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江油月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那么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 )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千米 D.6378千米
2.(2021七上·盐池期末)下列有关经纬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经线都是半圆弧,长度不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和经线都有无数条 D.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
3.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人造卫星上天
C.郑和下西洋 D.人类登上月球
4.中国2017年7月进行了第8次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可实现1-2小时全球到达。如果实现了1小时全球到达,那么这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至少为( )
A.10000千米/小时 B.5000千米/小时
C.40000千米/小时 D.20000千米/小时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
A.(40°N,120°E) B.(0°,120°E)
C.(90°N,0°) D.(40°N,0°)
6.(2016七上·临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0 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
C.180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7.(2016七上·盐城月考)与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20°W B.160°E C.160°W D.20°E
8.(2016七上·临川期中)下列地点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两个条件是( )
A.10°N,180° B.40°N,15°W
C.35°S,10°W D.75°N,165°E
9.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地理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10.地球的形状是( )
A.如棋盘似的正方体 B.如倒扣的盘子
C.一个球体 D.一个半球体
11.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麦哲伦 B.哥伦布 C.郑和 D.库克
12.(2015七上·璧山期中)某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正前方是( )
A.西方 B.北方 C.东方 D.南方
13.(2015七上·江津期中)下列数据中,地球平均半径是( )
A.5.1亿千米 B.6371千米 C.4万千米 D.8万千米
14.(2015七上·永川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15.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
丁地的经度是( )
A.100°E B.100°W C.40°S D.40°N
二、综合题
16.(2017七上·民勤期中)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A点的经纬度是( )A点在B点的( )方向。
17.读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E、F几条纬线分别是:
B ,C ,E ,F 。
(2)D指示的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 线,在地图上指示 方向。
(3)A、G是南北极点,其中A是 极,G是 极。
18.(2019七上·织金期中)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B点在A点的 方向。
(2)A,B,C三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是 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大小一般用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等来表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2.【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都是半圆弧,长度相等,故A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正确;
纬线和经线都有无数条,故C正确;
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属于基础知识,学生牢记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上最大的周长是40000千米/小时,因为地球是个球体,要实现1小时全球到达,只需飞行半个地球就能到达,这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至少要20000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相关数据利用,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周长大小分析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为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所以只有B选项是位于赤道上,才能够一日行8万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作答。
6.【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的长度相等,故A选项错误;
0 经线东侧为东经;西侧为西经,故B选项错误。
180 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C选项错误。
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经纬线的概念要区分开,可以用对比法进行对比辨析、记忆。
7.【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与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60°W,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经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由此可知,四个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二个条件是45°N、105°W,
故答案为:B
【点评】本小题解题时,基础一般的同学建议在草稿纸上画简图,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界线画出来。
9.【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但是没有地球公转轴。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仪上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平时注意观察。
10.【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由于古代人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认识世界,出现“天圆地方”的说法,现在,人们根据卫星照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注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答题时应该答目前人们的认识。
11.【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形状的证实。
12.【答案】D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方,到了北极点,前后左右只有南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极点判定方向的方法,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13.【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是: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4.【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择答案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15.【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据此读图可知,丁地的经度是100°E。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度的划分,属基础题。
16.【答案】东;北;22°E,18°N (文字表达也行);西南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经线度数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纬线度数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所以图中范围是东半球、北半球。 A点的经度是22°E,B点的纬度是18°N;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东;北;22°E,18°N (文字表达也行);西南
【点评】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首先要通过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东西经、南北纬,然后再确定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答案】(1)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2)经;南北
(3)南;北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纬线的特点是: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1)图中B、C、E、F几条纬线分别是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2)D指示的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在地图上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3)A、G是南北极点,其中A 是南极,G是北极。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经纬线的特点及重要纬线的名称与位置,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8.【答案】(1)120°E;20°S;东北
(2)C;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A点的经度是120°E,纬度是20°S;已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2)按纬度划分,低纬度的范围为0° 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 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 90°;故A、B、C三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是C点;20°W和160°E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160°E向东至为20°W为西半球;故A、B、C三点中,B点位于西半球。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江油月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那么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 )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千米 D.6378千米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大小一般用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等来表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2.(2021七上·盐池期末)下列有关经纬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经线都是半圆弧,长度不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和经线都有无数条 D.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都是半圆弧,长度相等,故A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正确;
纬线和经线都有无数条,故C正确;
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即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所有经线均为半圆,长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3.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人造卫星上天
C.郑和下西洋 D.人类登上月球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属于基础知识,学生牢记即可。
4.中国2017年7月进行了第8次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可实现1-2小时全球到达。如果实现了1小时全球到达,那么这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至少为( )
A.10000千米/小时 B.5000千米/小时
C.40000千米/小时 D.20000千米/小时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上最大的周长是40000千米/小时,因为地球是个球体,要实现1小时全球到达,只需飞行半个地球就能到达,这种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至少要20000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相关数据利用,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周长大小分析解答。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
A.(40°N,120°E) B.(0°,120°E)
C.(90°N,0°) D.(40°N,0°)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为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所以只有B选项是位于赤道上,才能够一日行8万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作答。
6.(2016七上·临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0 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
C.180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的长度相等,故A选项错误;
0 经线东侧为东经;西侧为西经,故B选项错误。
180 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C选项错误。
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经纬线的概念要区分开,可以用对比法进行对比辨析、记忆。
7.(2016七上·盐城月考)与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20°W B.160°E C.160°W D.20°E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与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60°W,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经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8.(2016七上·临川期中)下列地点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两个条件是( )
A.10°N,180° B.40°N,15°W
C.35°S,10°W D.75°N,165°E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由此可知,四个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二个条件是45°N、105°W,
故答案为:B
【点评】本小题解题时,基础一般的同学建议在草稿纸上画简图,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界线画出来。
9.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地理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但是没有地球公转轴。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仪上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平时注意观察。
10.地球的形状是( )
A.如棋盘似的正方体 B.如倒扣的盘子
C.一个球体 D.一个半球体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由于古代人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认识世界,出现“天圆地方”的说法,现在,人们根据卫星照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注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答题时应该答目前人们的认识。
11.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麦哲伦 B.哥伦布 C.郑和 D.库克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形状的证实。
12.(2015七上·璧山期中)某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正前方是( )
A.西方 B.北方 C.东方 D.南方
【答案】D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方,到了北极点,前后左右只有南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极点判定方向的方法,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13.(2015七上·江津期中)下列数据中,地球平均半径是( )
A.5.1亿千米 B.6371千米 C.4万千米 D.8万千米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是: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4.(2015七上·永川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择答案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15.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
丁地的经度是( )
A.100°E B.100°W C.40°S D.40°N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据此读图可知,丁地的经度是100°E。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度的划分,属基础题。
二、综合题
16.(2017七上·民勤期中)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A点的经纬度是( )A点在B点的( )方向。
【答案】东;北;22°E,18°N (文字表达也行);西南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经线度数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纬线度数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所以图中范围是东半球、北半球。 A点的经度是22°E,B点的纬度是18°N;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东;北;22°E,18°N (文字表达也行);西南
【点评】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首先要通过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东西经、南北纬,然后再确定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读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E、F几条纬线分别是:
B ,C ,E ,F 。
(2)D指示的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 线,在地图上指示 方向。
(3)A、G是南北极点,其中A是 极,G是 极。
【答案】(1)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2)经;南北
(3)南;北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纬线的特点是: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1)图中B、C、E、F几条纬线分别是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2)D指示的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在地图上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3)A、G是南北极点,其中A 是南极,G是北极。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经纬线的特点及重要纬线的名称与位置,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8.(2019七上·织金期中)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B点在A点的 方向。
(2)A,B,C三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是 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点。
【答案】(1)120°E;20°S;东北
(2)C;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A点的经度是120°E,纬度是20°S;已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2)按纬度划分,低纬度的范围为0° 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 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 90°;故A、B、C三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是C点;20°W和160°E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160°E向东至为20°W为西半球;故A、B、C三点中,B点位于西半球。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