”不是这几次种花的收获。
故答案为:C
27.【答案】(1)范文:
美丽的大山
我的家乡很美,我喜欢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大山。
家乡的山上布满了茂密的树林,林中树木笔直地站立着,像一排排士兵守着自己的家园。从远处看,山上像盖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春天,树木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山野变得郁郁葱葱。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远远望去,山野又换上了彩色的衣裳。而这时的我喜欢和姐姐到山上玩耍。
夏天,山上的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大伞,我们可以躲到树下乘凉。山上的小花也都躲在树的下面偷偷开放。
秋天,大山就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树木变成了金黄色,地上也铺满金黄色的叶子。庄稼丰收了,果子熟透了,我们可以到树上摘野果子吃。有时候还在地上打滚,身上也都是黄色的。
冬天,大山又披上了白色的衣服,像一个美丽的仙女。我和姐姐喜欢上山玩滑力坡,有一次,姐姐滑进了人家的菜园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一高兴忘记我正站在塑料布上,结果我滑倒了,从山上滚了下来。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在地上边笑边打滚。山是白的,树是白的,我们的全身也是白的,我们感觉很开心。
这就是家乡的山,它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2)范文:
我和外星人有个约会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星期五下午放学,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因为放学挺早,我特地绕到花园假山后我的“秘密基地”——其实就是一个能躲进一个小孩的山洞里研究未来的“超级武器”,刚钻进小山洞,突然眼前一黑,身体好像掉进一个无底洞,过了好一会儿,又好像掉在一个大棉花包上一下子摔醒了。睁眼一看,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一群绿颜色身体,长着像螳螂一样三角形脑袋鼓鼓的大眼睛的虫形人把他们手,不,准确来说是像螳螂大刀一样爪子架在我的脖子上,嘴巴还叽哩咕噜说着什么。
他们说的是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我的头不能动弹,脖子感到凉嗖嗖的,我知道自己遇到了坏人。“哇——”地一声在地上大哭起来。
“快放我回家,要回家——”
别以为我真的懦弱,这也我麻痹敌人一招,以为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而放松警惕,好趁机逃走。
看到我号啕大哭,他们瞪大了眼睛,似乎一愣,纷纷后退了几步,这时从他们中间爬出个个子高大的虫人,看样子是他们首领,他眯着眼睛,居然用流利的中国话,好像很和蔼地跟我说:“我现是用语言翻译机在跟你说话。小孩,不要害怕,只要交出钱包,我们就放你回家。”
果然是坏人,我不禁暗暗地想。
我装着边抹眼泪边说:“我哪有什么钱包,我还是小孩子,没有什么钱……”
这时这个首领的脸“唰”一下由绿变红,他好像很愤怒,马上打断我的话说:“你胡说,你们写作文的中国小孩都很有钱,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中国孩子都很会捡钱包,根据我们对地球十几亿小孩的跟踪调查,其中你捡的钱包最多,你二年级就捡了十几块到几百块的钱包。三年级捡了几千元的钱包,四年级还捡了装着几万元钱包,我们估计你最近还会捡到数额更大的钱包,所以就把你请到这儿来了!”
我听了,不禁破涕为笑:“写这样作文你们也相信?咦?你们要钱包干吗?你们也需要钱吗?”我觉得有点奇怪。
“我们才不稀罕你们的钱呢!”首领严肃地说,“我们只是很好奇,想调查了解捡钱包有什么秘诀?你一般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捡到钱包?你捡到许多钱包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你上交后还没受到表彰?……”他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
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搓着衣角,小声说:“其实……其实,我哪些都是写不出作文瞎编的……”
再后来?再后来外星人见我认错态度诚恳,就给我脑子里输了一套感悟作文的写作方法,告诉我这个特别有用,就又通过时光隧道——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无底洞把我从ZW星球放了回来。
不过已经和外星人约好了,就是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真心来感悟,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 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美食。首先想想家乡有哪些美景或美食,选择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如写景,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如写美食,就要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材料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你对美食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2) 本题为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以"我和外星人有个约会"为题,写一个想象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去写。确定好习作题目后,结合题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构思习作。想象作文必须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无论是颂扬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都要对人们进行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宣传,或对读者起到启示、教育的作用,或给人展示一种美好的前景,让人充满幸福的期盼。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现实生活是孕育美丽的幻想和美好愿望的土壤,离开现实生活的想象就会变成空想,变成胡思乱想。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的组织,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点评】(1) 小作者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季大山的景色,条理清晰。同时,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山的景色形象生动地描写下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富有烂漫色彩。文末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大山的喜爱之情。
(2) 小作者结合题目,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写了“我”在 ZW 星球遇见外星人的事,想象丰富而有趣,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